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恪

gōng kè [ gong ke]
注音 ㄍㄨㄥ ㄎㄜˋ

词语释义

恭敬谨慎。

词语解释

  1. 恭敬谨慎。

    《国语·楚语上》:“自卿以下至於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南史·刘怀肃传》:“虽名位转优,而恭恪愈至。”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尔尚毋忘恭恪以慎乃职。” 茅盾 《色盲》五:“ 林白霜 想起自己站在女性跟前时那种腼腆恭恪的神情了。”

引证解释

⒈ 恭敬谨慎。

《国语·楚语上》:“自卿以下至於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
《南史·刘怀肃传》:“虽名位转优,而恭恪愈至。”
明宋濂《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尔尚毋忘恭恪以慎乃职。”
茅盾《色盲》五:“林白霜想起自己站在女性跟前时那种腼腆恭恪的神情了。”

恭恪的网络释义

恭恪

  • 恭恪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gōng kè,
  • 是指恭敬谨慎。
  •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459
    笔画: 10
    五笔: AW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CP
    四角: 4433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2) 同本义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

    恭,敬也。——《尔雅》

    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何之所说,从多举也。——《礼记·曲礼上》疏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

    公子执辔愈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恭默(谦恭沈静不语);恭倨(恭敬和傲慢);恭恪(心存恭敬而态度谨慎);恭敬(犹尊敬);恭和(谦恭温和);恭逢其盛(亲身经历到那种盛况);恭素(恭谨纯朴)

    (4) 通“洪”。大 。如:恭德 (大德)

    (5) 工整 。如:恭笔(工整的笔画)

    动词

    (1) 奉行

    今予惟恭行天之罚。——《书·甘誓》

    (2) 又如:恭承(敬奉)

    (3) 拱手致礼

    请过了文昌,大人朝上又打三恭。——《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respectful, polite, rever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陆丰腔]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海陆丰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九容平聲開口三等kĭwoŋkyung/kivng
    [ke]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TK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HER
    四角: 9706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2) 同本义

    愙,敬也。——《说文》

    敬恪恭俭。——《鲁峻碑》

    追存二代三恪之礼。——《孔子庙碑》

    恪,恭也。——《字林》

    严威俨恪。——《礼记·祭义》

    (3) 又如:恪忠(恭敬忠诚);恪恭(恭敬,恭谨);恪虔(恭敬虔诚);恪敬(谨慎,恭敬)

    (4) 庄严

    容止严恪,须眉甚伟。——汉· 应劭《风俗通》

    英文翻译

    respectful, reverent

    方言集汇

    ◎ 粤语:ko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客语拼音字汇] ged5 kog5 [海陆丰腔] kok7 [梅县腔] gok7 [宝安腔] kok7
    ◎ 潮州话:戈安4 [饶平]戈红(确)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khak/qakkʰ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