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汉 班婕妤 失宠于 成帝 ,作《怨歌行》,以纨扇为喻,末四句说:“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见《文选·班婕妤〈怨歌行〉》及 李善 注。后以“悲紈扇”比喻妇女因色衰失宠而感到悲伤。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只为着威仪太贬,致累他早悲紈扇。”亦作“ 悲鸞扇 ”。 宋 杨亿 《清风十韵》:“尘篋悲鸞扇,云帆戒鷺涛。”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悲鸞扇”。
引汉班婕妤失宠于成帝,作《怨歌行》,以纨扇为喻,末四句说:“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
见《文选·班婕妤〈怨歌行〉》及李善注。后以“悲紈扇”比喻妇女因色衰失宠而感到悲伤。 清李渔《蜃中楼·寄书》:“只为着威仪太贬,致累他早悲紈扇。”
宋杨亿《清风十韵》:“尘篋悲鸞扇,云帆戒鷺涛。”
悲纨扇的网络释义
悲纨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 同本义
悲,痛也。——《说文》
悲,伤也。——《广雅》
忧心且悲。——《诗·小雅·鼓钟》
我心伤悲。——《诗·召南·草虫》
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
至于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晋· 干宝《搜神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伤忧虑);悲郁(悲伤忧郁);悲涕(悲痛的眼泪);悲哭(悲痛号哭);悲怒(悲痛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忧伤);悲恻(悲痛)
(4) 悲哀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悲雨(因悲哀而泪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6) 悲壮;悲凉
戍角悲吟。——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悲角(悲壮的号角声);悲风(凄厉的风声);悲默(忧伤沉默)
(8) 悲愤
余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动词
(1) 眷念;怅望
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2) 又如:悲思(思念,怅念)
(3) 哀怜;怜悯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感叹,慨叹
悲哉世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可悲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名词
(1) 悲哀,伤心。如: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2) 悲叹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4) 苦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bui1 [梅县腔] bi1 bui1 [陆丰腔] bui1 [客英字典] bui1 [东莞腔] bu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宝安腔] bui1 [台湾四县腔] bi1 b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悲 | 府眉 | 幫 | 脂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pii/py | p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细致洁白的薄绸
纨,素也。从系,丸声,谓白致缯,今之细生绢也。——《说文》
下宫糅罗纨。——《战国策·齐策》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2) 又如:纨袖(白练衣袖);纨质(白皙细洁,如纨素之质。多形容妇女美质);纨绮(精美的丝织品)
(3) 纨扇,细绢扇
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扇摇纨。——《西游记》
形容词
幼小的 。如:纨牛(小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shān
动词
(1) 摇扇
吹,扇助也。——《方言十二》
艳妻扇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毛本作煽。
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2) 又如:扇风(摇扇以生风);扇暍(传说周武王曾替中暑人扇风取凉);扇枕温衾(对父母老人极尽孝道之意)
(3) 以掌批面 。如:扇耳光;扇了几巴掌
(4) 施展
宋官御史,坐行赇免,居林下,大扇威虐。——《聊斋志异》
动词
(1) 煽动、鼓动
奸谄颇相扇构。——《晋书·谢安传》
(2) 又如:扇构(煽动众人借机迫害);扇诱(煽惑引诱);扇惑(煽动蛊惑);扇聚(煽动纠合)
(3) 振翼欲飞 。如:扇动(指鸟禽飞虫鼓翅);扇翅(振翅)
(4) 起,吹 。如:扇风(起风,鼓风)
(5) 宣扬;传播 。如:扇扬(宣扬,张扬);扇和(宣扬附和)
(6) 遮蔽 。如:叶死不扇(树叶枯死,不会遮阴)
(7) 泛指兴起、发生
云雷方扇,鞠义旅以勤王。——《梁书》
(8) 扑打
忽有皂雕,飞起直来台上扇妲己。——《武王伐纣平话》
形容词
(1) 炽盛。通“煽”
阎妻骄扇,日以不臧。——《汉书·谷永传》
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梁书·谢举传论》
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北史》
(2) 另见
shàn
名词
(1)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说文》
乃修阖扇。——《礼记·月令》。注:“用竹葦曰扇。”
(3) 又如:扇板(门板);扇扉(门扇);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
(4) 扇子
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方言五》。按,即菨也。
盖以杨门之扇。——《吕氏春秋》。注:“屏也。”
有蒲葵扇五万。——《晋书·谢安传》
(5) 又如:芭蕉扇;羽毛扇;蒲扇;电扇;扇市(以出售扇子等夏季用品为主的市集);扇拂(拂除灰尘的扇子);扇坠(悬于扇柄的饰物);扇月(圆月。以其如团扇,故称)
(6) 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也叫“障扇”或“掌扇” 。如:扇莨(
)(古仪仗中伞的曲盖);扇伞(仪仗所用的长柄掌扇和伞盖)(7) 毛巾、盖头之类织品
候扇举而清叫,野闻声而应媒。——《文选·潘岳·射雉赋》
量词
(1) 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一扇门;两扇窗
动词
(1) 遮蔽
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生。——贾思勰《齐民要术》
(2) 用同“骟”。割去马的睾丸或卵巢 。如:扇马(阉割过的马)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5 [客英字典] shen5 [宝安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陆丰腔] shan5 [台湾四县腔] san5
◎ 潮州话:sin3(sìⁿ) , siang3(siàng) [潮州]siêng3(siè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羶 | 式連 | 書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ɕĭɛn | sj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