扆聪
繁体
扆聰
注音
一ˇ ㄘㄨㄥ
词语释义
1.皇帝的听闻。亦借指皇帝。
词语解释
皇帝的听闻。亦借指皇帝。
明 张景 《飞丸记·公馆言情》:“那时两纸情招各自供,今日呵!一道封章托扆聪。”参见“ 天聪 ”、“ 宸聪 ”。
引证解释
⒈ 皇帝的听闻。亦借指皇帝。参见“天聪”、“宸聪”。
引明张景《飞丸记·公馆言情》:“那时两纸情招各自供,今日呵!一道封章托扆聪。”
扆聪的网络释义
扆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一种屏风
上排着九凤丹霞扆,八宝紫霓墩。——《西游记》
(2) 又如:扆座(宫殿)
英文翻译
sc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ji2
◎ 客家话:[梅县腔] j3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 潮州话:i2
◎ 客家话:[梅县腔] j3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 潮州话: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扆 | 於豈 | 影 | 微開 | 上聲 | 尾 | 開口三等 | 微 | 止 | qioix/ioj | ʔĭə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2) 同本义
聪,察也。——《说文》
听曰聪。——《书·洪范》
闻审谓之聪。——《管子·宙合》
耳彻为聪。——《庄子·外物》
尚寐无聪。——《诗·王风·兔爰》
(3) 又如:聪耳(听觉灵敏的耳朵)
(4) 明察。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
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聪察(擅长审辨);聪察轩昂(明察真伪,仪态不凡);聪听(明于听取;明于辨察)
(6) 聪明,有才智
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三国志·诸葛亮传》
聪者不得用其诈。——《韩非子·有度》
不聪敬止。——《诗·周颂·敬之》
(7) 又如:聪哲(聪明多智);聪明自误(天资聪明的人,反被聪明所误);聪智(指聪明而有才智)
名词
听;听觉 。如:左耳失聪
英文翻译
intelligent, clever,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