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轻慢。
《国语·郑语》:“唯 谢 郟 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 韦昭 注:“怠,慢也。忠信为周。言民慢黷其君,而未及於忠信。”《新唐书·李愿传》:“以威刑操下,用婚家 竇缓 典帐中兵,骄驁怠沓。”
引证解释
⒈ 轻慢。
引《国语·郑语》:“唯谢郟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
韦昭注:“怠,慢也。忠信为周。言民慢黷其君,而未及於忠信。”
《新唐书·李愿传》:“以威刑操下,用婚家竇缓典帐中兵,骄驁怠沓。”
怠沓的网络释义
怠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怠,慢也。——《说文》
懈,怠也。——《尔雅》
怠,赖也。——《广雅》
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国语·周语》
吉事虽止不怠。——《礼记·檀弓》。注:“惰也。”
毋怠荒。——《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
怠偷甚矣。——《国语·晋语》
俾君子易怠。——《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兵民怠而国弱。——《商君书·弱民》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怠荒(松弛荒废);怠戏(怠情职责,纵情嬉戏)
(4) 疲倦;倦怠
怠而后游于清池。——《汉书·司马相如传》
(5) 又如:怠容(疲惫的样子)
动词
(1) 使…懒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轻漫;骄傲不敬重
其民怠沓其君。——《国语·晋语》
守卒皆怠炎( 王炎)。——《宋史·杨愿传》
(3) 又如:怠玩(指玩忽职守);怠忽(轻慢疏忽);怠沓(怠慢不敬);怠废(怠慢荒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ai3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o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台湾四县腔] tai5 tai3 [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6
◎ 潮州话:da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駘 | 徒亥 | 定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daix/doj | dʰɒi |
详细解释
dá
量词
(1) 堆,叠。堆在一起的或逐个叠放的薄的东西 。如:一沓银洋
(2) 用于叠起来的纸张(如书写纸等),可一张张扯 。如:一沓信纸
名词
(1) 借指叠起来的纸张或薄的东西
此诗今在案沓卷中。——宋· 俞文豹《吹剑录》
(2) 另见
tà
形容词
(1) (会意。从水,从曰。说话多象水流。曰,说。本义:话多)
(2) 同本义
沓,语多沓沓也。——《说文》
噂沓背憎——《诗·小雅·十月之交》
(3) 又如:沓舌(多舌,多话);沓沓(语多的样子)
(4) 众多;重叠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 又如:重沓(重复繁冗);沓飒(群舞的样子),沓合(重叠);沓障(沓嶂。重重叠叠的山峰);沓拖(相重的样子)
动词
(1) 会合,合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楚辞·屈原·天问》
(2) 贪婪 。如:沓贪,沓冒(贪婪);沓猥(贪得而卑下);沓墨(贪污)
(3) 水翻腾沸涌 。如:沓浪(汹涌的波浪)
(4) 在行进中击鼓
沓鼓扬钲,南庭朔方知远近?——明· 汤显祖《紫箫记》
量词
(1) 套 ——用于成套的器物。如:沓杯(套杯);沓柜(套柜)
(2) 另见
ta
——见“疲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ap8 [台湾四县腔] tap8 [客语拼音字汇] diab6 tab6 [海陆丰腔] tap8 [宝安腔] tap8 [东莞腔] tiap8 [客英字典] tap8
◎ 潮州话:da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沓 | 徒合 | 定 | 合 | 入聲 | 合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dʰɒp | d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