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到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恳倒 ”。犹恳至。
《后汉书·独行传·谅辅》:“今郡太守改服责己,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今为六道四生,三途八难,慈悲恳倒。” 唐 柳宗元 《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被玄化而益深,望鸿名而未覩,恳倒之至,夙夜不寧。” 宋 苏舜钦 《论宣借宅事》:“上瀆宸严,无任恳到之至。” 明 吴从善 《<郁离子>序》:“反覆以尽乎古今,恳到以中乎要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恳倒”。犹恳至。
引《后汉书·独行传·谅辅》:“今郡太守改服责己,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
南朝梁简文帝《唱导文》:“今为六道四生,三途八难,慈悲恳倒。”
唐柳宗元《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被玄化而益深,望鸿名而未覩,恳倒之至,夙夜不寧。”
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上瀆宸严,无任恳到之至。”
明吴从善《<郁离子>序》:“反覆以尽乎古今,恳到以中乎要会。”
恳到的国语词典
诚恳周到。
恳到的网络释义
恳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
)声。本义:诚恳,真诚)同本义恳,信也。——《广雅·释诂一》
至诚曰恳。——《一切经音义》四引《通俗文》
意气勤勤恳恳。——《汉书·司马迁传》。师古曰:“恳恳,至诚也。”
又乖恳愿。——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恳悃(真心诚意);恳款(殷切诚恳);恳曲(诚恳委婉);恳言(诚挚之言);恳直(诚挚切直)
动词
(1) 请求,表露愿望和要求
恳恩拯救。——《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恳乞(请求);恳央(恳求);恳祈(祈求);恳告(恳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en3
◎ 潮州话:keng2(khúrng) [揭阳、潮阳]kiang2(khiá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2) 同本义
到,至也。——《说文》
靡国不到。——《诗·大雅·韩奕》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战国策·齐策》
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豹往到 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
复到舅家。——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到时(到达之时);飞机半夜到北京;官员到后,会就开始了;到头来(结果;后来)
(4) 颠倒。通“倒”
草木之到(倒)植者过半。——《庄子·外物》。注:“锄拔反之更生者曰到植。今字作倒。”
公子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吕氏春秋·爱类》
(5) 又如:到植(倒立);到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6) 往
百川东到海。——《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到北京去
助词
——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如:办得到;说到做到;想到
介词
可作状语,介绍出动作的时间,表明动作到此时的状况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形容词
周到;周密 。如:到地(亦作道地。周祥);想得很周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dau5 [台湾四县腔] do5 do3 dau5 [陆丰腔] do5 [沙头角腔] dau5 [东莞腔] dau5 [海陆丰腔] do5 do3 dau5 [客英字典] dau5 [梅县腔] dau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 潮州话:g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到 | 都導 | 端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tauh/taw | t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