抚顺

fǔ shùn [ fu shun]
繁体 撫順
注音 ㄈㄨˇ ㄕㄨㄣ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抚顺 Fǔshùn

(1) 辽宁省的地级市,中国的主要煤炭和人造石油工业基地之一。位于沈阳东面。面积 10816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675 平方公里,人口 120 万

Fushun

词语解释

  1. 顺应。

    《书·皋陶谟》“抚于五辰” 孔 传:“言百官皆抚顺五行之时。”

  2. 安抚迁就。

    《后汉书·应劭传》:“边将恐怖,畏其反叛,辞谢抚顺,无敢拒违。”

  3. 安抚归顺者。

    唐 于劭 《贺破贼表》:“抚顺讨逆,国之教也。” 明太祖 《赐诚意伯归老青田诏书》:“至如用征四方,摧坚抚顺,尔亦助焉。”

  4. 招抚。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二折:“论英雄堪可封侯,凭着他相貌搊,武艺熟,上阵处只显得他家驰骤,都是我几遭儿抚顺的情由。”

  5. 犹爱抚。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昼顾瞻以终日,夕抚顺而至晨。”

引证解释

⒈ 顺应。

《书·皋陶谟》“抚于五辰” 孔传:“言百官皆抚顺五行之时。”

⒉ 安抚迁就。

《后汉书·应劭传》:“边将恐怖,畏其反叛,辞谢抚顺,无敢拒违。”

⒊ 安抚归顺者。

唐于劭《贺破贼表》:“抚顺讨逆,国之教也。”
明太祖《赐诚意伯归老青田诏书》:“至如用征四方,摧坚抚顺,尔亦助焉。”

⒋ 招抚。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论英雄堪可封侯,凭着他相貌搊,武艺熟,上阵处只显得他家驰骤,都是我几遭儿抚顺的情由。”

⒌ 犹爱抚。

三国魏曹植《神龟赋》:“昼顾瞻以终日,夕抚顺而至晨。”

抚顺的网络释义

抚顺 (辽宁省地级市)

  • 抚顺市为辽宁省下辖地级市,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5',北纬41°52',抚顺境内平均海拔80米,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市区位于浑河冲积平原上,三面环山;辖四个市辖区及三个县;总面积11271.03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210.7万。
  • 抚顺市境内有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抚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和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31个特大城市之一,是辽宁省重要水源保护地,是国内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素有“煤都”之称。抚顺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 2017年,抚顺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8.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05.9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390.4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53.0:40.9。
  • 抚顺造句

    当我打的接近抚顺城时,一列长长的敞开式卡车游行列队从我身边经过,这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但我发现路边的行人对此却是见怪不怪。
    该大桥是抚顺月牙岛生态公园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当地投巨资予以兴建。
    抚顺石化一厂对蜡裂解装置进行改造。
    抚顺因有战犯监狱博物馆而闻名。
    一身是卡叽布的蓝色制服;一身是黑色中山制服,还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发的呢。
    由于这个地方深处奉天腹地,何默然最后不得不改变线路,原计划坐火车到长春,然后到吉林的线路改成走抚顺、通化、桦甸直接到敦化老家的的长白山山路。
    抚顺石化公司热电厂退养干部董俊凯家饲养的一只一年鸡龄的芦花母鸡,在立秋时节竟下了一个带把的软壳鸡蛋,一时成为这一地区居民传议的新闻。
    为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好抚顺路批发市场周边道路保洁工作。
    在孙福反馈车辆质量问题后的第二天,天津清源方面便委派当时的销售总监耿涛及工程师到辽宁抚顺具体鉴定并协商此事。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由以沈阳为中心,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六个市。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总结出抚顺城市老年人总体服装消费态度。
    辽宁省阜新、抚顺、本溪、南票、北票等城市过去以煤矿著称,现在多数煤炭都面临枯井。
    一周前,正念大一的小李被派到该校下设在抚顺市清原县林业实习基地进行实习。
    刘剑欣说,抚顺市东洲区万新街道焦子窑社区棚改工地现场发现的尸骸将拿到省里,找相关专家作技术鉴定,以确定尸骸的年代等问题。
    地面沉陷与煤矸石堆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抚顺和南票矿区。
    这次远赴奉天,他们选择的是先从桦甸南下经蒙江、白山、通化、新宾一线进入辽宁,然后由抚顺入奉天,前一段路基本是沿着长白山北麓西去南下。
    盛先生说,他也曾几次到抚顺街“钉梢”两家公司,两家招聘栏的内容基本不变。
    当年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孙明斋是山东海阳县人,青年时代曾亲眼目睹全家在大火中被日军灭门,而此时,他必须让自己放下记忆中的仇恨。
    抚顺城的笼括清晰的展现出来,像是一张鸟看城市的水墨画。
    此间,郭凡礼和工友一同逃离煤矿,并在抚顺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一营一连。

    汉字详情

    [f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QN
    五行:
    仓颉: QMKU
    四角: 51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2) 同本义

