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括

zǒng kuò [ zong kuo]
繁体 總括
注音 ㄗㄨㄥˇ ㄎㄨㄛ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动)综合概括;把各方面合在一起: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加以~。

词语解释

  1. 汇聚;包括。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至 晋 总括羣书,才二万七千九百四十五卷。” 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2. 犹概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甄别其义,各入讨论之域。”《朱子语类》卷三七:“义当守经则守经,义当用权则用权,所以谓义可以总括得经权。” 沙汀 《闯关》七:“总括的说,走,尽管是一道走,我们随时都要准备独立行动。”

引证解释

⒈ 汇聚;包括。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
唐刘知几《史通·自叙》:“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至晋总括羣书,才二万七千九百四十五卷。”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⒉ 犹概括。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甄别其义,各入讨论之域。”
《朱子语类》卷三七:“义当守经则守经,义当用权则用权,所以谓义可以总括得经权。”
沙汀《闯关》七:“总括的说,走,尽管是一道走,我们随时都要准备独立行动。”

总括的国语词典

包括一切。

总括的网络释义

总括

  • 总括,总的概括起来。表示正前文进行归纳性综合,以作出结论性概括。公文用语。如:曲啸同志的报告,总括为一句话,即“心底无私天地宽”。
  • 总括造句

    微型间谍监听听听远!听私下单耳塞总括行动!
    总括而言,我有时会不高兴,但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以及作为一个生动的女孩,小幽默。
    有时,尊严是不容易得到的,为了某些利益,可能会抛弃一切尊严;或为了虚名,尊严也不顾了。总括地说,世人一般所热心的是沽名钓誉。
    总括起来说,所谓管家,就是为了一定数目的钱而充当黑打手的人,保护有钱人家的房地产,反对穷人所提出的合法或不合法的一切要求。
    基督把他一直以来预言自己的话总括起来。
    理清文脉的同时总括近年来题壁文学主要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研究者做好铺垫。
    实际歌唱,刻苦钻研比空谈好,从反复体会中取得自我判断。自然比做作好,歌唱时觉得容易就对头,觉得紧迫就不好。总括一句话,在歌唱学习中,要用智慧去排除臆想。
    所有这些治疗的引导原则,会有许多伦理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用一条真理总括起来:你应该成为你希望影响别人成为的榜样。
    结语部分总括全文,重申序文的文学化、独立性,探讨序文出现与文人著述观念的关系问题。
    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
    书总括古今,胪陈利病,上下数千年中地形之变迁,人事之得失,一一条析分明。
    墮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条是容易拋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拋弃学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卡拉总括了让她成功的不二秘诀,即努力工作与承担义务。
    总括而言,您满意西九龙文化区发展土地规划用途吗?
    李总括来说,廿四箩,不过分三批运送。
    他们论断说,不能用一个单一的关系式总括所有的实验报告数据。
    在总括而言,这些都是可喜的特点和能力,但绝不是强制性的。
    文章介绍了输入法字码本和词组码本的采集、整理、转换的一般过程,对汉字输入法码本的前期处理做了一个总括。
    总括来说,我们希望与华人社区合作,为我们的小孩提供福利。
    威士忌总括起来是描述一些烈酒。

    汉字详情

    zǒng [zong]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UK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CRP
    四角: 803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悤( 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2) 同本义

    总,聚束也。——《说文》

    总,结也。——《广雅》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总角之宴。——《诗·卫风·氓》

    令徒隶衣七总布。——《史记·孝景帝》

    总布二匹。——《汉书·王莽传》

    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礼记·内则》

    以麻总发。——《新唐书》

    (3) 又如:总发(指童年,幼年。同总角);总角之好(指幼年相契的朋友。也称“总角之交”);总丱(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4) 聚合;汇集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书·盘庚》

    功名之总也。——《史记·礼书》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总萃(会合聚集);总集(聚集,集合;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总猥(聚合的样子);总聚(综合聚集);总总(聚合的样子);归总;汇总;拢总

    (6) 结,系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 扶桑。——《楚辞·离骚》

    解扶桑之总辔兮,纵今之遂奔驰。——《汉书》

    (7) 又如:总辔(系马。指停驻)

    (8) 持 。如:总干(持盾)

    (9) 统领,统管

    总要万物于风雨。——《荀子·哀公》

    公受朝寄,总兵西下。——《隋书·元谐传》

    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0) 又如:总朝政;总己(统摄自己的职务);总戍(主管军务;统管军事的长官);总帅(统率;统帅)

    (11) 总括;概括

    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荀子·不苟》

    总此十思。——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总凡(概括);总批(总括性批语);总微(概括精微的道理);总论(全面而概括的论述)

    (13) 总揽 。如:总要(总揽政事);总务(总理各项事务);总览(总揽。全面掌握;广为延揽)

    名词

    (1) 禾稿;连穗带杆的禾把子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书·禹贡》。孔传:“禾稿曰总,入之供饲国马。”

    (2) 束穗;流苏 (古代的车马装饰品)

    王后之五路,重翟,锡厘朱总。——《周礼》。贾公彦疏:“凡言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若归人之总,亦既系其本,又垂为饰,故皆谓之总也。”

    (3) 又如:朱总(朱红色的车饰)

    (4) 整数

    银子成总了,我差人回家取去!——《老残游记》

    (5) 麻杆扎成的火把

    错总之法,横于坐所。——《管子》

    (6) 姓

    形容词

    (1) 全部,全面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总崩溃;总批发;总目;总代理;总动员;总产量;总成本

    (3) 为首的,担任较高级职务的,领头的(如高于同类头衔的其他人) 。如:总制(总督);总河(总管治理河道事务的官员)

    副词

    (1) 皆;一概 。如:总里(都;全部;总共);总不如(都不如);总疑(不停地怀疑);总是(全都是)

    (2) 一直;一向 。如:总是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总疑(不停地怀疑)

    (3) 终归,毕竟 。如:他总还是个孩子,哪能像大人那样有力气;总来(总归;终究);总悉(总归)

    (1) 用法同“纵”。纵然;即使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度破讷沙》

    年兄总要出家修行,也该与我们作别一声,如今觉得忒歉然了!——《醒世恒言》

    (2) 又如:总有(虽然有;即使有);总做(纵使);总然(纵然;即使);总饶(任凭;尽管)

    英文翻译

    collect; overall, altoge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2

    宋本广韵

    kuò,guā [kuo,gua]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TDG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HJR
    四角: 52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结,扎束)

    (2)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4) 引申为约束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5) 阻滞;闭塞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6) 包容,包括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7)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8) 搜求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9)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10) 征购 。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11) 征集 。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12) 汇集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13)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名词

    (1) 法

    (2) 箭的末端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英文翻译

    include, embrace, enclose

    方言集汇

    ◎ 粤语:k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t7 [梅县腔] gwat7 [沙头角腔] gat7 [客英字典] kwat7 [宝安腔] gat7 [东莞腔] gat7 [海陆丰腔] kw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ua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活入聲合口一等kuatkuɑt

    总括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