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逝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感伤时光流逝。 晋 陆机 《上留田行》:“岁华冉冉方除,我思缠绵未紓,感时悼逝悽如。”
引证解释
⒈ 感伤时光流逝。
引晋陆机《上留田行》:“岁华冉冉方除,我思缠绵未紓,感时悼逝悽如。”
悼逝的网络释义
悼逝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2) 同本义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
隐悼播越。——《国语·晋语》
恐惧从处曰悼。——《周书·谥法》
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
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注:“动也。”
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
(3) 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
(4) 悲痛;哀伤
悼,哀也。——《广雅》
七年曰悼。——《礼记·曲礼》。注:“怜爱也。”
年中早夭曰悼。——《周书·谥法》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卫风·氓》
昔者,楚欲攻 宋, 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
(5) 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
(6) 悼念
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
(7) 又如:悼恩(感怀恩德)
名词
指年幼之人 。如:悼耄(指幼童和老人);悼稚(年幼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au5 [海陆丰腔] do6 tau6 [客英字典] tau5 [宝安腔] tau5 [客语拼音字汇] tau4 to4 [台湾四县腔] do5 tau5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導 | 徒到 | 定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dauh/daw | dʰɑ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折声。本义:去;往)(2) 同本义
逝,往也。——《说文》
逝,行也。——《广雅》
谷旦于逝。——《诗·陈风·东门之枌》
君子可逝也。——《论语·子罕》
(3) 又如: 逝者如斯夫。
毋逝我梁。——《诗·邶风·谷风》
倏而来兮忽而逝。——《楚辞·九歌·少司命》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楚辞·湘夫人》
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驰,遂逝迎之。——《吕氏春秋·疑似》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远逝(去到远处);逝逝(独往之意);逝踵(离去);逝川(流逝的水。也比喻逝去的时间或事物);逝水(流逝的水);逝波(流去的水。也比喻流逝的光阴);逝景(逝去的光阴)
(5) 死亡,去世
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如:逝殂(死亡);逝灭(消逝,灭亡);逝路(死亡之路);逝没(死去)
(7) 通“誓”。表决心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8) 又如:逝将(即誓将)
助词
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hi5 [宝安腔] si5 [梅县腔] she5 [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s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逝 | 時制 | 常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蟹 | 祭A | ʑĭɛi | zjed/zj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