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结

jǐ jié [ji jie]

词语释义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属于中国结的一种。戟为古兵器之一,与'级'同音异声,吉祥图案里,常在花瓶中插进三支戟,其旁再配以笙图,则寓意平平安安,连升三级,表示官运亨通、升迁迅速的意思。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12
笔画: 12
五笔: FJAT
五行:
吉凶:
仓颉: JJI
四角: 434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戈,从榦( 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2)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说文》

戟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

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

交戟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3) 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横出的刃);戟吏(仪仗中持戟的人)

(4) 仪仗名 。如:戟节(戟级。戟仗和符节);戟槊(门戟和长矛);戟幢(门戟和饰以羽毛的旗帜)

动词

(1)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苏轼《后怪石供》

(2) 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状似戟,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3) 刺激

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纲目·大戟》

(4) 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英文翻译

halberd with crescent blade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 客家话:[梅县腔] git7 [海陆丰腔] git7 [客英字典] git7 [陆丰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台湾四县腔] git7 [东莞腔] git7 [宝安腔] g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几劇陌三開入聲開口三等kĭɐkkiek/kyak
jié,jiē [ji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F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GR
四角: 24161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jiē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