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悍

bèi hàn [ bei han]
注音 ㄅㄟˋ ㄏㄢˋ

词语释义

1.乖戾凶悍。

词语解释

  1. 乖戾凶悍。

    宋 陈师道 《先君事状》:“仲弟悖悍,语每侵君,君不校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求治而不得,悖悍者则蚤夜号以求乱。”

引证解释

⒈ 乖戾凶悍。

宋陈师道《先君事状》:“仲弟悖悍,语每侵君,君不校也。”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求治而不得,悖悍者则蚤夜号以求乱。”

悖悍的网络释义

悖悍

  • 悖悍
  • 乖戾凶悍。 宋 陈师道 《先君事状》:“仲弟悖悍,语每侵君,君不校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求治而不得,悖悍者则蚤夜号以求乱。”
  • 汉字详情

    bèi [bei]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FP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JBD
    四角: 94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孛( 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

    (2) 同本义

    悖其所辞。——《荀子·正名》。注:“违也。”

    毋悖于时。——《礼记·月令》。注:“犹逆也。”

    故新相反,前后相悖。——《韩非子·定法》

    (3) 又如:悖言(违逆之言);悖暴(背理凶暴);并行不悖

    (4) 掩蔽

    上悖日月之明。——《庄子·胠箧》。司马注:“悖,薄食也。”

    山野悖其心迹,烟雾养其神爽。——《上刘右相书》

    (5) 叛乱

    周成王, 管、 蔡悖乱, 周公东征。——《论衡·恢国篇》

    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史记》

    形容词

    (1) 惑乱;糊涂

    足以喻治之所悖。——《荀子·正名》。注:“惑也。”

    先生老悖乎?——《战国策·楚策》

    (2) 又如:悖惘(昏聩了);悖耄(老朽昏庸)

    (3) 荒谬;谬误

    计有一二者难悖也。——《战国策·秦策》。注:“误也。”

    疏达而不悖。——《淮南子·原道》。注:“谬也。”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吕氏春秋·察今》

    (4) 又如:悖妄(荒谬狂妄)

    (5) 背谬,行不通

    守法而弗变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英文翻译

    be contradictory to, go cou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bui3 bu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ut8 poi5 [海陆丰腔] put8 poi6 [梅县腔] put7 put8 [台湾四县腔] put8 poi5 [客语拼音字汇] pud6 [宝安腔] put8
    ◎ 潮州话:波锅6(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昧去聲合口一等buaih/buoybʰuɒi
    hàn [han]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J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PAMJ
    四角: 9604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手,旱声。本义:勇猛)

    (2) 同本义

    悍,勇也。——《说文》

    悍戇好斗。——《荀子·大略》

    虽有悍如冯敬者。——《汉书·贾谊传》

    且其人剽悍。——《汉书·陈汤传》

    上患吴会稽轻悍。——《汉书·吴王濞传》

    (3) 又如:悍酋(勇猛的首领);悍夫(勇士);悍志(勇猛之气);悍壮(勇武强壮)

    (4) 凶狠,蛮横

    悍吏之来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如:悍鸷(凶暴、蛮横的性情);悍吏(凶暴蛮横的官吏);悍妻(凶悍的妻子);悍戾(凶横怪戾)

    (6) 强劲;坚实 。如:悍坚(刚强;坚强);悍人(刚强固执的人);悍梗(强悍固执而不顺服)

    英文翻译

    courageous, brave; vio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on5 hon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on5 gon5 [海陆丰腔] hon6 gon5 [梅县腔] hon5 [台湾四县腔] hon5 gon5 [客语拼音字汇] hon4 [宝安腔] ho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侯旰去聲開口一等ɣɑnghanh/h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