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什哈

gē shí hā [ ge shi ha]
注音 ㄍㄜ ㄕˊ ㄏㄚ

词语释义

满语。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满语。 清 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亲兵、戈什哈、巡捕,一对一对的过完,才见那抚院坐着八人抬的一顶緑呢大轿子,缓缓而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走到了大堂以外,看见两个戈什哈,正押着那裁缝要走。”亦省作“ 戈什 ”。《老残游记》第四回:“都不过是寻常酒席,差个戈什来就算了。”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六章:“一个年轻戈什,胆颤心惊地答复他们。”

引证解释

⒈ 满语。 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亲兵、戈什哈、巡捕,一对一对的过完,才见那抚院坐着八人抬的一顶緑呢大轿子,缓缓而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走到了大堂以外,看见两个戈什哈,正押着那裁缝要走。”
亦省作“戈什”。 《老残游记》第四回:“都不过是寻常酒席,差个戈什来就算了。”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六章:“一个年轻戈什,胆颤心惊地答复他们。”

戈什哈的国语词典

清朝文武官员身边的护卫。译自满洲语。

戈什哈的网络释义

戈什哈

  • 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武弁),简称“戈什”,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等官属下均设有此职。
  • 汉字详情

    [ge]
    部首: 412
    笔画: 4
    五笔: AGNT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
    四角: 5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3)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5)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6) 战争;战乱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

    英文翻译

    halberd, spear, lance; rad. 62

    方言集汇

    ◎ 粤语:gwo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o1 [东莞腔] go1 [梅县腔] ko1 [宝安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海陆丰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 潮州话: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uakwai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FH

    英文翻译

    file of ten soldiers
    hā,hǎ,hà [h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W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OMR
    四角: 68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合声。( shà)本义:以唇啜饮。同“歃”)

    (2) 张口呼气 。如:哈气(哈气,张口呼气);哈什(哈欠);哈哧(喷嚏)

    动词

    身子略弯,以此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 。如:点头哈腰

    名词

    臾儿、 易牙, 淄 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淮南子·汜论训》

    叹词

    ——表示满意、惊喜或赞叹 。如:哈,丰收在望!哈,真有两下子;哈呀(叹词。表惊讶、惋惜)

    象词

    笑声 ,表示得意或满意,大多叠用

    黄檗哈哈大笑。——道原《景德传灯录》

    形容词

    (1) 鱼很多的样子

    哈,鱼多貌。——《玉篇》

    (2) 马虎 。如:哈沓(糊涂;马虎);哈答(马虎;随便)

    (3) 另见 hǎ;hà

    形容词

    蠢;傻 。如:哈话(傻话;丢人话);哈达(马虎,随便)

    动词

    (1) 呵斥

    姐姐不用哈我,哈我我也是说。——《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hā;hà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ound of laught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1 haa5 haai1 kaa1
    ◎ 客家话:[梅县腔] hap8 [东莞腔] ha1 [客英字典] hap8 [海陆丰腔] hap8 ha2 hat8 hat7 [客语拼音字汇] ad6 ha1 [台湾四县腔] hap8 ha2 hat8 [宝安腔] ha1 | hap7 | h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合入聲開口一等ngopŋ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