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抚摩,抚摸
(1) 用指触摸
(2) 无目的地来回玩弄或移动
词语解释
摩挲。
汉 蔡琰 《悲愤诗》:“号泣手抚摩,当发復回疑。”《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知他要吐,放下茶壶,用手抚摩其背。”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女生前有手植桃树一株,在家圃中,临卒前数日,自至树抚摩数四。” 巴金 《哑了的三角琴》:“父亲说话的时候,常常抚摩我的头发。”
指按摩。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薛执中》:“能以抚摩治病,歷游 江 楚 等省。”
抚爱,照料。
宋 苏洵 《祭亡妻文》:“有子六人,今谁在堂?唯 軾 与 辙 ,仅存不亡。咻呴抚摩,既冠既昏。”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教育抚摩,恩若亲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解姥 輒进甘旨,日三四省,抚摩殷切,病不少瘥。”
安抚。
宋 苏轼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厉其百官,抚摩其人民,为之朝聘会同燕享,以交诸侯之欢。”《宋史·理宗纪四》:“轻徭薄赋,一意抚摩,恤军劳民,庶底兴復。” 明 方孝孺 《越国公新庙碑》:“境内之民又进曰:‘吾 婺 之民,凋瘵殊甚,公竱心抚摩之。’”
引证解释
⒈ 摩挲。
引汉蔡琰《悲愤诗》:“号泣手抚摩,当发復回疑。”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知他要吐,放下茶壶,用手抚摩其背。”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女生前有手植桃树一株,在家圃中,临卒前数日,自至树抚摩数四。”
巴金《哑了的三角琴》:“父亲说话的时候,常常抚摩我的头发。”
⒉ 指按摩。
引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薛执中》:“能以抚摩治病,歷游江楚等省。”
⒊ 抚爱,照料。
引宋苏洵《祭亡妻文》:“有子六人,今谁在堂?唯軾与辙,仅存不亡。咻呴抚摩,既冠既昏。”
元刘祁《归潜志》卷一:“教育抚摩,恩若亲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解姥輒进甘旨,日三四省,抚摩殷切,病不少瘥。”
⒋ 安抚。
引宋苏轼《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厉其百官,抚摩其人民,为之朝聘会同燕享,以交诸侯之欢。”
《宋史·理宗纪四》:“轻徭薄赋,一意抚摩,恤军劳民,庶底兴復。”
明方孝孺《越国公新庙碑》:“境内之民又进曰:‘吾婺之民,凋瘵殊甚,公竱心抚摩之。’”
抚摩的国语词典
用手摩娑。
如:「他抚摩良久,无限感慨。」
抚摩的网络释义
抚摩
反义词
抚摩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2) 同本义
撫,安也。——《说文》
抚而泣之。——《国语·晋语八》
左右抚矢而乘之。——《仪礼·乡射礼》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 鲁直背。——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抚弄(抚摩);抚心(用手抚摸胸口。表示安抚);抚拭(抚摩拂拭);抚背(抚摩脊背。表示安慰、关切等)
(4) 用手按着
抚弦登陴,岂不怆悢——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抚剑(按剑);抚臆(以手按胸);抚手(拍手)
(6) 通“拊”。拍或轻击
抚,敷也,敷手以拍之也。——《释名·释姿容》
权抚掌欢笑。——《三国志·鲁肃传》
(7) 又如:抚掌(拍手);抚胸(以手捶胸。表示悲痛);抚案(用手指按着节拍)
(8) 安抚;安慰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设备使抚 表众。——《资治通鉴》
(9) 又如:抚驭(安抚控制);抚理(安抚治理);抚辑(安抚慰问);抚柔(安抚怀柔)
(10) 弹拨 。如:抚桐(弹琴);抚弄(拨弄;弹奏);抚弦(拨弄琴弦)
(11) 照料使健全生长;养育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抚字(抚养;抚肩);抚孤(抚养、救济孤儿);抚畜(抚养);抚稚(抚养儿女)
(13) 占有
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礼记》
(14) 通“幠”(
)。掩;盖神与化游,以扶四方。——《淮南子·原道》
(15) 又如:抚世(盖世)
名词
(1) 官名。巡抚的简称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輙表贺。——《明史·海瑞传》
(2) 又如:抚军(巡抚的别称);抚台(巡抚的别称);抚署(巡抚公著);抚院、学院(巡抚衙门和学院衙门。清巡抚,省级最高行政长官)
(3) 古州名 。汉豫章郡地,陈置抚州。在今江西省临川县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mó
动词
(1) (形声。从手,麻声。本义:摩擦,磨蹭)
(2) 同本义
摩,研也。——《说文》
刮摩之工。——《考工记》
鎋击摩车而相过。——《战国策·齐策》
人肩摩。——《战国策·秦策》
濯手以摩之,去其皱。——《礼记·内则》
(3) 又如:摩戛(摩擦。也作磨戛);摩厉(磨物使锐。引申有磨炼、钻研的意思);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子擦着车子);摩肩(肩挨着肩);摩拭(揩擦)
(4) 迫近,接近
(5) 又如:摩近(接近);摩垒(迫近敌垒);摩霄(接近云天,冲天)
(6) 通“磨”。磨砺
阴阳相摩,天地相荡。——《礼记·乐记》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易·系辞上》
(7) 通“磨”。磨炼
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庄子·徐无鬼》
(8) 通“磨”。磨灭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汉书·司马迁传》
(9) 又如:摩牙(磨其牙使之锐利);摩灭(磨损消灭,消亡);摩砻(犹磨光)
(10) 切磋;研究
刚柔相摩。——《易·系辞上》
相观而善之谓摩。——《礼记·学记》
(11) 又如:观摩(观看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摩切(切磋琢磨);摩研(切磋研究);摩拟(比拟研究)
(12) 抚摸
摩顶受戒。——《西游记》
(13) 又如:摩拊(抚摩;安抚);摩捋(顺手抚摩);摩触(抚摩;摸索);摩按(按摩)
(14) 另见
m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o2 [海陆丰腔] mo2 mo1 [东莞腔] mo2 [沙头角腔] mo3 [客英字典] mo2 [台湾四县腔] mo2 mo1 [客语拼音字汇] mo1 [陆丰腔] mo1 [宝安腔] mo1 | mo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摩 | 莫婆 | 明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muɑ | m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