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心

fǔ xīn [ fu xin]
繁体 撫心
注音 ㄈㄨˇ ㄒ一ㄣ

词语释义

1.谓收敛心神。 2.抚摸胸口。表示感叹。 3.抚摸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词语解释

  1. 谓收敛心神。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序:“於是抚心定气,復见所梦。”

  2. 抚摸胸口。表示感叹。

    《列子·汤问》:“ 师襄 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明 夏完淳 《怀李舒章》诗:“引领不可见,抚心徒自伤。” 马骏声 《端阳赫丽楼独酌》诗:“客里光阴草草过,抚心高蹈奈愁何!”

  3. 抚摸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明 于谦 《辞钦赐第宅疏》:“臣羌无分寸之功,而叨受非分之赐,抚心如惧,揣分何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受圣主累世豢养之恩,怀名师特达知遇之感,抚心切齿,罔报涓埃。”

引证解释

⒈ 谓收敛心神。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序:“於是抚心定气,復见所梦。”

⒉ 抚摸胸口。表示感叹。

《列子·汤问》:“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 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明夏完淳《怀李舒章》诗:“引领不可见,抚心徒自伤。”
马骏声《端阳赫丽楼独酌》诗:“客里光阴草草过,抚心高蹈奈愁何!”

⒊ 抚摸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明于谦《辞钦赐第宅疏》:“臣羌无分寸之功,而叨受非分之赐,抚心如惧,揣分何堪。”
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受圣主累世豢养之恩,怀名师特达知遇之感,抚心切齿,罔报涓埃。”

抚心的国语词典

抚胸以示悲恨。

抚心的网络释义

抚心

  • 抚心,汉语词汇。
  • 拼音:fǔ xīn
  • 释义:1、谓收敛心神。2、抚摸胸口。表示感叹。3、抚摸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 抚心造句

    只要老老实实抚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漠视警号的地方。
    如此声色俱全的“麦式”小清新不仅是这个炎炎夏日的一股清风,更在细微末节处安抚心灵、治愈伤口。
    不过计划虽然失败了,但幽魂还是可以借助地利在这里拖延一时半会,只是能够拖延多久,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幽魂抚心自问,他没有那么强悍的耐力。
    最缤纷的花园游乐过,但求动心,就算是世界末日抚心自问,都想秒秒惊心,最宽方的公园游乐过,为何认真,若我倘占一席位都想入座,观赏这个惊险人生。
    她轻轻地手抚心血之作,脸上微露宽慰的神情,透过镜片,似乎又看到了向她走来的熟悉和还未熟悉的孩子……
    这是一个平抚心灵的清静世界,再也没有了宣武大街的汽车轰隆声,西单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民族宫上空弥漫的烟尘。
    第二步是“集体拜孔”,抚心高揖,拜,起,意思是孩童从此志与圣贤为伍。
    单是这份修为,抚心自问,自己简直不堪一击。
    你抚心自问济慈在孤寂之中有多少时候给你带来过痛苦?
    你抚心自问,师尊可有半点待薄你的地方?你岂可见死不救?
    母爱,如同雨天的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母爱,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为我在寒风中取暖;母爱,如同心灵的创伤药,为我安抚心灵的伤口……母爱是这世界上最真实,最纯洁的一种情感。
    但他亦曾抚心自问,自己错了么?见义勇为错了么?事态发展到后来越来越严重,杨莲亭为了不连累家人,偷渡远走异国他乡,怎料这一走再也没能回家。
    在此,对那些喜欢《大汉光熹》的兄弟姐妹说声对不起,但是抚心自问,风起问心无愧,因为风起没有说谎。
    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贺氏被吓得险些晕厥,弯腰抚心,呼吸急促。
    在下抚心自问,绝未做过有违天理之事,众位道长不明所以,一味地纠缠不休,难道当真以为我们是好欺之人?
    张怀安在书房里走来走去,虽然家中妻妾都是黄脸婆,但抚心阁的美人们正等着他临幸,只能看不能碰的日子令张怀安苦恼,挺而不拔,男人的隐私有苦难言。
    抚心自问,斯多芬自己为了爱是否能做到如此地步?既然没有那份刻骨的深情,又怎么去责怪别人!难道怪斯多芬自己?……不。
    月朦胧,情缱绻,秋风沁凉抚心酸,情人佳节相思熬煎;长挂牵,见亦难,夜阑诉说爱绵延,短信息传鸿雁,照片情人节送祝愿,我们共欢颜。
    教会以将临期展开新的一年,新年伊始,让我们抚心反省:最近我发现基督是怎样临于我的生命中?

    汉字详情

    [f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QN
    五行:
    仓颉: QMKU
    四角: 51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2) 同本义

    撫,安也。——《说文》

    抚而泣之。——《国语·晋语八》

    左右抚矢而乘之。——《仪礼·乡射礼》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 鲁直背。——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抚弄(抚摩);抚心(用手抚摸胸口。表示安抚);抚拭(抚摩拂拭);抚背(抚摩脊背。表示安慰、关切等)

    (4) 用手按着

    抚弦登陴,岂不怆悢——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抚剑(按剑);抚臆(以手按胸);抚手(拍手)

    (6) 通“拊”。拍或轻击

    抚,敷也,敷手以拍之也。——《释名·释姿容》

    权抚掌欢笑。——《三国志·鲁肃传》

    (7) 又如:抚掌(拍手);抚胸(以手捶胸。表示悲痛);抚案(用手指按着节拍)

    (8) 安抚;安慰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设备使抚 表众。——《资治通鉴》

    (9) 又如:抚驭(安抚控制);抚理(安抚治理);抚辑(安抚慰问);抚柔(安抚怀柔)

    (10) 弹拨 。如:抚桐(弹琴);抚弄(拨弄;弹奏);抚弦(拨弄琴弦)

    (11) 照料使健全生长;养育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抚字(抚养;抚肩);抚孤(抚养、救济孤儿);抚畜(抚养);抚稚(抚养儿女)

    (13) 占有

    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礼记》

    (14) 通“幠”( )。掩;盖

    神与化游,以扶四方。——《淮南子·原道》

    (15) 又如:抚世(盖世)

    名词

    (1) 官名。巡抚的简称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輙表贺。——《明史·海瑞传》

    (2) 又如:抚军(巡抚的别称);抚台(巡抚的别称);抚署(巡抚公著);抚院、学院(巡抚衙门和学院衙门。清巡抚,省级最高行政长官)

    (3) 古州名 。汉豫章郡地,陈置抚州。在今江西省临川县治

    英文翻译

    pat, console, comfort; pacify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3

    宋本广韵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