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
词语释义
扎染
(1)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andhnu]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2006年以及2008年…
扎染的网络释义
扎染
扎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ā
动词
(1) 捆绑;缠束;拴;系
抄扎家私,分俵众军。——《水浒传》
(2) 又如:扎抹(缠绑;收拾);扎爪(拴绑;缠绑);扎一根红头绳;扎花环;扎包(捆在腰间的长布);扎缚(捆扎;包扎);扎脚(缠足);扎把(成捆的草把)
(3) 编 。如:扎小辫儿
(4) 挽上,卷起来 。如:扎高裤脚;扎起袖子;扎脚勒手(卷起裤脚和衣袖)
(5) 趁人之危,勒索财物 。如:扎火囤(用女色设骗局诈取财物);扎诈(讹诈)
(6) 捉 。如:扎盲盲(捉迷藏);扎朦(捉迷藏)
(7) 准备
传令教番兵扎掂已了,来日出 密云县,与 宋江交锋。——《水浒传》
(8) 又如:扎裹(修饰;打扮);扎括(修饰;打扮);扎扮(打扮);扎掂(整装出发)
量词
(1) 用于某些捆缠的东西 。如:一扎线;一扎麦子
(2) 另见
zhā
动词
(1) 刺;戳
不问个是和非,觑僧人便扎。——董解元《西厢记》
(2) 又如:扎艺(绣花);扎心(刺心。谓可恨,痛心);扎针;扎害(损害;坑害)
(3) 驻扎
扎下一个山寨。——《水浒传》
(4) 又如:扎火囤(预先设置圈套,诱人上当,以诈取钱财);扎寨;扎寨夫人(压寨夫人)
(5) 装扮
看那同僚扎甚嘴脸来见我?——《醒世恒言》
(6) 又如:扎扮(装扮);扎作(打扮);扎括(方言。装扮);扎裹(打扮,装扮)
(7) 钻进去;向下用力 。如:扎落(迅速扑下);扑通一声,他扎进水里去了;扎猛子
(8) 张开,揸开
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红楼梦》
(9) 又如:扎手舞脚(兴奋喜悦得将手脚随意置放);扎煞(张开;伸张);扎撒(张开)
(10) 停止;堵塞 。如:扎住(停住;控制住);扎塞(堵塞)
(11) 另见
zhá
动词
(1) 同“札”。拔
贾珍一面扶拐,扎挣着腰蹲身跪下请安道乏。——《红楼梦》
(2) 又如:扎蹭(从困顿中解脱出来)
(3) 同“札”。书写
有贾人至罗浮山,遇二道士弈。…其一笑曰:“幸托书达吾家。”许诺。即扎书付之。—— 宋· 米芾《鲁公仙迹记》
(4) 又如:扎付(官府的下行公文);扎费(给送委任信札差人的赏钱)
(5) 用同“炸”
将孙行者下油锅扎他一炸与我人参树报仇!——《西游记》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d5 [海陆丰腔] zap7 zhap7 [客英字典] zap7 soi1 [台湾四县腔] zap7 [梅县腔] zap7 [宝安腔] zat7
◎ 潮州话:zab4(tsap)[澄海]zag4 ,zag4(tsa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札 | 側八 | 莊 | 鎋開 | 入聲 | 黠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cret/traet | ʧæ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2) 同本义
染,以缯为色也。——《说文》
掌染草。——《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3) 又如:染博士(染色的工匠);染服(僧侣所穿的缁衣。因缁衣由黑色染成,故称);染户(操染色业的人家);染茜(染成大红色);染采(将织物染成彩色);染事(染色的事务);染网(用牲畜血等染网);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4) 传染,感染
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染疾(患病);染渍(感染,传染);染惹(感染,沾上);染恙(染病,传染);染薰(沾染香气);染上了流感
(6) 渲染 。如:染写(渲染描绘);染渲(用水墨或淡彩烘染画面);染画(绘画);染削(润色削减);染翰(以笔蘸墨);染毫(濡墨挥笔)
(7) 熏染;影响
舜染于 许由、 伯阳。——《吕氏春秋·当染》
渐染砥砺,几乎道真。——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8) 又如:染尚(濡染崇尚);染化(薰陶教化);染神乱志(思想受到迷惑扰乱);染风习俗(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染丝之变(比喻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染惑(外物的影响和迷惑);染上不良习惯;染习(习染)
(9) 污染,沾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10) 又如:染染手儿(沾点光);染戕(血染戈矛);染洁(操行受到污染);染痘
(11) 落笔 。如:染毫(染翰。沾笔书写)
(12) 连累;牵连 。如:染逮(沾污连累);染涉(参与,涉足);染累(染逮。牵连,连累);染惹(沾染;牵扯)
名词
豆豉酱
于是具染而已。——《吕氏春秋》。高诱注:“染,豉酱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m5 [宝安腔] ngiam3 [东莞腔] ngiam3 [海陆丰腔] ngiam6 [客英字典] ngiam3 ngiam5 [陆丰腔] gniam6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4 [台湾四县腔] ngia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冉 | 而琰 | 日 | 鹽A | 上聲 | 琰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nʑĭɛm | njemx/re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