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

jí jiù [ ji jiu]
注音 ㄐ一ˊ ㄐ一ㄡˋ

词语释义

1.速成;匆促而成。 2.见"急就篇"。

词语解释

  1. 速成;匆促而成。

    《史记·李斯列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復彊,相聚约从,虽有 黄帝 之贤,不能并也。” 宋 杨万里 《跋悟空道人墨迹》诗:“更令添此帖,急就不须珍。” 叶圣陶 《某城纪事》:“ 仲箎 说完他的急就的计划,结句说:我们至亲,一定可以帮忙吧?”

  2. 见“ 急就篇 ”。

引证解释

⒈ 速成;匆促而成。

《史记·李斯列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復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宋杨万里《跋悟空道人墨迹》诗:“更令添此帖,急就不须珍。”
叶圣陶《某城纪事》:“仲箎说完他的急就的计划,结句说:我们至亲,一定可以帮忙吧?”

⒉ 见“急就篇”。

急就的国语词典

急于图功。指速成。

急就的网络释义

急就

  • 急就,读作jí jiù,汉语词语,是指速成,匆促而成。
  • 急就造句

    那些潜伏在各处高楼上的蛮国武士发出‘嘻嘻哈哈’的怪笑,怪声怪气的唱着白天里刚刚急就章学来的东夷人的牧歌小调,紧跟着夏颉扬长而去。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快成功案例的推广。
    做为一个初中学生,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功课学好。
    在每日的编程成为急就章时,总是会忘记更新注释、文档、图示或其他次等级的工件。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当务之急就是赶快回教室。
    你以为就凭那套急就章的圣骑甲也能打赢我吗,奥斯卡?
    不过,运动保龄的推行好像有点急就章。
    柴胜虎负责西梢门点,因为这里地势较低,只要雨势来得急就会积水,所以要随时监测。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当务之急就是“兜老底”。
    当一只食蚊鱼发现只有它自己时,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其它的伙伴。
    这四个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阻止货币的进一步崩溃。
    可还是有人屡考屡不过,一着急就想到歪处。
    胡统学不方便参与意见,便看着赵桓,赵桓心里羞愧难当,他没想到自己精心构思出来的诗,竟然比宋铮的急就章还要逊上一筹。
    人生杯具了:有人急中能生智;有人急中能觉醒,有人一急就失言。
    他的心脏不好,一着急就疼得厉害。
    别去展望那些遥不可及的前景,我们当务之急就是应付眼前的事物。
    这些年来,关于秦始皇的作品出了不少,过目之下,多是些急就篇的应景之作,陈陈相因,粗制滥造。
    王燕生小小的灵位前摆放着他的诗歌集,那是他的后人为他急就的,是几本样书。
    全国爱耳日,护耳贴士送给你:远离嘈杂与喧哗,噪声环境耳塞戴,发炎耳鸣急就医,耳机声音要适当,清洗耳廓要经常,沐浴洗头防进水,安全健康最重要!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QV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P
    四角: 27337

    英文翻译

    quick, quickly; urgent, pres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ap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p7 kip8 [客英字典] gip7 [台湾四县腔] gip7 kip8 [梅县腔] gip7 kip8 [沙头角腔] gip7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b5 [陆丰腔] gip7 [东莞腔] gip7 [宝安腔] g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立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kĭĕpkip/kyp
    jiù [jiu]
    部首: 225
    笔画: 12
    五笔: YID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FIKU
    四角: 039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 同本义

    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 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

    (3) 靠近;走近;趋向

    就,即也。——《广韵》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礼记·曲礼》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庄子·大宗师》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庄子·天地》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去故乡而就远兮。——《楚辞·九章·哀郢》

    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就童子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就书(前往从学);就利(趋利,求利);就第(归回宅第;回家);就和(接近)

    (5) 归于

    处工就官府,处商就井市。——《国语》

    (6) 又如:就化(归顺,向化);就班(按次序归位);就款(归顺臣服)

    (7) 担任;开始从事 。如:去就(担任或不担任职务);就列(就位。任职);就事(就职);就田(从事耕种)

    (8) 下;搭着吃 。如:炒鸡蛋就饭;就菜;花生仁就酒

    (9) 完成;成功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瞬息可就。——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就亲(成就婚事,成亲);就名(成就功名)

    (11) 终,尽 。如:就命(去死;毕命)

    (12) 迁就;将就

    刑罚不审则有辟就。——《管子》

    (13) 又如:半推半就;牵就;就着(就便;顺便);就滑(随便;方便)

    (14) 受;被 。如:就戮(受戮,被杀);就缚(受绑,受擒);就封(受封);就决(受死刑)

    (15) 登上;开始,启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16) 又如:就道(上路);就涂(上路,动身)

    副词

    (1) 立刻,马上 。如:春天就要来了

    (2) 和…一样早 。如:今天早晨雨就停了

    (3) 一…就… 。如:他下课后就到图书馆去了

    (4) 只,仅仅 。如:就你一个来吗?

    (5) 事实正是如此 。如: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找吧!

    (6)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如:不斗争就不能前进

    介词

    (1) 在 。如:就理(内情)

    (2) 从

    就其不忘一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就中

    (4) 组成介词结构,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常跟后面的“说”、“看”、“而论”等相呼应 。如:就字面上看

    (1) 偏偏 。如:你不让我干,我就要干!

    (2) 表示决意或意图 。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就要去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如:就让(即使;就算)

    英文翻译

    just, simply; to come, go to; to approach, n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a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u5 [宝安腔] ciu3 [梅县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qiu4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ciu5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iu6 [陆丰腔] ci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僦去聲開口三等dzʰĭəuziuh/dz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