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天窗说亮话

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 [ da kai tian chuang liang hua]
繁体 打開天窗說亮話
注音 ㄉㄚˇ ㄎㄞ ㄊ一ㄢ ㄔㄨㄤ ㄕㄨㄛ ㄌ一ㄤˋ ㄏㄨㄚˋ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成语用法

打开天窗说亮话复句式;作分句;指实话实说不避讳。

引证解释

⒈ 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

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绅士们的奔走,呼号,要求编练乡勇,以抵抗这民族复兴的运动,其实,打开天窗说亮话,只要保护他们那一阶级的自身的利益而已。”
马彦祥《母亲的遗像》:“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有五千块钱是不行的。”

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国语词典

无须隐瞒规避,摆明的说。

如:「这件事何必隐瞒,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迟早他还是要知道啊!」

打开天窗说亮话的网络释义

打开天窗说亮话 (俗语)

  • 打开天窗说亮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ǎkāitiān chuāng liàng huà,意思是比喻无须回避,公开说明。
  • 打开天窗说亮话造句

    “打开天窗说亮话,”当我最近以委任编辑兼学者和他碰面时和我提到。
    然而管理员却打开天窗说亮话,辩驳他实在是想偷书。
    管制员却打开天窗说亮话,反驳他其实是想偷书。
    我可没那本事,不过够我们俩逃走的本事还是有的,好了,严大哥,你也是个军人,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其实我是打算用这些手雷,炮弹为我们开路的!
    但是管理员却打开天窗说亮话,反驳他其实是想偷书。
    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这么久了,是时候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俗话说:打开天窗说亮话!可俗话又说: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前者是说我们沟通时目的性要强,不要拐弯抹角;后者是说为人处世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而真心话,只能对你这样。
    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大部份的饭,不论他们的喜好为何,大部分都是伸手跟妈咪要钱买主机的青少年。
    俗语说:矮子面前不说短话,俗语又说:打开天窗说亮话。看来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讲究,朋友好好想想千万别说错话。
    但是管制员却打开天窗说亮话,反驳他其实是想偷书。
    让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笛卡尔的意思是:假如二加二等于四,道理很简单,因为上帝希望如此。
    打开天窗说亮话,谈到这个问题会很容易为那些想要抹黑科学的人引来集中炮轰。
    打开天窗说亮话,核子议题的相关辩论很少真正地资讯透明,无论是街头巷尾、大众媒体、政府内阁,其实都只获得一知半解的片面资讯。
    是时候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我知道这会让你很痛苦,但你还是认输吧。

    汉字详情

    dǎ,dá [d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SH
    五行:
    仓颉: QMN
    四角: 51020

    详细解释

    量词

    (1) 12个构成的一组 。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如:打针

    (13) 往;去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如:打旗

    (29) 编织 。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介词

    (1) ∶从 ——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词

    (1) 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fight;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1 daa2
    ◎ 客家话:[梅县腔] da3 [沙头角腔] da3 [客英字典] da3 [东莞腔] da3 [客语拼音字汇] da1 da3 [宝安腔] da3 | da1 [陆丰腔] da3 [海陆丰腔] da3 [台湾四县腔] da3
    ◎ 潮州话:da2 p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德冷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tɐŋt'rangx/teank
    kāi [kai]
    部首: 313
    笔画: 4
    五笔: GA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T
    四角: 104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開,张也。——《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4) 打开,开启

    微子开封于 宋。——《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6) 引申为开放;舒放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应作开眼展眉)

    (8)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10) 摆开

    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11) 又如:开宴(摆开酒席)

    (12) 开掘;开通

    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13)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14) 教导,启发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15)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16) 开拓,扩展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7) 又如:开封(开拓疆土);开境(开拓疆域);开济(开创大业,匡济时艰);开边(开拓疆域);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18) 开始,开端 。如:开演;开业;开沽(卖酒);开笔(学童开始学做文章);开江(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9)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20) 释放;赦免 。如:开释(赦免,释放);开放(开脱;释放)

    (21) 解除,免去 。如:开除(开脱,免除;杀戮,消灭);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22) 分离,分开

    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23) 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24) 起刺激作用,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如:开胃;开口(初生婴儿喂奶之前,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称为:“开口”)

