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深长

yì wèi shēn cháng [yi wei shen chang]
繁体 意味深長
注音 一ˋ ㄨㄟˋ ㄕㄣ ㄔㄤ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意味:情调,趣味。形容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成语辨析

味;不能写作“昧”。

成语用法

意味深长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意思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二程遗书》卷十九:“先生云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九:“猛想起童进说‘出路要靠自己寻找’,他当时没有注意,现在仔细想想,这句话意味深长。”
亦作“意义深长”。 巴金《旅途随笔·别》:“这些简单而意义深长的话我还能够了解。”

意味深长的国语词典

意境趣味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宋.朱熹〈论语序说〉:「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也作「意义深长」。

意味深长的网络释义

意味深长

  • 意味深长,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 yì wèi shēn cháng,指的是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出处是宋朝的程颢和程颐的《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 意味深长的翻译

    日语: 意味(いみ)が深(ふか)い
    俄语: многозначительный <чрезвычáйно знаменáтельный>

    意味深长造句

    这篇文章意味深长,很值得一读。
    他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还没长大啊!”。
    老人的这番话意味深长,值得我们深思。
    他在文学史上的初露锋芒是奇特而意味深长的。
    我通常有一个意味深长和有趣的周末。
    这些简单而意味深长的话,我一直铭刻在心。
    当海豹看到宫凯时,便意味深长地凝视着他。
    爸爸意味深长地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老师对我说的话意味深长,我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她沉默了一会儿才意味深长的回答。
    课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她向他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
    父母对我说的话意味深长,我此刻还是记忆犹新!
    我们的李老师总爱说一些意味深长的话。
    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时间到了!"。
    他意味深长地说:“将来的世界是你们的。”。
    老师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语,打动了我们。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校长每周一说的话都意味深长,让人永生难忘。
    她的滔滔雄辩之后,紧接着的是意味深长的沉默。

    汉字详情

    [yi]
    部首: 907
    笔画: 13
    五笔: UJ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TAP
    四角: 003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 同本义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 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 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合,志向一致);意故(意思,缘故);意定(认定);意头(心意;想法);意马(意念的马。比喻意念像野马般奔驰,难以驾驭)

    (4) 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管子·君臣下》

    (5) 又如:意缓心劳(冀求不执着;三心二意);意足心满(非常满足);意树(喻意念。佛教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宪(意志,意思);意望(愿望,希望)

    (6) 胸怀;内心

    除尔贪图,祗慎意业。——《云门颂》

    (7) 又如:意业(佛教语。指内心的贪、淫、痴等心理行为);意气超迈(器宇轩昂,抱负远大);意概(气概,胸怀);意会(内心领会)

    (8) 情意;感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

    (9) 又如:意蕊横飞(非常高兴);意得过(过意得去);意孜孜(情意缠绵);意不过(情意上过不去);意分(交情,情分);意好(感情);意孜孜(情意缠绵貌);意性(情态);意情(情意)

    (10) 意气; 气势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11) 又如:意大(傲慢);意小(小气,气量小);意局(气度);意脉(气质;情态);意量(气度);意貌(神色);意调(意境);意界(意境,境界)

    (12) 意图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

    (13) 神情、态度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意少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动词

    (1) 思念;放在心上 。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2) 意料;猜测

    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意北亦尚可以。——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不意作缘。——清· 周容《芋老人传》

    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4) 怀疑

    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5)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

    英文翻译

    thought, idea, opinion; think

    方言集汇

    ◎ 粤语: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5 [梅县腔] j5 [宝安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东莞腔] ji5 [陆丰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5
    ◎ 潮州话: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記去聲開口三等ʔĭəqih/ioh
    wèi [wei]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FI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JD
    四角: 650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2) 同本义

    味,滋味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味者,气之父母也。——《鹖冠子·泰录》

    五味六和十二食。——《礼记·礼运》

    一镬之味。——《吕氏春秋·察今》

    其味皆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味亦苦。

    味苦而微辛。

    (3) 又如:味如嚼蜡(比喻诗文枯燥,读后令人心情不舒);入味(有滋味);味口(犹胃口。指食欲);味欲(对美味的嗜好);口味(饮食品的滋味)

    (4) 食物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韩非子》

    (5) 体味;体会 。如:味精(体味精深)

    (6) 佛教语。六尘之一 。如:味尘(佛教谓六尘之一。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故谓味尘)

    (7) 旨趣;意义 。如:情味(情调意味);韵味(含蓄的意味);味况(情味和情状);味外味(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

