惮警

dàn jǐng [ dan jing]
繁体 憚警
注音 ㄉㄢˋ ㄐ一ㄥˇ

词语释义

1.戒惧。

词语解释

  1. 戒惧。

    《尚书大传》卷三:“战者,惮警之也。”

引证解释

⒈ 戒惧。

《尚书大传》卷三:“战者,惮警之也。”

惮警的网络释义

惮警

  • 惮警,读音dàn jǐng,汉语词语,意思是戒惧。
  • 汉字详情

    dàn,dá [dan,da]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UJF
    五行:
    仓颉: PCWJ
    四角: 9805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使惊恐

    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周礼》

    (2) 另见 dàn

    dàn

    动词

    (1) (形声。从心,单声。本义:畏难,怕麻烦)

    (2) 同本义

    岂敢惮行?——《诗·小雅·ń蛮》

    何惮于病?——《左传·僖公七年》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滕文公上》

    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3) 又如:肆无忌惮;惮劳(害怕劳苦);惮惮(忧惧惶恐);惮烦(畏惧烦琐)

    (4) 憎恶;忌恨

    权内惮 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 曹公,乞以讨 羽自效。——《三国志·吴主传》

    (5) 另见

    英文翻译

    dread, shrink from, shirk, fear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6
    ◎ 潮州话:多安6(但)

    宋本广韵

    jǐng [jing]
    部首: 713
    笔画: 19
    五笔: AQ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KYMR
    四角: 48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 同本义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4) 戒备;防备

    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警巡(警戒巡视);警跸(古代为皇帝出行清道,严加戒备,断绝行人);警惧(警戒恐惧);警边(警戒边境)

    (6) 通“惊”。惊恐;惊动

    节循虚而警立。——《文选·陆机·叹逝赋》。注:“警犹惊也。”

    (7) 又如:警动(惊动;惊恐);警唬(吓唬,恐吓)

    名词

    (1) 警察的简称 。如:门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厅);警棍(警察值勤时拿的棍子);岗警;法警;路警

    (2) 警报

    盗贼之警。——宋· 苏轼《教战守》

    每有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示警;告警;火警

    形容词

    (1) 敏悟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少:少年。)——《三国志·武帝纪》

    (2) 又如:警彗(机灵敏慧);警黠(警捷。机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语。彻悟)

    (3) 文章语意新妙凝炼的 。如:警句;警炼(警策精炼);警粉(警辟精粹)

    英文翻译

    guard, watch; alert, alarm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n3 [gin5] [东莞腔] gin3 [沙头角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梅县腔] gin3 [宝安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 潮州话:gêng6 [揭阳]gê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影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kiengx/kyankkĭ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