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废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遭受压抑和废黜。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 王莽 篡 汉 , 刘氏 抑废,常有兴復之志。”
废弃。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諡曰 贞侯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顾尔幼昏,未知臧否,若将逐俗,抑废吾志,私称从令,未必为孝。”
引证解释
⒈ 谓遭受压抑和废黜。
引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一》:“王莽篡汉,刘氏抑废,常有兴復之志。”
⒉ 废弃。
引《三国志·魏志·常林传》“諡曰贞侯”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顾尔幼昏,未知臧否,若将逐俗,抑废吾志,私称从令,未必为孝。”
抑废的网络释义
抑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写作“归”。会意。小篆字形,象用手抑人使跽。本义:按,向下压)
(2) 同本义
抑之欲其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抑按(按压);抑首(按其首);抑搔(按摩抓搔);抑扬(按下与上举)
(4) 抑制
抑其兼并。——清· 洪亮吉《治平篇》
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抑勒(压制被扣);抑情(克制感情);抑引(抑制情欲而导之以善);抑末(抑制商贾);抑志(抑制自己的志向);抑枉(抑制邪辟);抑削(抑制削弱);抑挫(抑制折挫)
(6) 贬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国语·楚语上》
(7) 又如:抑卑(贬低);抑贬(贬低);抑退(黜退;贬退);抑损(贬低;贬损);抑黜(亦作“抑绌”。贬废;排斥)
(8) 阻止 。如:抑割(遏止舍弃);抑阻(阻挠;阻止)
(9) 强行;强迫
乙卯,诏诸路散青苗钱,禁抑配。——《宋史·神宗纪二》
(10) 又如:抑配(强行分配);抑勒(强逼;压制);抑逼(强迫);抑留(强行留住);抑掠(强夺);抑买(强行购买);抑夺(剥夺;强行夺取);抑籴(强行收购粮食)
(11) 忧郁 。如:抑抑(忧郁的样子);抑悒(忧郁)
(1) 或是,还是
抑其无取。——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抑未死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但是;不过
抑愈所谓。——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抑不知生。
抑又有难。
(3) 又如:抑岂(难道);抑且
(4) 而且
非独晓其文,抑亦深其义。——《太平广记》
(5) 又如:抑且(而且)
表示推测,可译为“或许”、“也许”
抑本其成。——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用在句首,无义
抑又闻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iong3 [梅县腔] jit7 [海陆丰腔] rit7 et7 (ra6) [客英字典] jit7 [台湾四县腔] jit7 et7 (ja5) [客语拼音字汇] yid5 [宝安腔] jit7 [东莞腔] j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憶 | 於力 | 影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ʔĭək | qik/io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广,发声。从“广”(
),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房子倾倒)(2) 同本义
废,屋顿也。——《说文》。段玉裁注:“顿之言钝,谓屋钝置无居之者也。”
(3) 泛指倾圮,倒塌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
(4) 废弃;废除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汉· 贾谊《过秦论》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废衅钟与?——《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作废(因失效而废弃);废业(丢弃正业,不务正业;荒废衰败的事业);废贩(荒废;败坏);废损(荒废损害);废旷(荒废,不利用)
(6) 停止; 中止
力不足止,中道而废。——《论语·雍也》
轮转而不废。——《淮南子·原道训》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礼记·中庸》
(7) 又如:废格(终止,搁置);废业(中止学业);废朝(停止朝会);废市(停止营业)
(8) 废黜,罢官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资治通鉴》
(9) 又如:废锢(罢官并禁止再任职);废立(废旧君,立新君);废退(黜退;贬黜);废斥(废黜屏斥);废后(废黜皇后);废免(罢免)
(10) 衰败;败坏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废残(残破);废败(浪费,败坏);废落(衰败飘零)
(12) 旷废,懈怠 。如:废职(旷废职务);废时(旷废记载时令之职事);废负(旷废职守之过);废事(旷废职务)
(13) 破灭;覆没 。如:废兴(兴衰;兴亡);废坠(衰亡);废坏(败坏;败落)
(14) 坠落;跌下
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左传》
今去而野处,念自废于苟践不廉之地。——宋· 王安石《上相府书》
(15) 偃伏,躺卧,伏卧 。如:废措(废顿,僵伏不起)
(16) 杀害,杀死
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国语》
(17) 放下 。如:废书;废卷(放下书);废阁(搁置而不实施)
(18) 费,浪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稽废时日。——《后汉书·列女传》
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红楼梦》
(19) 通“发”(
)”。举,发生示不复用也。于是废军而郊射。——《韩诗外传》
此道之塞久矣,而世主莫之能废也,故三代不四,非明主莫有能听也。——《商君书·开塞》
(20) 又如:废疾(发生疾病)
形容词
(1) 荒废,放弃不用的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百废俱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废井;废业;废址;废矿
(3) 沮丧失望
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庄子·德充符》
(4) 衰败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5) 扔掉的,无用的 。如:废棉;废品;废料;废蒸气;废票
(6) 残疾的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 秦王。——《战国策·燕策》
(7) 又如:废人;废疾(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