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魇

jīng yǎn [ jing yan]
繁体 驚魘
注音 ㄐ一ㄥ 一ㄢˇ

词语释义

1.谓为恶梦所惊骇。 2.指为妖魅所惊骇。

词语解释

  1. 谓为恶梦所惊骇。

    《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张式》:“ 士龙 夜久不寐, 式 兼衣拥炉而寝,歘然惊魘曰:‘亲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中夜,帝潜入 栖鸞院 …… 庆儿 睡中惊魘,若不救者。帝使 义 呼 庆儿 ,久方清醒。”

  2. 指为妖魅所惊骇。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黑云化为人》:“忽有黑云起天角,渐成巨人,其长数十丈,掉臂阔步行水上,掠舟而西,一舟皆惊魘。”

引证解释

⒈ 谓为恶梦所惊骇。

《太平广记》卷三九〇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张式》:“士龙夜久不寐, 式兼衣拥炉而寝,歘然惊魘曰:‘亲家。’”
《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中夜,帝潜入栖鸞院 …… 庆儿睡中惊魘,若不救者。帝使义呼庆儿,久方清醒。”

⒉ 指为妖魅所惊骇。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黑云化为人》:“忽有黑云起天角,渐成巨人,其长数十丈,掉臂阔步行水上,掠舟而西,一舟皆惊魘。”

惊魇的网络释义

惊魇

  • 惊魇:词语
  • 惊魇:电影
  • 惊魇 (词语)

  • 惊魇是汉语词汇,拼音jīng yǎn,是为恶梦所惊骇的意思,出自《太平广记》。
  •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YIY
    五行:
    仓颉: PYRF
    四角: 9009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4)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

    (6) 动

    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惊慌,恐惧

    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

    (9) 惊讶;惊奇。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

    (10) 纷乱

    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

    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英文翻译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

    yǎn [yan]
    部首: 903
    笔画: 15
    五笔: DDRC
    五行:
    仓颉: MIKI
    四角: 712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鬼,厌声。本义:梦中遇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

    (2) 同本义

    犹疑在波涛,怵惕梦成魇。——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

    (3) 又如:魇魔(梦魇);魇梦(恶梦);魇语(讲梦话)

    (4) 迷糊;迷惑

    原来那师父被妖术魇住,不能行走,心上明白,只是口眼难开。——《西游记》

    (5) 又如:魇魔法(魇魅);魇镇(用咒语和法术镇压降伏邪祟的一种巫术);魇样(以前把“魔术”、“妖法”、“预言”等都称为“魇样法”,即使用法术以幻象迷惑人);魇住(睡梦中感到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常发生惊叫现象);魇祟(用妖术使人迷乱)

    英文翻译

    nightmare, bad dreams

    方言集汇

    ◎ 粤语:jim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