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路穷

bēi lù qióng [ bei lu qiong]
繁体 悲路窮
注音 ㄅㄟ ㄌㄨˋ ㄑㄩㄥˊ

词语释义

三国魏阮籍常独自驾车,随意奔驰,到了路的尽头,不能前进时,就大哭而回。见《世说新语.栖逸》刘孝标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

词语解释

  1. 三国 魏 阮籍 常独自驾车,随意奔驰,到了路的尽头,不能前进时,就大哭而回。见《世说新语·栖逸》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

    唐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弹琴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引证解释

⒈ 三国魏阮籍常独自驾车,随意奔驰,到了路的尽头,不能前进时,就大哭而回。见《世说新语·栖逸》刘孝标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

唐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弹琴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悲路穷的网络释义

悲路穷

  • bēi lù qióng
  • 三国魏阮籍常独自驾车,随意奔驰,到了路的尽头,不能前进时,就大哭而回。见《世说新语.栖逸》刘孝标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
  • 汉字详情

    bēi [bei]
    部首: 440
    笔画: 12
    五笔: DJD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P
    四角: 113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 同本义

    悲,痛也。——《说文》

    悲,伤也。——《广雅》

    忧心且悲。——《诗·小雅·鼓钟》

    我心伤悲。——《诗·召南·草虫》

    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

    至于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晋· 干宝《搜神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伤忧虑);悲郁(悲伤忧郁);悲涕(悲痛的眼泪);悲哭(悲痛号哭);悲怒(悲痛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忧伤);悲恻(悲痛)

    (4) 悲哀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悲雨(因悲哀而泪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6) 悲壮;悲凉

    戍角悲吟。——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悲角(悲壮的号角声);悲风(凄厉的风声);悲默(忧伤沉默)

    (8) 悲愤

    余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动词

    (1) 眷念;怅望

    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2) 又如:悲思(思念,怅念)

    (3) 哀怜;怜悯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感叹,慨叹

    悲哉世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可悲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名词

    (1) 悲哀,伤心。如: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2) 悲叹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4) 苦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英文翻译

    sorrow, grief; sorry,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bui1 [梅县腔] bi1 bui1 [陆丰腔] bui1 [客英字典] bui1 [东莞腔] bu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宝安腔] bui1 [台湾四县腔] bi1 b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府眉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pii/pypi
    [lu]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T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HE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动词

    (1)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形容词

    (1) 通“露”。裸露 。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英文翻译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6 [东莞腔] lu3 [沙头角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3 [梅县腔] lu3 [客英字典] lu5 [陆丰腔] lu6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uloh/luh
    qióng [qiong]
    部首: 523
    笔画: 7
    五笔: PWL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CKS
    四角: 304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2) 同本义

    穷,极也。——《说文》

    穷,竟也。——《小尔雅·广诂》

    横四海兮焉穷?——《楚辞·九歌·云中君》

    赤水穷焉。——《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

    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吕氏春秋·下贤》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儒有博学而不穷。——《礼记·儒行》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乐亦无穷。——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穷形尽致(比喻说话不留余地,毫无保留);穷师远讨(穷竭兵力进行远征);穷兵屯戍(尽全部兵力驻守边疆);无穷(没有穷尽;没有限度);穷了(穷尽,终止);穷生(尽其生年,终生)

    (4) 贫穷,缺乏衣食钱财

    穷,贫也。——《广雅》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

    至无有者穷。——《荀子·大略》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穷酸饿醋(穷酸);穷腮乞脸(穷酸相);穷拉拉(形容很穷);穷滴滴(很穷);穷薄(贫穷;穷困);穷暴(贫穷之极);贫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穷通显晦(困窘、亨通、显赫、背晦);穷迫(穷困窘迫);穷厮(对贫穷男子的贱称);穷丁(穷汉。贫穷男子);穷鬼;穷日子;穷达(困穷与显达)

    (6) 边远的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陆游《夜读兵书》

    (7) 又如:穷城(历尽边城);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穷泽(僻远的水乡)

    (8) 特指不得志

    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可谓穷矣。

    (9) 又如:穷人

    (10) 小;浅 。如:穷径(小路);穷流(干涸的河流);穷枝(小枝;末枝);穷波(浅水);穷井(枯井)

    (11) 大 。如:穷怒(盛怒);穷溟(传说中的大海);穷观(大观)

    (12) 高 。如:穷龄(高龄);穷岫(高山);穷高(到达高处);穷陸(高地);穷崖绝谷(高山深谷)

    (13) 破旧;破烂 。如:穷破(陈旧残破)

    动词

    (1) 寻根究源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说卦》

    (2) 又如:穷径(深入研究经籍);穷本(追究本源);穷微(穷究万物的精微道理)

    (3) 揭穿

    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沈括《梦溪笔谈》

    名词

    (1) 终端;终极

    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荀子》

    (2) 又如:穷工极巧(极端精巧);穷工极态(极端工巧和富有风致);穷凶(极端凶恶)

    (3) 缺陷

    此其为术,犹有所穷。——陈亮《酌古论·曹公》

    (4) 恶人

    上贤而不穷。——《逸周书》。孔晁注:“穷,谓不肖之人。”

    (5) 又如:穷固(谓穷凶顽恶);穷凶极虐(极端凶恶暴虐)

    (6) 通“躬( gōng)”。身体

    注:鞠穷如也。——《仪礼·聘礼》

    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荀子·正名》

    英文翻译

    poor, destitute, impoveri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ku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