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急骤
(1) 急速,节奏快
词语解释
紧急;急速猛烈。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衙内总要买,必须从容一日,岂是一时急骤的事。”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十七:“她忽然听见门铃沉重地响了起来,接着那楼梯上,便响起极其急骤的脚步声音。” 李準 《李双双小传·耕云记一》:“果然,大家跑了没有二百步远,一阵急骤的雨点,像筛豆子一样哗哗的又下起来。”
引证解释
⒈ 紧急;急速猛烈。
引《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衙内总要买,必须从容一日,岂是一时急骤的事。”
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十七:“她忽然听见门铃沉重地响了起来,接着那楼梯上,便响起极其急骤的脚步声音。”
李準《李双双小传·耕云记一》:“果然,大家跑了没有二百步远,一阵急骤的雨点,像筛豆子一样哗哗的又下起来。”
急骤的国语词典
紧急、急速。
急骤的网络释义
急骤
急骤造句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p7 kip8 [客英字典] gip7 [台湾四县腔] gip7 kip8 [梅县腔] gip7 kip8 [沙头角腔] gip7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b5 [陆丰腔] gip7 [东莞腔] gip7 [宝安腔] gip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急 | 居立 | 見 | 緝B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kĭĕp | kip/kyp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聚声。本义:马奔驰)
(2) 同本义
骤,马疾步也。——《说文》
车骤徒趋。——《周礼·大司马》
步及骤处兮。——《楚辞·招魂》。注:“走也。”
车驱而驺(骤)。——《礼记·曲礼》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诗·小雅·四牡》
(3) 又如:骤骥(疾驰的骏马)
(4) 使马奔驰
遇春骤马追到,便活擒于马上。——《英烈传》
(5) 又如:骤马(策马奔驰)
(6) 泛指奔驰
麋鹿见之快骤。——《庄子》
形容词
(1) 迅疾,猛快
杞伯于是骤朝于 晋。——《左传·成公十八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章
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骤视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骤膺(迅速接受);骤雨(暴雨);骤步(快走);骤进(快速前进);骤淹(迅速消失);骤兴(迅速兴起);骤断(迅速决断)
副词
(1) 突然
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失街亭》
(2) 又如:骤见(突然相见);骤面(突然见面);天气骤变;狂风骤起;骤寒(天气突然变冷)
(3) 屡次
宣子骤谏。——《左传·宣公二年》
(4) 又如:骤胜(屡胜);骤战(屡战);骤谏(屡次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