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所过州县,分毫不扰,乡村百姓,扶老挈幼,烧香罗拜迎接。”
成语用法
扶老挈幼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出行。
扶老挈幼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 同本义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车至门扶。——《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
遂扶以下。——《左传·宣公二年》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扶绰(搀扶,扶托);扶策(扶助,搀扶);扶掖(搀扶;扶助);扶挈(以手搀扶);扶将(搀扶)
(4) 扶持;护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5) 又如:扶树(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搀扶);扶舁(护持扛抬);扶倾(扶持倾危的建筑物);扶拨(扶持倾斜);扶卫(扶持卫护)
(6) 通“辅”。辅助;帮助
扶,佐也。——《说文》
若扶梁伐 赵。——《战国策·宋策》
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红楼梦》
(7) 又如:扶政(辅佐政事);扶携(扶助提携);扶奖(辅助)
(8) 护送 。如:扶灵;扶柩;扶丧(扶送灵枢)
(9) 靠近
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挟疏。——《韩非子·杨权》
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宋· 鲍照《拟古八首》
(10) 又如:扶疏(枝叶茂密,高低疏密有致)
(11) 攀缘
扶摇抮抱羊角而上。——《淮南子·本纪》。注:“攀也。”
(12) 又如:扶服(伏在地上爬行);扶伏(伏地爬行);扶匐(伏地爬行)
(13) 勉力撑持 。如:扶疾;扶羌(带病);扶同诖误(被牵连而做错了事)
(14) 沿,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5) 又如:扶向路(沿着原来的路)
(16) 通“浮”。在水上泛行
管子有扶舟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 曲菑。——《管子·轻重甲》
(17) 通“抚”。抚养,培育
芒卯之妻五子,后母慈惠仁义,扶养假子。——《列女传》
名词
(1) 旁,旁侧 。如:扶枝(旁枝)
(2)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
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释名》
(3)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
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韩非子》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pu2 ku5 [沙头角腔] fu2 pu2 [客英字典]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ku4 pu2 [宝安腔] fu2 pu2 [海陆丰腔]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东莞腔] f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扶 | 防無 | 並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byo/biu | bʰĭu |
详细解释
名词
通“契”。契约,书契
今内史稻田租挈重。——《汉书·沟洫志》
书挈所录帝王遗事。——卫觊《魏受禅表》
动词
(1) (形声。本义:提起)
(2) 同本义
挈,县持也。——《说文》
挈,提也。——《广雅》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
挈壶氏。——《周礼》
班白不提挈。——《礼记·王制》
信挈其手。——《汉书·韩信传》
龙尾车者,河滨挈水之器也。——《农政全书》
(3) 又如:挈瓶(谓提瓶汲水);挈领(提起衣领);提纲挈领;挈壶(悬壶);挈辔(县辔)
(4) 带领
挈国之辞也。——《谷梁传·宣公十一年》
挈其妻子以奔曹。——《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
元兵哨马报知蛮子 海牙,他便挈兵而待。——《英烈传》
挈家侨居邑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齐跑来。——《西游记》
(5) 又如:挈家(携家带眷);挈累(携带家室);挈眷(携带家眷);挈囊(古代尚书携带的紫色袷囊称挈囊,因而也称掌文书之官为挈囊);挈带(带领);挈引(带领引导);挈领(带领)
(6) 提携
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灭燕易矣。——《汉书》
(7) 又如:挈带(提携);挈扶(提携扶助);挈提(提携,扶植);挈维(提携护持);挈携(提携;携带);挈持(扶持)
(8) 通“契”。刻
旦算祀于挈龟。——《汉书·叙传上》
(9) 通“洯”。刀刻
廷尉挈令。——《汉书·张汤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b5 [台湾四县腔] kie5 gi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ke5 [宝安腔] get7 | ke5 [梅县腔] ke.5 [海陆丰腔] kie5 giet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猰 | 苦結 | 溪 | 屑開 | 入聲 | 屑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khet/qet | kʰiet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幺(
),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幼,小也。——《说文》
幼,稀也。——《尔雅》
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幼原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幼且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余幼好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名词
(1) 小孩儿
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
扶老携幼。——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幼壮(青少年时期);幼科(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幼妇(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动词
爱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5 [海陆丰腔] riu5 [梅县腔] ju5 [陆丰腔] jiu5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东莞腔] jiu5 [宝安腔] ju5 jiu5 [台湾四县腔] j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幼 | 伊謬 | 影 | 幽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幽 | 流 | qyh/yw | ʔi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