    (25) 书写,开列,填写 。如:开票;开账;开报(开列呈报)

    (26) 放晴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量词

    (1)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 。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 。如:十六开

    (3) 〈方〉∶冲茶一次,叫做一开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名词

    英文翻译

    open; initiate, begin, start

    方言集汇

    ◎ 粤语:hoi1
    ◎ 潮州话:kai1

    宋本广韵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
    chuāng [chuang]
    部首: 523
    笔画: 12
    五笔: PWTQ
    五行:
    仓颉: JCHWE
    四角: 30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穴,囱( cōng)声。“窗”本作“囱”( cō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突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

    (2) 同本义。也作“囱” 。泛指房屋、车船上通气透光的洞口

    囱,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说文》

    四旁两夹窗。——《考工记·匠人》。注:“窗助户为明。”

    天窗绮疎。——王逸《鲁灵光殿赋》

    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论衡·别通》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归有光《项脊轩志》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北朝乐府《木兰诗》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窗下(窗户下;上学读书);窗友(旧时指塾中同学);窗格(有格子的窗户;又称窗槅);窗子眼(窗格子);窗下功夫(指学问)

    (4) ∶一种小的开口,尤指在中耳与内耳之间的骨上有膜覆盖的两个小口之一 。如:前庭窗;蜗窗

    英文翻译

    window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海陆丰腔] cung1 [客英字典] c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宝安腔] cung1 [东莞腔] cong1 [梅县腔] c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楚江平聲開口二等ʧʰɔŋchrung/cheong
    shuō,shuì,yuè [shuo,shui,yue]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UKQ
    姓名学:
    仓颉: IVCRU
    四角: 38712

    详细解释

    shuì

    动词

    (1) 说服;劝说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 处尤剧。或说 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

    (3) 休憩;止息。通“税” 。如:说卫(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警卫)

    (4) 另见 shuō;yuè

    shuō

    动词

    (1) (形声。从言,兑( 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 同本义

    说,释也,一曰谈说也。——《说文》

    说所以明也。——《墨子·经上》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勾践说于国人。——《国语·越语》。注:“解也。”

    佐下军以说焉。——《左传·昭公九年》。注:“自解说。”

    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

    (3) 又如:说卦(“易传”篇名。解说八卦性质、变化和象征);说经(讲说经书或演述佛经故事);说事(说明事件,事实);说梦(说明梦中所见之事);说戒(佛教在每月月半、月底说解戒律);说委(说明原委);说到家(解释得清清楚楚);说义(解说义理);说解(说明解释);说家(注家或评论家);说法台(佛教讲道的高台)

    (4) 谈说,讲说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说不了(话未说完);说不的(说不得;说不定,无法肯定);说兵机(空谈;夸口);说古(吹嘘;吹牛);说发(说动);说杀(说绝了;没有挽回余地);说述(叙述;诉说);说大口(说大话);说方便(说好话);说分上(讲人情);说平话(说评书);说舌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说风情(讲男女相爱弄情的话)

    (6) 告知;告诉

    夫差将死,使人说于 子胥。——《国语·吴语》

    (7) 评议;谈论

    说,论也。——《广雅·释诂二》

    游于说。——《礼记·少仪》。疏:“谓论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 又如:说是非(评说事理的是非);说谈(谈论);说议(议论);说结(商量妥当);说票(绑匪向事主谈判赎票事项)

    (9) 劝告;责备

    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序》

    (10) 又如:说发(说动);说和(劝说使和解);说泛(说动);说化(劝说使感化);说不上去(不听劝告);他父亲说了他一顿

    (11) 介绍,旧时指说合 。如:说媳妇儿(说亲);说媒红(给媒人的彩礼)

    (12) 以为 。如:当初只说要选个美人,谁想娶了这丑八怪

    名词

    (1) 学说;观点;言论

    然是说,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

    (2) 又如:又一说;著书立说;异说;邪说

    (3) 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墨子·小取》

    (4) 指说书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6) 另见 shuì;yuè

    yuè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兑为说。”