    (8) 气味 。如:茉莉花的香味

    动词

    (1) 辨别滋味;品尝 。如:品味(品尝);味赏(玩味欣赏)

    (2) 用心通过阅读和思考、观察和实验求得知识 。如:味览(用心细览)

    量词

    ——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加入几味祛风的药。——《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方言集汇

    ◎ 粤语: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mi5 [东莞腔] mui5 [客语拼音字汇] mi4 mui4 [海陆丰腔] mui6 [沙头角腔] mui5 [台湾四县腔] mui5 [陆丰腔] mui6
    ◎ 潮州话:bh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沸微合去聲合口三等mĭwəimyoih/mvoy
    shēn [she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PW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BCD
    四角: 371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深声( 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深,深水。出 桂阳 南平,西入 营道。——《说文》

    (3)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

    深四尺。——《仪礼·觐礼》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形容词

    (1) 水深。与“浅”相对

    深矣远矣。——《老子》。注:“深不可测也。”

    深蒲。——《周礼·醢人》。司农注:“蒲蒻入水深,故曰深蒲。”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声如洪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深潭(深水池);深广(指水、山谷等深邃而广阔);深堑(深沟);深隍(深而无水的护城壕);深沦(深水);深泓(深潭);深泥(很深的泥泞);深池(深的护城河)

    (3) 引申为距离大

    遥闻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又如:深衢(岔路处);深禁(深宫);深堂(深处的厅堂);山侧的深裂隙;深峭(深邃陡峭);深峻(深川峻岭。喻指旅途);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衣裳,又是庶人的常礼服。上衣和下裳相连,前后深长);深靓(深邃宁静);深谷底下一条河;深坑

    (5) 深暗 。如:桃红的颜色比粉红色更深

    (6) 玄妙,深奥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易·系辞》

    (7) 又如:深微(深奥精微);深诣(造诣很深);深赜(深奥精微);深严(深邃严密);深隐(深奥隐晦);深迂(深奥曲折)

    (8) 深刻;深远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而又含有音乐及诗歌之意味,故感人尤深。——蔡元培《图画》

    (9) 又如:深心(细心;多心);深心达算(老谋深算;内心精予计算);深相砥砺(互相切磋探讨,以求深入理解);深致(意义深远);深闳(深远宏大);深策(深远周密的计策);深渺(深远,深微);深赡(深刻而丰富);深切著明(深刻而显明);深大(深重广大)

    (10) 幽深; 幽静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奇秀深杳,不可殚。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失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深僻(幽深偏僻);深房(深邃的房舍);深閟(深邃静寂);深豁(深邃而空阔)

    (12) 苛刻

    狱中多冤人,用刑深刻。——《后汉书·光武帝纪》

    (13) 又如:深酷(苛刻严酷);深故(执法苛刻严峻,故意加人罪名)

    (14) 茂密 。如:深林(茂密的树林);深莽(深密的草丛);深郁(茂密);林深苔滑

    (15) 深厚;亲密

    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交情深;深仁厚泽(深厚的仁爱和恩惠);深眷(深切的关怀、照顾)

    (17) 历时久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8) 又如:深秋

    (19) 大,重大

    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资治通鉴》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清· 刘开《问说》

    (20) 又如:深恩(大恩)

    (21) 深重;厉害、严重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副词

    (1) 很,甚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注:“深,甚也。”

    (2) 又如:深恐;深奸(内心非常奸诈);深企(非常仰慕);深娴(非常熟悉);深罪(很怪罪;过分责备);深韪(深以为是);深荷(深肥;承蒙)

    动词

    (1) 深入、彻底、周详地研究 。如:深不下去;深帷(深入思索)

    (2) 深挖 。如:决河深川;严城深池

    (3) 测量

    彼将处乎不深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列子》

    英文翻译

    deep; depth; far; very, extreme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m1 [梅县腔] chim1 [台湾四县腔] tsiim1 [宝安腔] cim1 [陆丰腔] chim1 [东莞腔] cim1 [海陆丰腔] chim1 [客英字典] chim1 [客语拼音字汇] c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針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ɕĭĕmsjim
    cháng,zhǎng [chang,zhang]
    部首: 404
    笔画: 4
    五笔: TA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O
    四角: 42730

    详细解释

    cháng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如:气味长

    (12) 深厚 。如:恩情长

    名词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副词

    (1) 长久;永远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zhǎng

    形容词

    (1) 老,年高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动词

    (1) 生长;成长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名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英文翻译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zoeng2
    ◎ 潮州话:ciang5 ziang2 (chhîang chía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