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掖

fú yè [ fu ye]
注音 ㄈㄨˊ 一ㄝˋ

词语释义

扶掖 fúyè

(1) 扶持,提携

扶掖后学
give aid to;help;assist

词语解释

  1. 搀扶。

    《汉书·王莽传下》:“三日庚戌,晨旦明,羣臣扶掖 莽 ,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 白虎门 。”《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 建成 等召 秦王 夜宴,毒酒而进之,王暴疾,衉血数升, 淮安王 扶掖还宫。” 清 汤右曾 《登云麓峰望南岳歌》:“升高视远腰脚软,左右扶掖如衰翁。”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 宙士 觉察出她的默允,便以一臂夹了她的臂,半扶掖的把她带到了园囿中。”

  2. 扶助。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十:“望我仕宦成,扶掖出邅屯。”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凡有危邦,咸与扶掖,先起友国,次及其他。” 马南邨 《燕山夜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年长的一辈当然有责任对年轻的一代加以指导和扶掖。”

  3. 奖掖。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洪委任甚重》:“祖宗扶掖人材之心,其盛如此。”

引证解释

⒈ 搀扶。

《汉书·王莽传下》:“三日庚戌,晨旦明,羣臣扶掖莽,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白虎门。”
《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进之,王暴疾,衉血数升, 淮安王扶掖还宫。”
清汤右曾《登云麓峰望南岳歌》:“升高视远腰脚软,左右扶掖如衰翁。”
郑振铎《取火者的逮捕·埃娥》:“宙士觉察出她的默允,便以一臂夹了她的臂,半扶掖的把她带到了园囿中。”

⒉ 扶助。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十:“望我仕宦成,扶掖出邅屯。”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凡有危邦,咸与扶掖,先起友国,次及其他。”
马南邨《燕山夜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年长的一辈当然有责任对年轻的一代加以指导和扶掖。”

⒊ 奖掖。

明叶盛《水东日记·杨洪委任甚重》:“祖宗扶掖人材之心,其盛如此。”

扶掖的国语词典

搀扶、扶助。

扶掖的网络释义

扶掖

  • 扶持,提携
  • 扶掖的翻译

    英语: to support, to help

    扶掖造句

    儿女们扶掖着老人去公园游玩。
    虽然我们由几个战士扶掖攀索爬上悬崖时,断桥下已不复看见垒垒尸体,然而凝结在石岩上的斑斑血迹,历历在目。
    气质虚弱者因以伤生,虽父母爱怜,而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矣!即幸全性命,而终日需人扶掖,井臼安克操持?偶有水火、盗贼之灾,则步履艰难,坐以待毙。
    兄自去年秋间忽患腿疼,不良于行,曾经请假两旬,只以枢垣职任繁重,不得不销假,力疾从公,入直必须人扶掖。
    今年,紫薇花开了,静静地绽放了花蕾。阳光映下斑斑驳驳像微笑。微风拂过,这两株紫薇花相互扶掖着摇摆。心中渐渐勾起美丽的回忆。
    即使是世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兴许也常常需要瘦弱的手去扶掖。
    李昌符焚阁道丈馀,将摧折,王建扶掖上自烟焰中跃过。
    看样子凭他们三个忠臣九牛二虎之力,扶掖林智科这名混沌疲懒的太子都有点辛苦。
    面对来日方长的中青年学者硕果累累,还有可能著作等身,要为他们高兴,为史学兴旺发达高兴,可能时予以扶掖。

    汉字详情

    [f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QO
    四角: 550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 同本义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车至门扶。——《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

    遂扶以下。——《左传·宣公二年》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扶绰(搀扶,扶托);扶策(扶助,搀扶);扶掖(搀扶;扶助);扶挈(以手搀扶);扶将(搀扶)

    (4) 扶持;护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5) 又如:扶树(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搀扶);扶舁(护持扛抬);扶倾(扶持倾危的建筑物);扶拨(扶持倾斜);扶卫(扶持卫护)

    (6) 通“辅”。辅助;帮助

    扶,佐也。——《说文》

    若扶梁伐 赵。——《战国策·宋策》

    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红楼梦》

    (7) 又如:扶政(辅佐政事);扶携(扶助提携);扶奖(辅助)

    (8) 护送 。如:扶灵;扶柩;扶丧(扶送灵枢)

    (9) 靠近

    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挟疏。——《韩非子·杨权》

    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宋· 鲍照《拟古八首》

    (10) 又如:扶疏(枝叶茂密,高低疏密有致)

    (11) 攀缘

    扶摇抮抱羊角而上。——《淮南子·本纪》。注:“攀也。”

    (12) 又如:扶服(伏在地上爬行);扶伏(伏地爬行);扶匐(伏地爬行)

    (13) 勉力撑持 。如:扶疾;扶羌(带病);扶同诖误(被牵连而做错了事)

    (14) 沿,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5) 又如:扶向路(沿着原来的路)

    (16) 通“浮”。在水上泛行

    管子有扶舟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 曲菑。——《管子·轻重甲》

    (17) 通“抚”。抚养,培育

    芒卯之妻五子,后母慈惠仁义,扶养假子。——《列女传》

    名词

    (1) 旁,旁侧 。如:扶枝(旁枝)

    (2)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

    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释名》

    (3)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

    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韩非子》

    (4) 姓

    英文翻译

    support, help; protect; hold on

    方言集汇

    ◎ 粤语: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pu2 ku5 [沙头角腔] fu2 pu2 [客英字典]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ku4 pu2 [宝安腔] fu2 pu2 [海陆丰腔]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东莞腔]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yo/biubʰĭu
    yè,yē [y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YW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OK
    四角: 50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塞进

    你来把我这边的被掖掖罢。——《红楼梦》

    (2) 又如:把被角掖好

    (3) 藏

    黛玉微微的点头,便掖在袖里。——《红楼梦》

    (4) 插入腰带

    说着,掖上那把刀,迈步出门,往外就走。——《儿女英雄传》

    (5) 另见

    动词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从手,夜声。——《说文》

    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余掖杀国子。——《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杀之。

    (2) 又如:掖进(扶持推进)

    (3) 扶助;提携

    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4) 又如:奖掖

    名词

    (1) 胳肢窝。后作“腋”

    掖,一曰臂下也。——《说文》

    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张掖郡。——《汉书·地理志下》。集注引应劭:“张国臂掖,故曰 张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记·商君列传》

    (2) 宫殿正门两旁小门“掖门”的简称

    入未央宫掖门。——《汉书·高后纪》。师古曰:“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

    (3) 又如:掖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掖垣(皇宫的旁垣);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殿(宫中旁殿)

    (4) 另见

    英文翻译

    support with the arms; stick in, tuck in; fold up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梅县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je5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ekj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