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墙

fú qiáng [ fu qiang]
繁体 扶牆
注音 ㄈㄨˊ ㄑ一ㄤˊ

词语释义

扶着墙。 谓初学走路。

词语解释

  1. 扶着墙。

    《墨子·兼爱中》:“昔者 楚灵王 好士细要,故 灵王 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脇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2. 谓初学走路。

    北周 庾信 《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臣早倾庭荫,曾未扶墙,母氏慈训,哀矜苦劳。”

引证解释

⒈ 扶着墙。

《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脇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⒉ 谓初学走路。

北周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臣早倾庭荫,曾未扶墙,母氏慈训,哀矜苦劳。”

扶墙的网络释义

扶墙

  • 扶墙,fú qiáng,原指扶着墙或形容初学走路,常被网友用作网络流行语,意思是对所发生的事情感到很惊讶。表示听到或见到什么事物后而感到惊讶,惊讶得都站不稳了,需要扶一下墙,以来稳住好身体的重心。
  • 扶墙造句

    吃着滋补老汤锅底,加上两勺特色麻辣酱,小伙伴们已经撑到扶墙走,还不忘问问店家,节假日还有别的优惠没?真真是贪心没底线,好吃没商量。
    在正常装载到板材的情况下,就像把水装入一个横向的隔板,扶墙材就接受了板材传来的负载。
    喝醉了我谁也不服,我就扶墙!
    人生退一步海阔天空;爱情退一步人去楼空;工作的最高境界:看别人上班,领别人的工资,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喝醉了我谁也不服!我就扶墙!
    花样小酒天天有,整完白酒整啤酒;强中自有强中手,不全撂倒誓不走;酒过三巡情飞扬,谁也不扶就扶墙;酣然一梦似断肠,醒来一看是茅房!
    “自助餐的最高境界?什么境界?”,“当然是扶墙进,扶墙出了!”。李兴禹 
    张彬回到学校,也没怎么出去,吃了饭,洗了澡,上了下网,就躺在床上想着心虹坚挺的胸部,不知不觉又有了反应,只好走进卫生间,左手扶墙,右手很忙。
    就连扶墙摸壁,懦弱无能的官二代袁绍都能坐拥数个郡县。
    吃自助最高境界:扶墙进,扶墙出。
    在平房由南向北数第三排某居民家靠近巷道侧墙体带电,致使一名过路行人涉水扶墙时触电跌入水中意外死亡。
    起床后,身体站直,双手扶墙保持平衡,仰头让后背向后尽量弯曲,臀部向后上方挺起。
    几个月下来后,如今的汤兴桥已经能扶墙慢慢走路了。
    喝醉了俺哪位也不服,俺就扶墙。
    然后我就试探着下了床,并试着扶墙走了几步,觉得还蛮行。
    喝醉了谁也不扶,我就扶墙。
    如今儿子已能扶墙慢慢走路了。
    乏累之时,扶墙稍息,却见砖石之上刻下不少印记,或深或浅,或人名或抒怀,不一而足。
    等结婚时,新娘要把这些所有的金饰戴出来,显示对长辈亲戚们的尊敬,于是常常有体重不过百的新娘带着十几斤重的金器扶墙出嫁。
    我心为情伤,踉跄扶墙走。李宫俊 
    游客必拍“扶墙照”,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张家界的玻璃栈道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过来体验,“扶墙照”成了不少人必拍的旅游照片。

    汉字详情

    [f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QO
    四角: 550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 同本义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车至门扶。——《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

    遂扶以下。——《左传·宣公二年》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扶绰(搀扶,扶托);扶策(扶助,搀扶);扶掖(搀扶;扶助);扶挈(以手搀扶);扶将(搀扶)

    (4) 扶持;护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5) 又如:扶树(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搀扶);扶舁(护持扛抬);扶倾(扶持倾危的建筑物);扶拨(扶持倾斜);扶卫(扶持卫护)

    (6) 通“辅”。辅助;帮助

    扶,佐也。——《说文》

    若扶梁伐 赵。——《战国策·宋策》

    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红楼梦》

    (7) 又如:扶政(辅佐政事);扶携(扶助提携);扶奖(辅助)

    (8) 护送 。如:扶灵;扶柩;扶丧(扶送灵枢)

    (9) 靠近

    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挟疏。——《韩非子·杨权》

    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宋· 鲍照《拟古八首》

    (10) 又如:扶疏(枝叶茂密,高低疏密有致)

    (11) 攀缘

    扶摇抮抱羊角而上。——《淮南子·本纪》。注:“攀也。”

    (12) 又如:扶服(伏在地上爬行);扶伏(伏地爬行);扶匐(伏地爬行)

    (13) 勉力撑持 。如:扶疾;扶羌(带病);扶同诖误(被牵连而做错了事)

    (14) 沿,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5) 又如:扶向路(沿着原来的路)

    (16) 通“浮”。在水上泛行

    管子有扶舟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 曲菑。——《管子·轻重甲》

    (17) 通“抚”。抚养,培育

    芒卯之妻五子,后母慈惠仁义,扶养假子。——《列女传》

    名词

    (1) 旁,旁侧 。如:扶枝(旁枝)

    (2)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

    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释名》

    (3)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

    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韩非子》

    (4) 姓

    英文翻译

    support, help; protect; hold on

    方言集汇

    ◎ 粤语: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pu2 ku5 [沙头角腔] fu2 pu2 [客英字典]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ku4 pu2 [宝安腔] fu2 pu2 [海陆丰腔]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东莞腔]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yo/biubʰĭu
    qiáng [qiang]
    部首: 334
    笔画: 14
    五笔: FFUK
    五行:
    仓颉: GGCW
    四角: 44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

    英文翻译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