    撫,安也。——《说文》

    抚而泣之。——《国语·晋语八》

    左右抚矢而乘之。——《仪礼·乡射礼》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 鲁直背。——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抚弄(抚摩);抚心(用手抚摸胸口。表示安抚);抚拭(抚摩拂拭);抚背(抚摩脊背。表示安慰、关切等)

    (4) 用手按着

    抚弦登陴,岂不怆悢——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抚剑(按剑);抚臆(以手按胸);抚手(拍手)

    (6) 通“拊”。拍或轻击

    抚,敷也,敷手以拍之也。——《释名·释姿容》

    权抚掌欢笑。——《三国志·鲁肃传》

    (7) 又如:抚掌(拍手);抚胸(以手捶胸。表示悲痛);抚案(用手指按着节拍)

    (8) 安抚;安慰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设备使抚 表众。——《资治通鉴》

    (9) 又如:抚驭(安抚控制);抚理(安抚治理);抚辑(安抚慰问);抚柔(安抚怀柔)

    (10) 弹拨 。如:抚桐(弹琴);抚弄(拨弄;弹奏);抚弦(拨弄琴弦)

    (11) 照料使健全生长;养育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抚字(抚养;抚肩);抚孤(抚养、救济孤儿);抚畜(抚养);抚稚(抚养儿女)

    (13) 占有

    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礼记》

    (14) 通“幠”( )。掩;盖

    神与化游,以扶四方。——《淮南子·原道》

    (15) 又如:抚世(盖世)

    名词

    (1) 官名。巡抚的简称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輙表贺。——《明史·海瑞传》

    (2) 又如:抚军(巡抚的别称);抚台(巡抚的别称);抚署(巡抚公著);抚院、学院(巡抚衙门和学院衙门。清巡抚,省级最高行政长官)

    (3) 古州名 。汉豫章郡地,陈置抚州。在今江西省临川县治

    英文翻译

    pat, console, comfort; pacify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3

    宋本广韵

    shùn [shun]
    部首: 616
    笔画: 9
    五笔: KD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LLO
    四角: 21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页,从巛。页( 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2) 同本义

    顺,循也。——《释名》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曹操自 江陵将顺 江东下。——《资治通鉴》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3) 如: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水顺地势而流泻;顺着水流的方向);顺衽(按衣襟的方向顺序);顺领(顺着次序);顺绪(顺着次序);顺数(顺着次序计数)

    (4) 顺从;顺应

    顺,从也。——《广韵》

    顺彼远方。——《礼记·月令·孟秋》

    不识不和,顺帝之则。——《墨子·天志中》

    顺天之意。

    文王顺 纣而不敢逆。 武王逆 纣而不肯顺。——《庄子·天运》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顺情(依顺人情);顺率(顺应天理而统率仁义之师);顺变达权(顺应形势变化而权宜行事);顺风旗(比喻随声附和,一边倒);顺时颐养(顺应季节变化,注意保养身体);顺守(遵循正道而固守之);顺常(遵循常道、常典);顺人(顺从人心);顺天(顺应天道);顺化(顺应造化);顺命(顺从天命);顺俗(随顺习俗);顺时(顺应时宜);顺义(顺从正当的义理);顺天应人(顺承天意而合乎民心);顺脑顺头(顺顺从从);顺行(遵循道理行动);顺机(顺循时机)

    (6) 通过润色加以改动或删除 。如:文章还得顺一顺;顺朱儿(红仿;描红习字帖)

    (7) 通“训”。教诲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孝经·开宗明义章》

    民有心而兵有顺。——《庄子·天运》

    顺民之经。——《管子·牧民》

    是夷是训,于帝其顺。——《史记·宋世家》

    名词

    (1) 道理

    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汉书》

    (2) 姓

    形容词

    (1) 合理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 又如:顺逆(顺正与邪逆);顺政(顺理的政治);顺言(顺理的话);顺成(因顺理而成功);顺备(合理完备)

    (3) 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

    曹公,豺虎也,兵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资治通鉴》

    (4) 又如:顺成(顺利成就);顺溜纸(给鬼神烧纸,以求要办的事得以顺溜);顺济(顺利地渡过)

    (5) 逻辑上前后保持一致和合条理的

    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樊绍述墓志铭》

    (6) 和顺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诗·郑风·女曰鸡鸣》

    (7) 又如:顺女(和顺的女子);顺美(和顺善良);顺气(和顺正直之气);顺顺(服服帖帖的样子);顺亲(相顺相亲);顺慈(和顺慈祥)

    (8) 通“慎( shèn)”。谨慎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易·升》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劝学》

    故君子顺其在己者而己矣。——《淮南子·缪称》

    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副词

    (1) 顺便;趁便 。如:顺访(顺路拜访);顺劲(乘势);顺会(乘方便会晤)

    (2) 依循次序 。如:顺续(顺次接续);顺递(依次递接);顺推(连词顺接前项,而使意思推进一层)

    英文翻译

    obey, submit to, go along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