    我心则说。——《诗·召南·草虫》

    说怿女美。——《诗·北风·静女》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

    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 另见 shuì;shuō

    英文翻译

    speak, say, talk; scold, upbraid

    方言集汇

    ◎ 粤语:syut3

    宋本广韵

    liàng [lia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YPM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RBN
    四角: 002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说文》一说本作“倞”,后移“人”于“京”下,又变作“儿”,并省去“京”中一竖。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亮,明也。——《说文》。段注:“古人名亮者字明。”

    (3) 如:诸葛亮,字孔明。

    皎皎亮月。——《文选·嵇康·杂诗》

    寸心若不亮。——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

    且火德承尧,虽昧必亮。——《后汉书·苏竟传》。 李贤注:“亮,明也。”

    (4) 又如:亮钟(更楼上报天亮的钟声);亮隔(亮槅。有透光花格的窗户、门窗等);亮色(明亮的色彩);亮油油(形容光亮而润泽);亮闪(明亮);亮莹莹(形容光亮透明);亮藿藿(形容明光耀眼);亮灼灼(犹亮晶晶)

    (5) 通“谅”。诚信;忠诚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孟子》

    (6) 又如:亮直(诚实正直;诚实正直的人);亮节(清高的节操);亮怀(忠直、坦荡的胸怀)

    (7) 响亮

    其鸣高亮。——《诗·小雅·鹤鸣》

    (8) 又如:亮溜(指声音嘹亮溜圆);亮彻(指声音响亮清脆);亮节(高亢之声)

    (9) 明白,清楚

    即蒙亮许,当赐矜擢。——《宋书·王僧达传》

    (10) 又如:亮拔(明达章理、才能出众);亮许(明察允许);亮察(明鉴);亮照(亮察)

    动词

    (1) 辅佐

    亮,佐也。——《小尔雅》

    惟时亮天工。——《虞书》

    亮彼武王。——《韩诗·大明》。按,如影之附形,合而相助也。

    (2) 又如:亮工(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亮采(辅佐政事);亮弼(辅佐)

    (3) 相信;信任

    亮,信也。——《尔雅》

    亮采惠畴。——《虞书》

    亮采有邦。——《书·皋谟》

    (4) 又如:亮贤(相信贤才);亮天地(敬信天地)

    (5) 显示;显露

    乃或亮闇。——《书·无逸》。按,恶室也。

    (6) 又如:亮台(旧称戏班组成后的首次演出);亮盒子摇(犹“打开天窗说亮话”。盒子,指赌博时押宝的宝盒)

    (7) 发光 。如:电灯亮了

    (8) 谅解;原谅

    母也天只,不亮人只。——《诗·鄘风·柏舟》

    (9) 把…拿出来供检查 。如:他把工作证亮了一下就进去了

    (10) 讲清楚、解释 。如:亮观点

    名词

    (1) 亮儿;灯火 。如:屋里一点亮儿也没有;拿个亮来

    (2) 姓

    英文翻译

    bright, brilliant, radiant, l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4 [沙头角腔] liong5 [宝安腔] liong5 [海陆丰腔] liong6 [陆丰腔] liong6 [梅县腔] liong5 [客英字典] liong5
    ◎ 潮州话:liang6 (lĩ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讓陽開去聲開口三等liangh/lianqlĭaŋ
    huà [hua]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TD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HJR
    四角: 327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2) 同本义

    话,合会善言也。——《说文》

    著之话言。——《左传·文公六年》

    不知话言。——《左传·文公十八年》

    告之话言。——《左传·襄公元年》

    出话不然。——《诗·大雅·板》

    悦亲戚之情话。——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心诚之话。——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话言(话语);话差(言语纠葛;争吵);话白儿(闲话);话布口袋(比喻一肚子的话)

    (4) 话题 。如:话碴(话题;话头);不在话下

    (5) 话本;故事 。如:话名(话本的题目)

    (6) 授意表达的言词 。如:传个话;留个话儿

    动词

    (1) 说;谈

    话,言也。——《尔雅·释诂》

    乃话民之弗率。——《书·盘庚》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又如:话夜(夜谈);话心(谈心);话家常;话雨(朋友相聚晤谈旧事)

    (3) 告诉 。如:话信(口信);话口(方言。口风;口气)

    用于假设复句的偏句句尾。如: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参加了

    英文翻译

    speech, talk, language; dia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