惫衿
繁体
憊衿
注音
ㄅㄟˋ ㄐ一ㄣ
词语释义
惫赖秀才。
词语解释
惫赖秀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在 郯 有劣衿某者,以本社民粮百餘金,悉为包揽……某之父亦惫衿也。”
引证解释
⒈ 惫赖秀才。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在郯有劣衿某者,以本社民粮百餘金,悉为包揽……某之父亦惫衿也。”
惫衿的网络释义
惫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備声。本义:疲乏,困顿)
(2) 同本义
疲极曰惫。——《通俗文》
单惫于戏笑。——《列子·黄帝》
往来惛惫,通于大神。——《荀子赋》
何先生之惫耶?——《庄子·山水》
三年克之,惫也。——《易·既济》
(3) 又如:疲惫(非常疲乏);惫喘(疲惫而喘息);惫劳(疲劳)
(4) 衰竭;危殆 。如:惫老(衰老);惫竭(衰竭)
英文翻译
tired, weary, fatigued
方言集汇
◎ 粤语:baai6 bei6
◎ 潮州话:bi6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今声。本义:古代衣服的交领)
(2) 同本义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落衿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青衿(青领);衿喉(衣领和咽喉。比喻险要之地);衿褵(衿襘。施衿结褵。古代女子出嫁时,由母亲将佩巾系上女儿领衿的一种礼节)
(4) 衣下两旁掩裳际处 。如:衿带(衣带。比喻形势险要之地);衿肘(衣襟与袖子);衿袖(衿与袖相连,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
(5) 胸怀 。如:衿曲(心怀,衷曲);衿抱(怀抱);衿契(情意相投的朋友)
(6) 专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郑风》。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7) 秀才
合城绅衿都来吊唁。——《儒林外史》
动词
(1) 结上带子,以带束衣
皆衿甲面缚。——《左传》
(2) 又如:衿甲(穿着盔甲)
英文翻译
collar or lapel of gar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k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m1 gim 1 [宝安腔] kim1 gim1 [台湾四县腔] kim1 gim 1 [客英字典] kim1 [客语拼音字汇] gim1 [梅县腔] ki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m1 gim 1 [宝安腔] kim1 gim1 [台湾四县腔] kim1 gim 1 [客英字典] kim1 [客语拼音字汇] gim1 [梅县腔] k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金 | 居吟 | 見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kĭĕm | kim/ky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