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

jí nàn [ji nan]
繁体 急難
注音 ㄐ一ˊ ㄋ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急难 jínàn

(1) 热心地帮助别人摆脱困境

急人之难
be anxious to help;be eager to help those in danger

词语解释

  1. 解救危难。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唐 杜甫 《义鹘行》:“兹实鷙鸟最,急难心炯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今势力世界,曲直难以理定,君又孤,脱有翻覆,急难者谁也!” 清 唐孙华 《恺功侍读用余赠忧重原韵有诗寄怀次韵答之》:“感君急难心,已矣勿长喟。”

  2. 犹危难。

    《管子·问》:“士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 宋 苏轼 《物不可以苟合论》:“安居以为党,急难以相救,此足以为朋友矣。”《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如今我又把我交给谁去?眼前可以急难相告的只有 邓 褚 两家父女翁婿三个人。” 马金凤 《我演穆桂英》:“我觉得国家有急难,人人都有保卫祖国的责任。”

引证解释

⒈ 解救危难。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唐杜甫《义鹘行》:“兹实鷙鸟最,急难心炯然。”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今势力世界,曲直难以理定,君又孤,脱有翻覆,急难者谁也!”
清唐孙华《恺功侍读用余赠忧重原韵有诗寄怀次韵答之》:“感君急难心,已矣勿长喟。”

⒉ 犹危难。

《管子·问》:“士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
宋苏轼《物不可以苟合论》:“安居以为党,急难以相救,此足以为朋友矣。”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如今我又把我交给谁去?眼前可以急难相告的只有邓褚两家父女翁婿三个人。”
马金凤《我演穆桂英》:“我觉得国家有急难,人人都有保卫祖国的责任。”

急难的国语词典

危急患难。

急难的网络释义

急难

  • 急难,指危难;解救危难。如:他人真好,看我钱包忘带,付不出饭钱,二话不说,急难于我,倾囊相助。
  • 急难造句

    投入急难救助,是每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智谋出于急难,巧计出于临危。莎士比亚。
    两人多日未见昨天重逢,半路上就情急难忍停车亲热。
    尤其对于我们军人来说,随时要准备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要为保卫祖国安全流血牺牲,就更需要学习雷锋的榜样,践行“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军人道德规范。
    中国军队参加了国家和地方的许多重点工程建设,并担负急难险重任务。
    通过平台,“救急难”等政府救助资源首先救急,然后引入慈善总会、爱心基金会等社会救助机构“各添一把柴”,共同帮助求助者排忧解难。
    临着一切不平常的急难,只有勇敢和坚强才能拯救。
    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
    据说在呼噜国,只要有急难险重的事,有他出场,先用酒将对方放倒,下面的事立马摆平。
    耶和华阿,他们在急难中寻求你。你的惩罚临到他们身上,他们就倾心吐胆祷告你。
    有的转业军人自恃经过军旅生涯的锻炼,甚至经过急难险重任务的洗礼,曾经“统帅千军万马”。
    耶和华阿,求你怜恤我,因为我在急难之中。我的眼睛因忧愁而乾瘪,连我的身心,也不安舒。
    人生贵在相知,相知在急难;患难识朋友,谊长情永在。
    经询问,民警得知这对男女是分隔在两地工作的小情侣,两人多日未见,半路上就情急难忍,觉得不会有交警巡逻,索性将车停到路边亲热起来。
    企鹅孤独地在那里,我这么想着,并为他着急难过。当我把这些告诉爸爸时,他说:“别难过,苏茜;他有个不错的人生;他羁绊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艾丽斯·西伯德。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
    “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
    当我还有官职时,锦上添花者不知几许,如今退休后,虽有急难,却无人闻问。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QV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P
    四角: 27337

    英文翻译

    quick, quickly; urgent, pres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ap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p7 kip8 [客英字典] gip7 [台湾四县腔] gip7 kip8 [梅县腔] gip7 kip8 [沙头角腔] gip7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b5 [陆丰腔] gip7 [东莞腔] gip7 [宝安腔] g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立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kĭĕpkip/kyp
    nán,nàn [nan,nan]
    部首: 811
    笔画: 10
    五笔: CWYG
    仓颉: EOG
    四角: 70415

    详细解释

    nán

    形容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 困难;艰难;不容易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4) 不可;不好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汉· 王褒《灵坛碑文》

    动词

    (1) 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难与,“难与之”的省略。之,指代曹军。)——《资治通鉴》

    难测也。——《左传·庄公十年》

    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余幼女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使感到困难

    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左传》

    (3) 通“戁”。

    (4) 恐惧

    故君子恭而不难。——《荀子·君道》。注:“难读为戁,惧也。”

    (5) 敬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小雅·桑扈》

    名词

    通“攤”。驱除疫鬼之祭

    命有司大难。——《礼记·月令》

    后缀词

    (1) 现常作后缀加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新的名词,构成某种存在较大困难的事 。如:卖棉难;乘车难;买菜难

    (2) 另见 nàn

    nàn

    名词

    (1)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然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芟夷大难。——《资治通鉴》

    故及于难。——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排难解纷;苦难(痛苦和灾难);逃难(逃灾);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蒙难(遭受到人为的灾祸);罹难(遇灾遇险而死);避难(躲避灾难或迫害)

    (3)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发难(发动反抗或叛乱);首难(首先发难)

    (5) 怨仇;仇敌

    将西南以与秦为难。——《战国策》

    动词

    (1) 诘问;责难

    追难孔子,何伤于人?—— 王充《论衡·问孔》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刁难(故意使人为难);难言(非难的言论);难极(诘难);驳难(反驳责难);责难(指摘非难);非难(指摘和责问)

    (3) 抵挡;拒斥

    难壬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難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4) 如:阻难(阻挠留难)

    (5) 论说;争辩

    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史记·五帝本纪》

    (6) 又如:难说(讨论解说);难诘(讨论责问);难驳(攻讨反击)

    (7) 另见 nán

    英文翻译

    difficult, arduous, hard; un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naan4 naan6

    宋本广韵

    急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