扃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科举时代考生各闭一室应答试题。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戊辰科庶常散舘,例在内廷扃试。”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於覆名扃试之外,别求旁搜广采之术。”《清史稿·选举志二》:“督、抚、学政,按其功课,严密扃试。优者分别等第,咨送京师大学堂覆试。”
引证解释
⒈ 谓科举时代考生各闭一室应答试题。
引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戊辰科庶常散舘,例在内廷扃试。”
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於覆名扃试之外,别求旁搜广采之术。”
《清史稿·选举志二》:“督、抚、学政,按其功课,严密扃试。优者分别等第,咨送京师大学堂覆试。”
扃试的网络释义
扃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户,冋(
)声。本义:从外面关门的门闩)(2) 同本义
扃,外闭之关也。——《说文》
入户奉扃。——《礼记·曲礼》
固扃鐍。——《庄子·胠箧》
应门闭兮禁闼扃。——《汉书·外戚传》
固扃鐍。——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扃关(门闩);扃鐍(门窗或箱箧上的关锁)
(4) 车上用来固定武器和插旗的横木
脱扃。——《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车上兵阑。”服注:“横木校轮间,一曰车前横木也。”
旗不脱扃,结驷方蕲。——张衡《西京赋》
(5) 鼎上贯穿两耳的横杠
扃,鼎扃。以木贯鼎,所以闭鼎者。——《正字通》
庙门容大扃七个。——《考工记·匠人》
设扃鼎。——《仪礼·士冠礼》
左人抽扃鼎。——《仪礼·士虞礼》
(6) 门,门户 。如:扃键(门户的关锁);扃室(墓室);扃禁(宫禁);扃牖(门窗)
动词
(1) 上闩、关门
扃牖而居。(关着门窗呆在里面,关闭。牖,窗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扃门(关门);扃户(闭户);扃闭(关闭);扃试(指科举时代考生各闭一室应答试题);扃绢(拘禁,羁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en3 guen3 [陆丰腔] giung1 [客英字典] kwen1 [台湾四县腔] kwen1 [梅县腔] gwen1 [海陆丰腔] kwe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扃 | 古螢 | 見 | 青合 | 平聲 | 青 | 合口四等 | 梗 | 青 | kiweŋ | kue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3) 又如:试兵(用兵)
(4)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6) 初次使用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试酌(初饮)
(8) 试验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0) 考查;考试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2) 试探;刺探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副词
相当于“姑且”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