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恻

kěn cè [ ken ce]
繁体 懇惻
注音 ㄎㄣˇ ㄘㄜˋ

词语释义

诚恳痛切。

词语解释

  1. 诚恳痛切。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又 元和 故事,復申先典,前后制书,推心恳惻。” 三国 魏 曹操 《手书答朱灵》:“来书恳惻,多引咎过,未必如所云也。” 明 方孝孺 《答俞景文书》:“惠书以先夫人遗德未传於世,而以铭文见属,辞气恳惻厚甚,此固孝子仁人不忍死其亲之美意。”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当璧辞真王,累疏诚恳惻。”

引证解释

⒈ 诚恳痛切。

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又元和故事,復申先典,前后制书,推心恳惻。”
三国魏曹操《手书答朱灵》:“来书恳惻,多引咎过,未必如所云也。”
明方孝孺《答俞景文书》:“惠书以先夫人遗德未传於世,而以铭文见属,辞气恳惻厚甚,此固孝子仁人不忍死其亲之美意。”
清吴伟业《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当璧辞真王,累疏诚恳惻。”

恳恻的网络释义

恳恻

  • 恳恻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诚恳痛切。
  • 汉字详情

    kěn [ken]
    部首: 440
    笔画: 10
    五笔: VENU
    五行:
    吉凶:
    仓颉: AVP
    四角: 7733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 kěn)声。本义:诚恳,真诚)同本义

    恳,信也。——《广雅·释诂一》

    至诚曰恳。——《一切经音义》四引《通俗文》

    意气勤勤恳恳。——《汉书·司马迁传》。师古曰:“恳恳,至诚也。”

    又乖恳愿。——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恳悃(真心诚意);恳款(殷切诚恳);恳曲(诚恳委婉);恳言(诚挚之言);恳直(诚挚切直)

    动词

    (1) 请求,表露愿望和要求

    恳恩拯救。——《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恳乞(请求);恳央(恳求);恳祈(祈求);恳告(恳求)

    英文翻译

    sincere, earnest, cordial

    方言集汇

    ◎ 粤语:han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en3
    ◎ 潮州话:keng2(khúrng) [揭阳、潮阳]kiang2(khiáng)

    宋本广韵

    [ce]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MJH
    五行:
    仓颉: PBON
    四角: 92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则声。本义:悲痛)

    (2) 同本义

    恻,痛也。——《说文》

    恻,悲也。——《广雅》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朕恻焉不忍闻。——《汉书·淮南宪王钦传》

    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汉书·鲍宣传》

    (3) 又如:凄恻(哀伤;悲痛);恻痛(忧伤,悲痛)

    (4) 恳切

    (5) 又如:恻恻(诚恳;恳切)

    英文翻译

    feel anguish, feel compa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ak1
    ◎ 潮州话:徐英4(戚)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