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成语用法
投辖留宾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殷勤好客。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殳。殳(
),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2) 同本义
投,擿(掷)也。——《说文》
受其书而投之。——《左传·昭公五年》
投我以桃。——《诗·大雅·柳》
毋投与狗骨。——《礼记·曲礼上》
投之深渊些。——《楚辞·招魂》
欲投鼠而忌器。——《汉书·贾谊传》
以肉投馁虎。——《史记·魏公子列传》
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投以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复投之。
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投兵(向人投掷兵刃。谓诛杀);投注(投掷);投食(投掷食物);投绂(弃去印绶)
(4) 跳进去;投入(专指自杀行为)
务光因自投于河。——《韩非子·说林上》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投河;投江;投井
(6) 投弃,抛弃
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刘希夷《从军行》
停杯投箸。——唐· 李白《行路难》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王勃《滕王阁序》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7) 又如:投簪(丢掉固定帽子的簪子。比喻弃官);投传(投弃符信);投檄(投弃征召的文书);投纶(投弃钓具);投笔(弃文而就他业);投策(弃鞭;弃杖);投畀(抛弃)
(8) 使射影于,特指向一定方向 。如:树影投在窗户上;投视(投射目光);把眼光投到来访者身上
(9) 递送 。如:投片(投递名片);投文(投递状纸);投谒(投递名帖求见);投牒(呈递诉状);投书(投交书信。亦指所投交的书信);投状(呈递文状);投劾(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投刺(投递名帖);投名(投递名帖)
(10) 投奔。前往依靠别人
欲往投之。——《资治通鉴》
欲投吴巨。
(11) 又如:投赴(投奔);投止(投奔托足;投宿)
(12) 投靠,前去依靠别人生活。古时指投奔权贵,求得托身。多指卖身为奴 。如:投亲(投靠亲戚);投充(投靠权势人家充当奴仆以得到庇护);投托(投靠托身);投化(投顺归化);投附(投顺归附)
(13) 投身,献身于 。如:投款(诚恳地归顺;投降);投脱(投靠躲避;投奔);投效(自己请求效力);投首(投降);投伏(投降屈服);投殒(损身殒命);投拜(投身下拜。指投降或归附);投死(效死);投躯(舍身;献身);投地(投体下拜)
(14) 投宿,临时住宿
暮投石壕村。——唐· 杜甫《石壕吏》
(15) 又如:投驿(投宿驿站);投归(投宿);投到(投宿);投暮(傍晚)
(16) 靠近 。如:投老(垂老;临老);投明(破晓);投晚(向暮,傍晚);投晓(临晓);投到(及至;等到)
(17) 放逐 。如:投荒(被迫或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投山窜海(放逐到荒凉边远地区);投裔(流放边荒之地);投解(解送)
(18) 放置 。如:投闲(置身于清闲境地)
(19) 赠送,作为礼物送给 。如:投赠(赠送);投献(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20) 顿,用力往下踩
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21) 进献。投献 。如:投匦(向皇帝上书言事);投诚(投献诚心);投贽(进呈诗文或礼物求见);投文(投赠文章)
(22) 乘;伺 。如:投隙(乘隙;伺机)
(23) 相合;迎合 。如:投口(投合口味;适口);投洽,投漆(情投意合);意气相投
(24) 投入,投进。
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投江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投火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名词
(1) 投壶的省称。中国古代宴会时的游戏。设特制之壶,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饮
侍投则拥矢。——《礼记·少仪》
(2) 骰子。赌具 。骨制,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掷之以决胜负。点着色,故也称“色子”
(3) 姓
介词
表示方位、方向,相当于“朝”、“向”
拨马投西便走。——《三国演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eu2 teu5 [海陆丰腔] teu2 dau2 [客英字典] teu2 [陆丰腔] teu3 [客语拼音字汇] teu2 [台湾四县腔] teu2 dau2 [东莞腔] teu2 [宝安腔] tiu2
◎ 潮州话:d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頭 | 度侯 | 定 | 侯 | 平聲 | 尤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du/do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害声。本义:大车轴头上穿着的小铁棍,可以管住轮子使不脱落)
(2) 同本义
辖,键也。——《说文》
巾车脂辖。——《左传·哀公三年》
轴折鲜联辖。——韩愈等《征蜀联句》
(3) 侍卫
当了个难的乾清门辖,好容易升了个等儿。——《儿女英雄传》
动词
(1) 管辖
郯城系 沂州辖邑。—— 清· 黄元鸿《福惠全书》
(2) 又如:辖押(管辖看押);辖下(统辖之下);省辖市;直辖(直接管辖)
(3) 卡,夹
为左右所辖,进退不得。——《太平广记》
(4) 又如:辖床(匣床);辖手(夹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冥(
)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2) 同本义
賓,所敬也。——《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
宾者,接人以义者也。——《礼记·乡饮酒义》
谋宾介。——《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周礼·司仪》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相待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来宾;宾鸿(大雁。因是侯鸟,往来守时,有如宾客,故称);宾东(雇员和东家);宾人(宾相;赞礼的人)
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汉书·王莽传中》
(4) 古州名 。汉郁林郡地。唐贞观五年置宾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元初为宾州路,寻复为宾州。清属广西思恩府。今为宾阳县
(5) 姓
动词
(1) 通“傧”。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
宾于四门。——《书·舜典》。郑注:“宾,槟也。”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书·尧典》
协其礼,宾而见之。——《周礼·大行之》
宾者以告列子。——《列子·黄帝》
内史宾侯,北向而立。——《穆天子传六》。注:“宾侯,傧相。”
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2) 又如:宾天(旧指帝王死亡,后亦泛指尊者亡故);宾兴(宾贡。周代的选举法,自乡小学举拔贤能,以宾礼相对待,以升于国学;指乡试)
(3) 服从,归服
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记》
(4) 又如:宾从(归顺,服从);宾服(臣服;服帖)
(5) 排斥;弃绝
先生居山林,食芋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庄子·徐无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