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趣

dǎ qù [ da qu]
注音 ㄉㄚˇ ㄑ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打趣 dǎqù

(1) 拿人开玩笑

make fun of banter;tease;indulge in raillery

(2) 嘲弄

poke fun

词语解释

  1. 拿人开玩笑,嘲弄。

    《红楼梦》第二一回:“谁敢戏弄你?你不打趣他,他就敢説你了?” 鲁迅 《彷徨·肥皂》:“我看了好半天,只见一个人给了一文小钱;其余的围了一大圈,倒反去打趣。” 叶紫 《湖上》:“他一天到晚总是向人家打趣着,谎骗着。”

引证解释

⒈ 拿人开玩笑,嘲弄。

《红楼梦》第二一回:“谁敢戏弄你?你不打趣他,他就敢説你了?”
鲁迅《彷徨·肥皂》:“我看了好半天,只见一个人给了一文小钱;其余的围了一大圈,倒反去打趣。”
叶紫《湖上》:“他一天到晚总是向人家打趣着,谎骗着。”

打趣的国语词典

取笑、开玩笑。《红楼梦.第二一回》:「谁敢戏弄你!你不打趣他,他焉敢说你。」也作「打砌」、「打觑」。

打趣的网络释义

打趣

  • 打趣是一个汉字词语,
  • 拼音:dǎ qù
  • 释义:意思是拿人开玩笑。
  • 打趣的翻译

    英语: to make fun of
    法语: rigoler, se rire de

    打趣造句

    你拿可怜的迈克尔打趣可要出圈儿了。
    看着薛羽凝一副牵肠挂肚的样子,冉雪出声打趣道“羽凝姐,在想你的小情人啦?这才半天不见,你就这么想念啊?”。
    到了商业街,姐妹们一会儿进这个店,一会儿进那个店,在性品店里不避讳,故意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地打趣,惹得店员切切私议,弄得旁边的土豆脸色阵阵发红,十分难堪。
    看着胖女人走远了楚涵打趣道怎么不跟着去喝点呢,说不定能喝出艳遇。
    在他高高的鼻梁下边,长着一张小巧的嘴巴。平时总是笑嘻嘻的,要是生起气来,两只嘴唇翘得老高老高,这时大家都打趣地说:真可以挂上两只油瓶呢!
    智慧的价钱是抵牾这是人生对人生看法开的打趣。
    一位矿业公司总裁就曾挺中意他的翻译,但他也打趣道:“很显然,她是内鬼”。
    中国主要的网络购物网站淘宝说,这明显是个打趣,淘宝患上知此过后顿时就把这个网页撤下去了。
    也许是因为我平时喜欢和邻居开个玩笑打打趣,搬来不久就渐渐和邻居们相熟了。
    倒是小笛非常活跃,和鲁冰聊的很起劲凌莫也会顺便打趣一下。
    光头谭广亨笑言“没有了三千烦恼”,他更打趣向刘兆铭提出要求,给予他一个扮演和尚的角色。
    吴羽天看到小蝶从要大发雷霆眨眼变的低眉顺眼,忍不住想打趣说道。
    出于好奇,目击者远远地躲在一处岩石后面,和几个渔友边聊天边以打趣的心态看“垂钓哥”在狂风中淡定地钓鱼。
    易龙在一旁打趣,缓和气氛,“真的想长眠在雅情的怀里呀!”。
    杨胖子一旁打趣道,你看你满口还有几颗牙,倒真是名符其实的无齿之徒。
    他的话惹得众人一阵大笑,亮子打趣的说道“也许别人练会了龙爪手,人家的桃子没偷到,在把自己的给别人摘去,那可赔死喽!”。
    麟儿已经笑成了掩口葫芦,还不忘打趣“免啦!不知者不罪,你忙去吧!”。
    十六七岁的女孩儿,许多事也已经懂了,赵雅儿与赵帆关系本就十分的亲密,所以也经常说一下打趣的浑话。
    当范文芳被问及到何时会结婚时,她曾打趣地说:结婚有一点恐怖!
    休息的时候,张伯就和同伴们打打趣,不时传来老人们阵阵爽朗的笑声。

    汉字详情

    dǎ,dá [d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SH
    五行:
    仓颉: QMN
    四角: 51020

    详细解释

    量词

    (1) 12个构成的一组 。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如:打针

    (13) 往;去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如:打旗

    (29) 编织 。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介词

    (1) ∶从 ——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词

    (1) 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fight;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1 daa2
    ◎ 客家话:[梅县腔] da3 [沙头角腔] da3 [客英字典] da3 [东莞腔] da3 [客语拼音字汇] da1 da3 [宝安腔] da3 | da1 [陆丰腔] da3 [海陆丰腔] da3 [台湾四县腔] da3
    ◎ 潮州话:da2 p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德冷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tɐŋt'rangx/teank
    qù,cù [qu,cu]
    部首: 716
    笔画: 15
    五笔: FHB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SJE
    四角: 47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古通“促”)

    (2) 督促;催促

    趣,疾也。从走,取声。——《说文》

    趣其稼事。——《周礼·县止》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 栗姬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

    (3) 又如:趣使(督促);趣董(催促);趣督(督促)

    (4) 赶快;从速

    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5) 又如:趣装(速整行装);趣袭(急袭,快速攻击)

    (6) 另见

    形容词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趣,疾也。——《说文》

    若不趣降汉, 汉今虏若,若非 汉敌也。——《史记》

    动词

    (1) 通“促”。催促;督促

    趣其稼事。——《周礼·县正》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督趣司隶。——《汉书·翟方进传》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 通“趋”。趋向;奔向

    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来朝趣马。——《诗·大雅·棫》

    汝先观吾趣。——《列子·汤问》

    (3) 又如:趋时(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趣向(向往;趋附)

    (4) 赶上

    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盐铁论》

    (5) 又如:趣走(奔走;行走);趣役(奔走服侍)

    (6) 通“取” 。如:趣舍(取舍)

    (7) 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

    趣,谓所往。——《俱舍论》

    (8) 小步快走。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 。如:趣走(小步疾行,以示礼敬)

    (9) 取笑;打趣

    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红楼梦》

    名词

    (1) 旨趣;意思

    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以博其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趣寄(趣向,志向);趣识(旨趣见识)

    (3) 乐趣;兴趣

    园日涉以成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趣势(趣味);欢乐之趣;异趣;养趣;趣向(兴味);趣兴(乐趣;兴致)

    (5) 志趣,好尚 。如:趣向(志趣;好尚);趣尚(志趣和好尚);趣造(志趣);趣操(志趣情操)

    (6) 意味;情态或风致 。如:趣尚(情致;风格);趣致(情趣风致)

    (7) 作为

    见其趣如是,作《憎王孙》云。——柳宗元《憎王孙文》

    英文翻译

    what attracts one's atten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3 cu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客英字典] ci5 ce5 [海陆丰腔] ci5 [陆丰腔] ci6 [客语拼音字汇] qi4 [梅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苟上聲開口一等tsʰəuchux/c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