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思昔

fǔ jīn sī xī [ fu jin si xi]
繁体 撫今思昔
注音 ㄈㄨˇ ㄐ一ㄣ ㄙ ㄒ一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秦牧《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抚今思昔,心头掀起了思想的浪花。”

成语用法

抚今思昔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古论今。

引证解释

⒈ 见“抚今悼昔”。

抚今思昔的网络释义

抚今思昔

  • 抚今思昔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ǔ jīn sī xī,解释是: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思:回想;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
  • 抚今思昔的翻译

    俄语: глядя на настоящее,думать о прóшлом

    抚今思昔造句

    承先辈嘉言遗风,抚今思昔;继前贤懿德亮节,慎终追远。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抚今思昔,怎能不感慨万千呢!
    抚今思昔,长沙几位资深文化工作者回忆。
    当时正值劫难,抚今思昔,遂书五言律数章以赋。
    曾经顶着最美丽董事长光环的她,抚今思昔,应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
    抚今思昔,不得不说,崇尚虚妄的土壤还没有受到根本的铲除。
    抚今思昔,激情澎湃,历史将记住这5年。
    几位老友相聚,抚今思昔,深感这大半辈子过来,忙忙碌碌,平平淡淡,乏善可陈。
    可抚今思昔,最让人感慨的是,许多环卫工人不是驾驶清洁车,而是仍然沿用扫帚。
    抚今思昔,马桂宁当然感慨不已。
    “乌江水冷愁风急,寂寞野花开战场”,抚今思昔,浦口大地给人们留下的是无限的遐思和感慨。
    明健飞)峥嵘岁月,留下了哪些革命遗迹;抚今思昔,红色景区经历了何等巨变——寻访红色地标,宣传革命历史。
    抚今思昔,中美两国、中美关系和整个世界格局的变迁,如同恢宏的史诗,深刻、复杂、震撼人心。
    有人抚今思昔当初建网站花了那么多钱,竟然“一出生就问题重重”,有没有要交待的东西?这里面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站在少帝陵,远眺零丁洋的万顷碧波,俯瞰赤湾新港全景,抚今思昔,颇能兴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感。
    省委副主委曾蓉、抗战川军将领后人代表、健在的抗战川军老兵和远征军老兵代表,以及大量成都市民驻足在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之下,缅怀先烈,抚今思昔。
    抚今思昔数十载,沧海桑田事难料,东欧巨变苏联倒,中国红旗独飘飘,与时俱进民生跃,民富国强小康到。而今共祝祖国昌,中华儿女多逍遥。
    抚今思昔,中韩两国巩固和加强双边关系,将成为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汉字详情

    [f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QN
    五行:
    仓颉: QMKU
    四角: 51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2) 同本义

    撫,安也。——《说文》

    抚而泣之。——《国语·晋语八》

    左右抚矢而乘之。——《仪礼·乡射礼》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 鲁直背。——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抚弄(抚摩);抚心(用手抚摸胸口。表示安抚);抚拭(抚摩拂拭);抚背(抚摩脊背。表示安慰、关切等)

    (4) 用手按着

    抚弦登陴,岂不怆悢——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抚剑(按剑);抚臆(以手按胸);抚手(拍手)

    (6) 通“拊”。拍或轻击

    抚,敷也,敷手以拍之也。——《释名·释姿容》

    权抚掌欢笑。——《三国志·鲁肃传》

    (7) 又如:抚掌(拍手);抚胸(以手捶胸。表示悲痛);抚案(用手指按着节拍)

    (8) 安抚;安慰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设备使抚 表众。——《资治通鉴》

    (9) 又如:抚驭(安抚控制);抚理(安抚治理);抚辑(安抚慰问);抚柔(安抚怀柔)

    (10) 弹拨 。如:抚桐(弹琴);抚弄(拨弄;弹奏);抚弦(拨弄琴弦)

    (11) 照料使健全生长;养育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抚字(抚养;抚肩);抚孤(抚养、救济孤儿);抚畜(抚养);抚稚(抚养儿女)

    (13) 占有

    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礼记》

    (14) 通“幠”( )。掩;盖

    神与化游,以扶四方。——《淮南子·原道》

    (15) 又如:抚世(盖世)

    名词

    (1) 官名。巡抚的简称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輙表贺。——《明史·海瑞传》

    (2) 又如:抚军(巡抚的别称);抚台(巡抚的别称);抚署(巡抚公著);抚院、学院(巡抚衙门和学院衙门。清巡抚,省级最高行政长官)

