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听

gōng tīng [gong ting]

词语释义

洗耳恭听 xǐ’ěr-gōngtīng[be all ears;be very attentive eager to hear;listen respectfully] 恭敬而专心地倾听。原用作敬辞。现在含有诙谐讽刺之意 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清· 李汝珍《镜花缘》

恭听造句

好多年前,我不是曾经战战兢兢,跨进此门,当个大学一年级学生?相信这些长胡子教授,洗耳恭听他们的吹牛,他们捧着厚厚的书本,拿他们所知道的骗人,有些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这样浪费彼此的光阴。
开始时他对她总是洗耳恭听,显得十分可亲,目的是要在华盛顿广场取得立足之地。
他在成为参议员之前曾当过联邦法官,他将成为最高法院里的重要人物,一个可以鼓动选票的人,即使是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会洗耳恭听他的意见。
同时克莱德在那个新的指点他的人照应下,正在恭听一大套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教言。
请讲吧,我们洗耳恭听。
相信我,我在洗耳恭听着哪。
我有幸常被他们“接见”,恭听他们往往是切中时弊的隽言妙语。
我们总是洗耳恭听老师讲课。
他把身子往我这儿一倾,露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众人洗耳恭听,他现炒现卖,颇为自信“这下联是这般的赴试上京窗苦读,及第,殿前新科状元!”。
他必须想方设法博得威尔奇的好感。他认为,博得威尔奇的好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当威尔奇谈音乐会的时候,他要在场,并且洗耳恭听。
堂下长衫者垂手恭听,神色谦敬。
亲爱的朋友,我们的耳朵要过纪念日了,所以你听好了:对于批评洗耳恭听;对于谣言充耳不闻;对于是非耳聪目明,耳朵的功劳大大的,好好善待啊,全国爱耳日,珍惜每一个拥有的日子!
为了表示礼貌,虽然来宾的报告十分枯燥,同仁还是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那些与话题无关而只是代替别人听听的女士们,几乎都在肃立恭听。
如果你有事想跟我说,我可是洗耳恭听。
帝舜的谆谆教悔,伯禹洗耳恭听,深表受益匪浅,再拜稽首。
她很健谈,不过,她话题似乎总是关于我的事。所以,我便洗耳恭听。
思玉洗耳恭听,知道老太太是在讲自己,也知道她们两人以后都会假装忘记这个除夕所说的话。
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尽避说,我洗耳恭听。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459
笔画: 10
五笔: AW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CP
四角: 4433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2) 同本义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

恭,敬也。——《尔雅》

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何之所说,从多举也。——《礼记·曲礼上》疏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

公子执辔愈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恭默(谦恭沈静不语);恭倨(恭敬和傲慢);恭恪(心存恭敬而态度谨慎);恭敬(犹尊敬);恭和(谦恭温和);恭逢其盛(亲身经历到那种盛况);恭素(恭谨纯朴)

(4) 通“洪”。大 。如:恭德 (大德)

(5) 工整 。如:恭笔(工整的笔画)

动词

(1) 奉行

今予惟恭行天之罚。——《书·甘誓》

(2) 又如:恭承(敬奉)

(3) 拱手致礼

请过了文昌,大人朝上又打三恭。——《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respectful, polite, rever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陆丰腔]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海陆丰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九容平聲開口三等kĭwoŋkyung/kivng
tīng [ting]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HML
四角: 620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4) 接受,听信,接纳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6)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7)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8) 决断;审理 。

(9)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0) 等候;待 。

(11)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2) 听凭,任凭。

(13)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4) 侦察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名词

(1) 耳朵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英文翻译

hear; understand; obey, comp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n5 teng1 ting1 t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宜引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ngjinx/ngiinŋ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