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负债

jì shù fù zhài [ji shu fu zhai]

词语释义

技术负债比喻由漫无计划的软件架构,或者匆忙的软件开发引起的后果。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JE
四角: 54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2) 同本义

技,巧也。——《说文》

尚技而贱车。——《礼记·坊记》。注:“犹艺也。”

无他抚。——《大学》

他技,奇巧异端也。——《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

人多技巧。——《老子》。注:“工匠之巧也。”

能有所艺者技也。——《庄子·天地》

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技盖至于此。——《庄子·养生主》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技之奇妙。——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技亦灵怪。——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技量(本事;能耐);技穷(方法用尽,本领使完);技擅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超);技俩(技能;手段);技法(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4) 歌舞。亦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

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新唐书·元载传》

天下之善技。——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李伶为绝技。

(5) 又如:技和(宋代杂剧的散段);技人(表演歌舞的艺人);技乐(善于吹弹歌舞的人)

(6) 工匠,从事一些行业或手工业的人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荀子·富国》

(7) 又如:百技(各种行业的人)

英文翻译

skill, ability, talent, ingenuity

方言集汇

◎ 粤语:gei6
◎ 客家话:[梅县腔] ki3 [宝安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海陆丰腔] ki3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陆丰腔] gi3 [台湾四县腔] ki3 gi1 [东莞腔] k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綺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giex/gyeegʰĭe
shù,zhú [shu,zhu]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D
四角: 43900

详细解释

shù

名词

(1) (形声。从行,术声。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

(2) 同本义

術,邑中道也。——《说文》

术,道也。——《广雅》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园圃术路。——《汉书·刑法志》。注:“大道也。”

横术何广广兮。——《汉书·燕刺王旦传》

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汉书》

(3) 泛指街道、道路

齐城、 高唐当术而大败。——《孙膑兵法·擒庞涓》

(4) 又如:术阡(道路);术径(大道与小路);术路(大道);术衢(道路)

(5) 方法;策略

臣有百胜之术。——《战国策·魏策》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子有何术可导我耶?——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术法(方法);术鹄(方法与目的)

(7) 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三国志·诸葛亮传》

(8) 权术;计谋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术数(方法和谋略);术计(权术计谋);术略(韬略;谋略);术谋(讲求权术谋略)

(10) 技艺;业术

古之学术道者。——《礼记·乡饮酒义》

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宋· 苏轼《教战守》

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1) 又如:营造术;雕刻术;术道(才艺之道);航海术

(12) 法,法律

术,法也。——《广雅》

不以犯有司正术也。——《礼记·文王世子》

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商君书》

(13) 学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窦太后好 黄帝、 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14) 方术。指医、占卜、星相等术艺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15) 又如:术数(用星占、卜筮、命相、拆字等方术,推测国家和个人的气数及命运);术法(法术;方术);术知(道术才智);术者(术人,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动词

(1) 学习;实践

蛾子时而术之。——《礼记·学记》

(2) 通“述”。申述,叙述,记叙

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之。——《墨子·非命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汉书·贾山传》

能术远者考之以近。——陆贾《新语》

(3) 选择职业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方苞《狱中杂记》

zhú

名词

(1) 白术 。一种产于中国的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椭圆形或羽裂,边缘有刺状细锯齿,紫红色头状花生于茎顶

术,白蓟。——《尔雅·释草》

(2) 几种苍术属植物之一 。如:苍术;茅术

(3) 另见 shú;shù

英文翻译

art, skill, special feat; method, techniqu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t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食聿入聲合口三等dʑʰĭuĕtzsjyt/djvit
[fu]
部首: 401
笔画: 6
五笔: QM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BO
四角: 27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2) 同本义

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说文》

秦贪,负其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左传·襄公十四年》

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汉· 贾谊《治安策》

守自负年德,易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负固(依仗地势险固);负固不悛(依凭险阻而不悔改);负宠(依仗宠爱);负学(依恃才学);负险(凭借险固的地形);负势(依仗权势)

是犹使蚊负山。——《庄子·秋水》

(4) 通“背”。背负。以背驮物。引申为负担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负晋侯出诸厕。——《左传·成公十年》

(5) 又如:负羽(背负弓箭);负弩(身背弓矢);负鼓(背着鼓);负薪(背负薪柴);负戴(以背负物,以头顶物);负樵(背柴)

(6) 背倚,背靠着

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孟子·尽心下》

背负青天而莫之千阏者。——《庄子·逍遥游》

(7) 又如:负河(依傍黄河);负暄(冬天晒太阳取暖);负立(靠墙站立);负海(背靠大海);负席(背对席位)

(8) 抱持

徐衍负石入海。—— 邹阳《狱中上梁书》

(9) 又如:负羁手执马络头;负锡(手持禅杖);负托(抱恃)

(10) 抱有;具有

虚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袍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少年负志气。——唐· 刘禹锡《学阮公体》

(11) 承担,担当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2) 又如:负责任;负输(装载运输);负舟(承载舟船);负任(担负重任);负官(身负官职)

(13) 背弃,违背

相如度 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荣者,数负 项梁。——《史记·项羽本纪》

(14) 又

又恶负约。

(15) 又如:负诺(违背诺言);负义(背弃恩义);负心妄加(忘恩负义,反咬一口);负盟(背弃盟约);负违(违背,违反)

(16) 欠债;欠缺;缺少

仆少负不羁之才。——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通家尚负责(债)数钜万。——《汉书·邓通传》

(17) 又如:负进(欠债);负券(负债字据);负偿(欠债)

(18) 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谋攻》

遇敌处战则必北。——《荀子·议兵》

以决胜负。——《资治通鉴》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19) 又如:负败(失败;受挫折);负失(损失)

(20) 享有 。如:负名(享有盛名);负誉(享有声誉);负携(抱负提携);负愧(抱愧);负奇(胸怀奇志)

(21) 蒙受

且负下未易居。——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刘基《赠周宗道》

(22) 又如:负屈衔冤(受到冤屈);负讥(受到讥刺);负谤(蒙受责难);负霜(受霜;带霜);负忧(遭受忧患)

(23) 加 。如:负装(装载);负衔(驾车);负驮(驮载东西);负轭(驾车);负乘(负载,乘坐)

(24) 辜负;对不起人

是犯乃死,重负国。——《汉书·李广苏建传》

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战国策·齐策四》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5) 又如:负国(对不起国家);负恩(忘恩;背恩);负负(对不起、对不起);负咎(抱愧)

(26) 通“赔”( péi)。赔偿;补偿

其不备,出者负之;其赢者,入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韩非子·说林下》

(27) 失掉 。如:负职(失职);负声(失去文章的音节之美);负实(失实);负期(失期)

形容词

(1) 小于零的 。如:负数

(2) 得到电子的 。如:负电;负极;负高压

英文翻译

load, burden; carry, 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宋本广韵

zhài [zha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GMY
五行:
仓颉: OQMO
四角: 25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2) 同本义

债,债负也。——《说文新附》

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论贵粟疏》

(3) 又如:债壳子(负了一身债的穷官);债赖(债权人否认借债给他人);债累(负债;债务);债桩(比喻被债务包围的人);内债(国家向本国公民借的债);外债(国家向外国借的债);公债(国家向公民或向外国借的债);举债(借债);背债(欠债)

(4) 喻指应兑现的事情或所造成的损失 。如:血债(残杀人民的罪行);几年没写书,对读者欠了一笔债

动词

(1) 借贷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2) 讨债

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更往债。——《百喻经》

(3) 租赁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英文翻译

debt, loan, liabili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i3
◎ 潮州话:zê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