    (3) 古州名 。汉豫章郡地,陈置抚州。在今江西省临川县治

    英文翻译

    pat, console, comfort; pacify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3

    宋本广韵

    jīn [jin]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WYNB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IN
    四角: 8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佶亼( )。本义:现在)

    (2) 同本义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今朝三明朝四(指一天天地推诿、拖延);今雨(新近结交的朋友);今愁古恨(今人之愁和古人之恨);今下(现时,眼下);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良辰)

    (4) 现代;当代。与“古”相对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今上(帝制时代,尊称当代在位的皇帝);今体(当代所通行的诗、文、书法等体裁。别于古体而言);今字(指当代所使用的文字。即:楷书;隶书)

    (6) 通“金” 。如:今蝉蜕壳(金蝉脱壳。今,通“金”。比喻用计谋逃脱)

    (7) 姓

    副词

    即将;立刻;马上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连词

    假使,如果

    今有人于此。——《墨子·公输》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 鲧禹笑矣。(今,如果。)——《韩非子·五蠹》

    今王鼓乐。——《孟子·梁惠王下》

    今括一旦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今若断斯织。

    代词

    这,此 。如:今次(这次);今遭(这一回);今早(今朝;今天)

    英文翻译

    now, today, modern era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m1 [宝安腔] gim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m1 gin1 [客英字典] gim1 [海陆丰腔] gim1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m1 gin1 [东莞腔] gim1 [台湾四县腔] gim1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吟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im/kymkĭĕm
    sī,sāi [si,s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L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P
    四角: 60330

    详细解释

    sāi

    形容词

    (1) 多须的样子 。如:于思(形容胡须很多)

    (2) 另见 si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4) 思慕;想念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思慕宿宾(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怀念其功绩,伤悲其冤屈);思忆(思念,想念);思女(思念异性的女子);思服(怀念);思齐(思慕贤者的风范而效法之,使与之等齐);思旧(思念旧友);思治(想念治世);思归(想望回故乡);思怀(怀念);思眷(眷念);思企(旧时书信语,犹想念);思顾(思念);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思负(思念罪过);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犹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恋爱慕之心);思泳(思慕咏叹)

    (6) 悲伤,哀愁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乐府诗集·长歌行》

    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絃。——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晋· 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思秋(悲秋)

    名词

    (1) 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思功(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思力(思维能力);思至(灵感到来,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构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综(才思);思纬(才思学识);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乡思

    (3) 特指创作的构思

    画思入神。——《新唐书》

    (4) 诉讼。通“司”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释名》

    (5) 诗体的一种

    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 宋· 严羽《沧浪诗话》

    (1) 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2) 用于句中,无实义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小雅·桑扈》

    (3) 另见 sāi

    英文翻译

    think, consider, ponder;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si3 s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1 sii5 [梅县腔] se1 se5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xi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客英字典] sii1 [陆丰腔] sii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 潮州话:se1(sur) se3(sùr) , sai1(s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兹平聲開口三等sĭəsi/sio
    [xi]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A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A
    四角: 44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本义:干肉)

    (2) 同本义

    昔,干肉也。——《说文》

    (3) 假借为“昨。”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二曰昔酒。——《周礼·酒正》。?

    昔之人无闻知。——《书·无逸》

    自古在昔。——《诗·商颂·那》

    昔者,圣王之作易也。——《易·说卦传》

    昔栾武子。——《国语·晋语》

    昔人已乘黄鹤去。—— 唐· 崔颢《黄鹤楼》

    昔自郡城。——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抚今追昔;今非昔比;今胜于昔;在昔(过去,从前);昔来(往日以来);昔士(古之贤人)

    (5) 昨日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孟子·公孙丑下》。赵岐注:“昔者,昨天也。”

    (6) 傍晚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庄子·齐物论》

    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史记·楚世家》

    (7) 通“夕”。夜晚

    通昔不寐矣。——《庄子·天运》

    昔,夜也。——《广雅》

    夏四月辛卯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昔昔梦为国君……昔昔梦为人仆。——《列子·周穆王》

    为一昔之期。——《左传·哀公四年》

    英文翻译

    formerly; ancient; in begin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梅县腔] sit7 [陆丰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xid5 [台湾四县腔] sit7 [东莞腔] sit7 [沙头角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8 [海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sit7
    ◎ 潮州话:z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思積昔開入聲開口三等sieks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