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

jí liú [ ji liu]
注音 ㄐ一ˊ ㄌ一ㄡ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湍急的水流。

谓水流疾速流动。

比喻官场中复杂的斗争。

词语解释

  1. 湍急的水流。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 江 介多悲风, 淮 泗 驰急流。”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一:“急流腾飞沫,回风起 江 濆。”

  2. 谓水流疾速流动。

    唐 许浑 《谢亭送别》诗:“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3. 比喻官场中复杂的斗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刘瞻 ﹞孤贫有艺,虽登科第,不预急流。”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恁莫痴,争似 张良 会归,急流中身先退。” 清 杜濬 《肥水先生忽有居》诗:“急流未必从君退,且喜归怀有定踪。”参见“ 急流勇退 ”。

引证解释

⒈ 湍急的水流。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江介多悲风, 淮泗驰急流。”
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诗之一:“急流腾飞沫,回风起江濆。”

⒉ 谓水流疾速流动。

唐许浑《谢亭送别》诗:“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⒊ 比喻官场中复杂的斗争。参见“急流勇退”。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刘瞻﹞孤贫有艺,虽登科第,不预急流。”
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恁莫痴,争似张良会归,急流中身先退。”
清杜濬《肥水先生忽有居》诗:“急流未必从君退,且喜归怀有定踪。”

急流的国语词典

湍急快速的水流。

急流的网络释义

急流

  • 急流:地理学与大气学术语
  • 急流:水力学术语
  • 急流的翻译

    英语: torrent
    德语: reißender Strom (S)​, Stromschnellen (S)​, Sturzbach (S)​
    法语: torrent, rapide, ravine, bouillon

    反义词

    急流造句

    解放军叔叔冒险跳入急流中抢救落水儿童。
    小时候,我爱在溪水边玩耍,从溪底摸出一块块石头,上面有着斑斓的花纹。姥姥告诉我,石头的花纹是水的回忆。我从上游收集石头,顺流而下,却在江河入海处,将所有的回忆抛进水中。因为我已经无法承担那些回忆的重压,也无法分清,它们源于哪片急流和险滩,更无法接受泥沙共下的污浊。
    刘伯温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后急流勇退,一去不返。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飞奔的马。
    五十岁以后,他急流勇退,弃官务农,躲进偏僻的山庄,闭关却扫,落个安静自在。
    她在自己事业迈向巔峰时,决心急流勇退,回家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
    他是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正值巅峰时期,却急流勇退了,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了年轻选手。
    溪水突然暴涨,大家赶快急流勇退,免得发生危险。
    大雨之后,山水倾泻下来,汇成了奔腾的急流。
    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斗争尖锐复杂,因而许多正直的官吏多方寻找借口急流勇退,以避免灾祸,保全自己。
    如果急流勇退的是智士,继续奋斗的就当是勇士。
    张良就是懂得适时急流勇退,才能避开如韩信鸟尽弓藏的下场。
    汹涌的急流是一个障碍是山上的生活。
    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旋涡和急流。
    你如今正值事业高峰,怎能产生急流勇退的想法呢?
    他奋不顾身跳进急流,奋力抢救落水儿童。
    那黄河水势浩荡,向东急流。
    那么,阿诺德这样的天才交易员为什么选择急流勇退呢?
    你应该急流勇进,不应该急流勇退。
    居于高位的自豪感是如此强烈,急流勇退变得难以实现。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QV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P
    四角: 27337

    英文翻译

    quick, quickly; urgent, pres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ap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p7 kip8 [客英字典] gip7 [台湾四县腔] gip7 kip8 [梅县腔] gip7 kip8 [沙头角腔] gip7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b5 [陆丰腔] gip7 [东莞腔] gip7 [宝安腔] g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立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kĭĕpkip/kyp
    liú [liu]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YC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YIU
    四角: 30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

    名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如:盲流

    形容词

    流畅 。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英文翻译

    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lau2 [东莞腔] liu2 [海陆丰腔] liu2 lau2 [梅县腔] liu2 [陆丰腔] liu3 [沙头角腔] li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求平聲開口三等lĭəuliu/li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