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

zǒng gōng jǐ [zong gong ji]
注音 ㄗㄨㄥˇ ㄍㄨㄥ ㄍㄟˇ

词语释义

社会总供给 shèhuì zǒnggōngjǐ 指社会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总和

汉字详情

zǒng [zong]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UK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CRP
四角: 803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悤( 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2) 同本义

总,聚束也。——《说文》

总,结也。——《广雅》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总角之宴。——《诗·卫风·氓》

令徒隶衣七总布。——《史记·孝景帝》

总布二匹。——《汉书·王莽传》

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礼记·内则》

以麻总发。——《新唐书》

(3) 又如:总发(指童年,幼年。同总角);总角之好(指幼年相契的朋友。也称“总角之交”);总丱(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4) 聚合;汇集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书·盘庚》

功名之总也。——《史记·礼书》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总萃(会合聚集);总集(聚集,集合;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总猥(聚合的样子);总聚(综合聚集);总总(聚合的样子);归总;汇总;拢总

(6) 结,系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 扶桑。——《楚辞·离骚》

解扶桑之总辔兮,纵今之遂奔驰。——《汉书》

(7) 又如:总辔(系马。指停驻)

(8) 持 。如:总干(持盾)

(9) 统领,统管

总要万物于风雨。——《荀子·哀公》

公受朝寄,总兵西下。——《隋书·元谐传》

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0) 又如:总朝政;总己(统摄自己的职务);总戍(主管军务;统管军事的长官);总帅(统率;统帅)

(11) 总括;概括

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荀子·不苟》

总此十思。——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总凡(概括);总批(总括性批语);总微(概括精微的道理);总论(全面而概括的论述)

(13) 总揽 。如:总要(总揽政事);总务(总理各项事务);总览(总揽。全面掌握;广为延揽)

名词

(1) 禾稿;连穗带杆的禾把子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书·禹贡》。孔传:“禾稿曰总,入之供饲国马。”

(2) 束穗;流苏 (古代的车马装饰品)

王后之五路,重翟,锡厘朱总。——《周礼》。贾公彦疏:“凡言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若归人之总,亦既系其本,又垂为饰,故皆谓之总也。”

(3) 又如:朱总(朱红色的车饰)

(4) 整数

银子成总了,我差人回家取去!——《老残游记》

(5) 麻杆扎成的火把

错总之法,横于坐所。——《管子》

(6) 姓

形容词

(1) 全部,全面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总崩溃;总批发;总目;总代理;总动员;总产量;总成本

(3) 为首的,担任较高级职务的,领头的(如高于同类头衔的其他人) 。如:总制(总督);总河(总管治理河道事务的官员)

副词

(1) 皆;一概 。如:总里(都;全部;总共);总不如(都不如);总疑(不停地怀疑);总是(全都是)

(2) 一直;一向 。如:总是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总疑(不停地怀疑)

(3) 终归,毕竟 。如:他总还是个孩子,哪能像大人那样有力气;总来(总归;终究);总悉(总归)

(1) 用法同“纵”。纵然;即使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度破讷沙》

年兄总要出家修行,也该与我们作别一声,如今觉得忒歉然了!——《醒世恒言》

(2) 又如:总有(虽然有;即使有);总做(纵使);总然(纵然;即使);总饶(任凭;尽管)

英文翻译

collect; overall, altoge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2

宋本广韵

gōng,gòng [gong]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A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TC
四角: 24281

详细解释

gōng

动词

(1)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供给,供应)

(2) 同本义

供,供给。——《说文》

凡与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韩非子·解老》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孟子·梁惠王上》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人之食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供亿(供应所需,也指供应的东西);供膳(供给膳食);供饷(供给差粮);供祀(供给祭祀)

(4) 提供某种条件 。如:仅供参考;专供研究生用的阅览室;供顿(设宴待客);供断(供尽。极言提供之多)

形容词

(1) 通“恭”。恭敬。有礼貌

行而供冀。——《荀子·脩身》

(2) 又如:供翼(恭敬小心。供:通恭)

(3) 另见 gòng

gòng

动词

(1)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2) 同本义

供,设也。——《说文》

供帐。——《后汉书·班彪传》

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明史·海瑞传》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明史·海瑞传》

(3) 又如:供帐(陈设帷帐等用具。作为宴会、旅行之用);供顿(备酒宴客;供应);供馔(陈设祭祀食品);供享(摆供品以祭祀);供佛

(4) 供奉,供献

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史记·封禅书》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唐· 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5) 又如:供具(供奉鬼神的器具。后也指供佛的器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曲子);供进(进献宫廷);供御(进奉于帝王)

(6) 祭祀,奉祀。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祖先的像(或牌位)前面表示敬奉 。如:上供;供礼(祭品,供品);供床(神像前放置祭品的几案)

(7) 伺奉;伺候 。如:供过(侍奉,伺候;当差);供应(伺候);供侍(侍奉);供直(侍奉帝王);供承(侍奉,执役);供命(听从差遣);供享(使享用)

(8) 从事,担任 。如:供事;供役(服役,执役)

(9) 受审者陈述案情

吏辈责供,多不足凭。——宋· 陈襄《州县提纲·面审所供》

(10) 又如:招供(供出犯罪事实);吐供(招供);供招(招供。供出犯罪事实);供攀(攀供。在供词中牵连他人)

名词

(1) 供词,口供,受审者所说的案情

张文定公在真宗时,戚里有争分财不均者,更相诉讼,……即命各供状结实。—— 宋· 赵自鐐《狱讼》

(2) 又如:翻供;供款(供词)

(3) 供品,祭品,祭祀时奉献的物品 。如:供养(供品);供尖(供品的顶端部分)

(4)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supply, provide for; offer in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gung3
◎ 客家话:[梅县腔] giung1 giung5 [陆丰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客英字典] giung1 giung5 [台湾四县腔] giung5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giung4 [海陆丰腔] giung5 giung1 [东莞腔] kiung1 giung1 [梅县腔] giung5
◎ 潮州话:gêng1 g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九容平聲開口三等kĭwoŋkyung/kivng
gěi,jǐ [gei,ji]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WGK
五行:
仓颉: VMOMR
四角: 28161

详细解释

gěi

动词

(1) 使对方得到或遭受到 。如:给他一张票;我给他字典;给我一片面包;给脸(给面子;给以礼遇);给个炭篓鬼戴(抹黑;使人难堪)

(2) 让;使;叫 。如:给我看看;别叫风给刮散了

介词

(1) 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 。如:为给人类带来利益而工作;给饥饿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给我的信

给伤员包扎

(2)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 。如:机器给弄坏了;屋子里给弄得乱七八糟

(3) 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 。如:给这儿灌水;给他送礼;给老师行礼;给他使了个眼色

助词

(1)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用以加强语气 。如:保不住给忘了;风把门给吹开了;您给找个人

碗给打碎了;裤腿都叫露水给湿透了

(2)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2) 同本义

给,相足也。——《说文》

事之供给。——《国语·周语》

岁岁广开,百姓充给。——《齐民要术·序》

则日不足,力不给。——《韩非子·有度》

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3) 又如:给富(丰足富裕);给足(丰足)

(4) 口齿伶利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

(5) 又如:给口(口才敏捷);给捷(敏捷)

动词

(1) 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史记·高祖本纪》

给贡职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战国策·燕策》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艺蔬自给。——清· 张廷玉《明史》

给军民赏月钱。——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补给;配给;自给自足;给使(供人差使);给与(授物与人)

(3) 授与,交付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

副词

(1) 速,捷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邓析子》

(2) 另见 gěi

英文翻译

give; by,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