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jīng zhé [ jing zhe]
繁体 驚蟄
注音 ㄐ一ㄥ ㄓㄜˊ

词语释义

惊蛰 jīngzhé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the Waking of Insects

词语解释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3月5,6或7日。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唐 韦应物 《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宋 苏辙 《游景仁东园》诗:“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解放日报》1980.3.7:“农谚说:‘惊蛰麦直’,‘惊蛰,蛇虫百脚开食’,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开始有雷声和蛙鸣。”

  2. 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

    《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李善 注引《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3月5,6或7日。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唐韦应物《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宋苏辙《游景仁东园》诗:“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解放日报》1980.3.7:“农谚说:‘惊蛰麦直’,‘惊蛰,蛇虫百脚开食’,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开始有雷声和蛙鸣。”

⒉ 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

《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李善注引《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

惊蛰的国语词典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三月五日或六日,此时正值春天,气温回升,蛰居的动物惊醒,开始活动,故称为「惊蛰」。旧称为「启蛰」。

惊蛰的网络释义

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一)

  •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 惊蛰造句

    这几声春雷打得真是惊天动地,果然有点惊蛰的味道。
    春风春雨皆春意,惊蛰惊雷藏惊喜。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惊蛰过后,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惊蛰地气通,搂麦要进行。
    惊蛰来到,“五好养生户”要当好:一要保暖好,棉衣不可抛;二要锻炼好,运动免疫高;三要心态好,平和很重要;四要肺要好,梨子嘴里嚼;五要联系好,联系要做到。祝身体健康,惊蛰。
    春雷一声响,惊蛰节气到,祝你精力旺盛身体好,工作兢兢业业步步高,爱情惊天动地浪漫飘,生活劲头十足乐逍遥!
    轰然一声响,春光照万丈。时令到惊蛰,万物复苏忙。惊蛰惊醒沉睡的梦,惊蛰带来鼓荡的风,惊蛰为你送去春风得意,惊蛰为你奏响快乐歌曲。
    惊蛰养生忙,巧喝调气茶,桔梗配菊花,清咽利喉佳,甜叶菊泡水,清肝明目妙,常饮大麦茶,调理胃肠道,绿萼梅绿茶,养肝是高招,情浓关怀送,愿你身体好!
    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惊蛰到,暖和和,蛤蟆角落唱山歌;惊蛰时节,春光明媚,春雷齐鸣,愿短信带着惊蛰的祝福让你充满活力。
    祝你大寒小寒全不怕,大雪小雪兆吉瑞,不鸣则已,惊蛰冲天,贵人多助,如大暑之际逢雨水,运势好到从天而降下谷雨,人际清明家和睦,人生小满正立春!
    雷动风云起,惊蛰传情谊。祝福发心里,自然甜蜜蜜。穿衣看天气,冷暖多注意。春困莫坚持,累了就休息。晨昏散散步,有个好身体。短信散散心,有个好心情。祝您惊蛰交好运,天天都开。
    春雷一动,春风轻送,又是惊蛰春意浓;春雨一洒,春光如画,且让脚步停一下。美景相伴好年景,友情送你好心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幸福同。
    惊蛰到,万物生,春雷响,春雨降,地气通,春色浓,送祝福,许心愿,盼望你,快乐随,健康伴,希望你,惊蛰里,财享通,运畅通。
    惊蛰春雷隐隐响,风调雨顺天渐暖。中午天热早晚冷,严防青苗受早寒。时冷忽热莫解囊,气温不稳易病患。季节流行感冒防,健康身体赛神仙。惊蛰雅兴!
    小草青青把手招,虫子破土露头角,桃李纳芳微微笑,串串山歌飙得高,春的童话续美好,邀来春雷把喜报,惊蛰时节百花俏,愿你一年好运兆。惊蛰快乐!
    一声春雷平地起,转眼惊蛰又来临。春风吹拂万物生,气温回升换衣疾。早晚凉意易伤身,保暖护住腿和脚。加强锻炼强身体,运动宜缓不宜急。心情舒畅无烦恼,开心快乐幸福长。祝你健康。
    寒露惊蛰,晨雾天河,万千岁月一同走过了。只是天大地大,最终我们的归途还是被切断在这乱世。乘物游心 
    惊蛰一声春雷响,惊醒迷茫震八荒。昔我往矣太荒唐,莫使琐事挂肚肠。青春意气总飞扬,飞扬跋扈为谁伤。落红片片幽梦长,微风徐徐一帘香。赶上惊蛰树理想,收获成功一箩筐!
    细雨柔和美,惊蛰乍出仓,偷得几日闲,今日开始忙;惊蛰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你也出来活动活动筋骨,开始新一年的耕耘吧!祝惊蛰快乐!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YIY
    五行:
    仓颉: PYRF
    四角: 9009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4)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

    (6) 动

    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惊慌,恐惧

    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

    (9) 惊讶;惊奇。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

    (10) 纷乱

    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

    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英文翻译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

    zhé [zhe]
    部首: 603
    笔画: 12
    五笔: RVYJ
    五行:
    仓颉: QILMI
    四角: 551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2) 同本义

    蛰,藏也。——《说文》

    蛰,静也。——《尔雅》

    蛰虫始振。——《吕氏春秋·孟春》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

    (3) 又如:蛰地(谓潜藏在地下)

    (4) 虫类伏藏洞穴不出

    掌攻蛰兽。——《周礼·穴氏》

    (5) 又如: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

    (6) 喻潜藏而未披露

    久蛰之人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英文翻译

    to hiber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