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眄

cí miǎn [ ci mian]
注音 ㄘˊ ㄇ一ㄢˇ

词语释义

1.慈爱地看顾。

词语解释

  1. 慈爱地看顾。

    《晋书·石勒载记上》:“ 勒 奉戴明公,如天地父母,明公当察 勒 微心,慈眄如子也。”

引证解释

⒈ 慈爱地看顾。

《晋书·石勒载记上》:“勒奉戴明公,如天地父母,明公当察勒微心,慈眄如子也。”

慈眄的网络释义

慈眄

  • 慈眄是汉语词语,拼音是cí miǎn,意思是慈爱地看顾。
  • 汉字详情

    [ci]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UX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VIP
    四角: 8033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2) 同本义

    慈,爱也。——《说文》

    尧不慈 舜不孝。——《庄子·盗跖》

    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韩非子·内储说上》

    一曰慈幼。——《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

    慈和遍服曰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

    其次为慈母。——《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

    慈者,父母之高行也。——《管子·形势解》

    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贾子道术》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

    (3) 又如:慈幼(慈爱幼儿);慈亲(慈爱双亲);慈泪(父母哀痛子女所流的眼泪)

    (4) 对父母孝敬奉养

    慈以旨甘。——《礼记·内则》。注:“爱敬进之也。”

    虽孝子慈孙。——《孟子》

    不慈孝于父母。——《国语·齐语》

    事亲则慈孝。——《庄子·渔父》

    (5) 又如:慈良(孝顺);慈孝(孝敬);慈命(对尊上命令的敬称)

    (6) 佛教用语。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欢乐称为慈 。如:慈光(菩萨大慈大悲的光辉);慈悲;慈航(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形容词

    和气,善良 。如:慈父(慈祥的父亲);慈容(慈祥和蔼的容颜);慈颜(慈祥和蔼的容颜);慈明(犹慈光);慈景(犹慈颜)

    名词

    慈母的省称 。如:慈旨(慈母的教诲);慈教(慈母的教诲)

    英文翻译

    kind, charitable, benevo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i2 [宝安腔] cu2 [客英字典] cih2 [台湾四县腔] cih2 [梅县腔] ze2 [海陆丰腔] cih2 [东莞腔] cu2 [陆丰腔] cih3 [沙头角腔] c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之平聲開口三等zi/dziodzʰĭə
    miǎn,miàn [mian,mian]
    部首: 512
    笔画: 9
    五笔: HGHN
    仓颉: BUMLS
    四角: 61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丏( miǎn)声。)本义:斜视

    (2) 同本义

    眄,目偏合也。——《说文》。按,目一闭一开审谛而视也。一曰袤视也。

    旁视曰眄。——《苍颉篇》

    一眄而已。——《列子·黄帝》

    兴眄眄。——《淮南子·览冥》。注:“视无智巧貌也。”

    虽羿、 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木》

    众莫不按剑相眄者。——《史记·邹阳列传》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

    (3) 又如:眄眄(无知的样子;斜视的样子);眄眩(目昏晕);眄视(斜着眼看);眄睨(斜视。表示轻慢);眄视指使(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

    (4) 看,望

    俯眄流波欲寄词。——李冶《感兴》

    (5) 又如:眄望(观看);眄伺(窥探;侦伺)

    (6) 盼望 。如:眄睐(顾盼)

    英文翻译

    to look askance; looking dull

    方言集汇

    ◎ 粤语:min5
    ◎ 客家话:[宝安腔]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彌殄先開上聲開口四等menx/meenm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