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旋

dǎ mó xuán [ da mo xuan]
注音 ㄉㄚˇ ㄇㄛˊ ㄒㄨㄢˊ

词语释义

盘旋。谓徘徊不定。

词语解释

  1. 盘旋。谓徘徊不定。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五:“或者是简直不能解决问题而置之不谈,却还尽在经济问题上打磨旋。”

引证解释

⒈ 盘旋。谓徘徊不定。

瞿秋白《饿乡纪程》五:“或者是简直不能解决问题而置之不谈,却还尽在经济问题上打磨旋。”

汉字详情

dǎ,dá [d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SH
五行:
仓颉: QMN
四角: 51020

详细解释

量词

(1) 12个构成的一组 。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如:打针

(13) 往;去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如:打旗

(29) 编织 。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介词

(1) ∶从 ——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词

(1) 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fight;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1 daa2
◎ 客家话:[梅县腔] da3 [沙头角腔] da3 [客英字典] da3 [东莞腔] da3 [客语拼音字汇] da1 da3 [宝安腔] da3 | da1 [陆丰腔] da3 [海陆丰腔] da3 [台湾四县腔] da3
◎ 潮州话:da2 p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德冷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tɐŋt'rangx/teank
mó,mò [mo]
部首: 517
笔画: 16
五笔: YSSD
五行:
仓颉: ICMR
四角: 0026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名词

(1) 磨刀石 。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名词

(1) 磨子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动词

(1) 用磨碎物 。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方〉∶拉,指拉下脸子 。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英文翻译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方言集汇

◎ 粤语:mo4 m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mo5 [宝安腔] mo3 | mo2 [台湾四县腔] mo5 mo2 no2 [客英字典] mo2 mo5 mo3 [海陆丰腔] mo6 mo2 no2 [东莞腔] mo2 mo3 [陆丰腔] mo6 mo3 [梅县腔] mo1 mo2 mo5 no2 [客语拼音字汇] mo2 mo4 [梅县腔] mo6
◎ 潮州话:bhua5 ,mo7 [潮州、饶平]bh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婆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muamuɑ
xuán,xuàn [xuan]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SONO
四角: 08281

详细解释

xuán

动词

(1) 同本义

旋,周旋,旌旗之指麾也。——《说文》

旋入雷渊。——《楚辞·招魂》。注:“旋,转也。”

旋式正綦。——《史记·日者列传》。索隐:“旋,转也。”

鲵旋之潘为渊。——《列子·黄帝》。注:“旋,谓盘旋也。”

湍濑旋渊吕梁之深。——《淮南子·俶真》

水深则回。——《荀子·致士》。注:“回,旋流也。水深不湍峻则多旋流也。”

周旋中规,折旋中矩。——《礼记·玉藻》

周旋序顺。——《国语·周语》。注:“周旋,容止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荀子·天论》

(2) 又如:旋辟(进退周旋,环绕);旋式(转动罗盘);旋弄(转动摆弄);旋盘(转碟)

(3) 返回或归来

旋,还也。——《小尔雅》

旋,回也。——《字林》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4) 又如:旋盖(重新盖造);旋止(归来);旋仅(回归);旋走(来回走动)

(5) 绕行

绕日而疾旋。——清· 谭嗣同《仁学上》

(6) 又如:旋曲(盘旋曲折);旋行(回旋而行);旋折(盘旋曲折)

(7) 小便

夷射姑旋焉。——《左传·定公三年》

(8) 又如:旋便(小便);旋溷(大小便)

名词

(1) 圆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庄子》

(2) 又如:旋阑儿(圆领大袖的衣衫)

(3) 圈儿

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献台边。——《水浒全传》

(4) 又如:手掌上的老茧一旋又一旋

(5) 东汉时地名,即“旋门关” 。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汜水镇西南

(6) 姓

副词

(1) 立即,随即

憔悴孤虚,旋生旋灭。——《天演论·察变》

黠鼠伺我侧,乍去旋来归。——清· 张际亮《石亭》

旋改为满。——宋· 洪迈《容斋续笔》

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旋升宁夏道。——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旋日(一日之间);旋而(顷刻,不久);旋葬(随即安葬);旋得旋失(很快地得与失)

(1) 同时进行

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 唐· 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

(2) 又如:旋蒸热卖(即“现蒸现卖”或“现砍现装”。谓平时不关心,但为了某种目的,就临时表现得非常热情)

形容词

(1) 逐渐

东风千树易老,怕红颜旋减,芳意偷变。——宋· 周密《齐天乐》

(2) 随意,漫然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李白《少年行》

(3) 另见 xuàn

xuàn

名词

(1) 圆炉 。如:旋锅儿(烧水的锅)

(2) 转轴

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唐· 杜甫《画鹰》

(3) 温酒器。通称“旋子”

旋,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元· 戴侗《六书故》

(4) 茶炊

小可是卖茶的,今日烧得这旋锅儿热了,看有甚么人来。——元· 秦简夫《东堂老》

(5) 铜锡盘

常熟丘郡家食橱内,锡旋置熟鸡半只。—— 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

动词

(1) 回旋着切削

谓以绳转轴裁木为器者也。——三国魏· 周成《难字》

(2) 又如:旋工

(3) 〈方〉∶诬陷,控告,诈人财物

诬讼人于官而诈其财物亦曰旋。——清· 嘉庆年修《东台县志》

(4) 用旋温酒

老王,这酒寒,快旋热酒来。——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

动词

打转转的 。如:旋风册子(用旋风装装帧的册子);旋风叶(指旋风装的册页);旋风笔(形容文笔快捷)

副词

(1) 屡次,常常

剧谈频剪烛,久坐旋更衣。——陆游《夜兴》

(2) 又如:旋旋(频频)

(3) 另见 xuán

英文翻译

revolve, move in orbit; return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en2 sen2 [台湾四县腔] sien2 cion5 [梅县腔] sien2 cion5 [宝安腔] sion2 [客语拼音字汇] con4 qion4 xian2 [陆丰腔] sian1 [东莞腔] son2 [沙头角腔] sion2 [海陆丰腔] sien2 cion6
◎ 潮州话:suang5(suâng) suang7(suāng) suang6(suăng) [潮州]suêng5(suêng) suêng7(suēng) suêng6(suĕ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似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zĭwɛnzsyen/sz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