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

guàn lì [ guan li]
繁体 慣例
注音 ㄍㄨㄢˋ ㄌ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惯例 guànlì

(1) 通常方法;习惯做法,常规

按照集中营的惯例,凡是进行秘密组织或者宣传活动的人,立刻处死。——《挺进报》
usual practice;convention;usage

词语解释

  1. 一向的做法,常规。

    茅盾 《子夜》四:“ 阿二 只顾站在那里抹脸喘气,竟不照向来的惯例,一进来就报告办事的结果。” 陈建功 《丹凤眼》:“下午回到了家,按惯例,晚饭应该在家吃的。”

引证解释

⒈ 一向的做法,常规。

茅盾《子夜》四:“阿二只顾站在那里抹脸喘气,竟不照向来的惯例,一进来就报告办事的结果。”
陈建功《丹凤眼》:“下午回到了家,按惯例,晚饭应该在家吃的。”

惯例的国语词典

常例、成为习惯的处理方式。

如:「依照惯例,开赛之前双方先握手行礼。」

惯例的网络释义

惯例

  • 惯例,汉语词汇。
  • 注音:guàn lì
  • 是指通常方法,习惯做法,常规办法,一贯的做法。
  • 按《辞海》解释,惯例指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过去曾经施行,可以仿照办理的做法。
  • 惯例造句

    按照惯例,爷爷又早早地起来去小公园打太极拳。
    这种古老的惯例,今天还被人们沿用着。
    按照惯例他应受到重罚。
    在学院要成功,我们必须跟上其他学生和设定适应我们的需要的惯例。
    英雄照惯例也是迟到登场。
    准备一下向新来的员工描述工作环境的清洁和维护惯例。
    除了办理住宿手续外,客房登记员按惯例还负责预约登记。
    而且与其假设说大家都会谨守海洋交通惯例,像是谁有先行权,不如说这混合着虚张声势和无能的行为。
    这项法案将阻止信用卡发卡机构任意提高利率及罚款,并终结特定的登帐惯例。
    今大唐欲承大唐继往开来之宏愿,循烈祖聚纳英才之惯例,于庚戌年特开恩科,即日起以招贤十题为引,诚征天下英才。
    此事贫道也未经历过,不得其详,不过按照以往惯例,应当是六关入门授法,三关传以大道。
    在惯例上,不是都要填制三份发票和提单吗?
    按惯例,师爷和县衙中的吏员是要搬入县衙旁的官舍居住的,李三思托言要回去收拾行李,向冯知县告了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国际税收基本知识、国际税收惯例和国际避税反避税等问题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并熟练掌握国际税收的实务操作。
    因此设计不应照抄照搬惯例,才能做出更科学合理、更切合实际情况的最优设计。
    总是为了避免麻烦,政府在惯例上会制止社会行动和权利方面促进性的尝试。
    这是惯例了,每年两会其间都让代表和委员们聚一次,秀才人情,君子之交,以书为赠,皆大欢喜。
    依我来看,如果你的开发者素质高、守纪律,你才会真正需要一个好的惯例。
    按中国惯例,新娘新郎的父母都会分别给他们一对代表着永恒爱情的龙凤手镯。
    我们沿用以字母表示溶剂的惯例。

    汉字详情

    guàn [guan]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XF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WJO
    四角: 970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贯声。本义:习惯,惯常) 同本义

    惯,习也。——《尔雅》

    譬如田猎,射御惯,则能获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宋书·宗悫传》

    但是她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回忆我的母亲》

    (2) 又如:惯熟(因经常做某事而动作熟练;因经常见面而熟悉习惯);惯历(惯常经过,不止一次经过);惯经(习惯,惯常所经历的);惯有(常有,习惯所具有)

    动词

    (1) 纵容;迁就

    别把孩子给惯坏了

    (2) 又如:惯宠(宠爱纵容)

    (3) 用同“贯”。通;穿 。如:惯串(穿过)

    英文翻译

    habit, custom; habitually, usua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n3

    宋本广韵

    [l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Q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MNN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例,比也。——《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

    举此以例其余。——元· 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

    (2) 又如: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名词

    (1) 类;列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不在此例;例及(连类而及);例侪(按类分列)

    (3) 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两贤同时,便是未有前例。——《南齐书·陆慧晓传》

    (4) 又如:援例行事;例贡(边境官员及土司每年依例献纳的贡物;清代又指例贡生);例授(循例封赠);病例;实例

    (5) 规定;规则;条例

    故例。——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开例;禁例;老例(旧规矩;旧习惯)

    英文翻译

    precedent, example; regul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lĭɛilied/li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