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云骞

sī xù yún qiān [si xu yun qian]
注音 ㄙ ㄒㄨˋ ㄩㄣˊ ㄑ一ㄢ

词语释义

形容思路高远奇特。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书·潘岳传论》:“安仁思绪云骞,词锋景焕,前史俦于贾谊,先达方之士衡。”

汉字详情

sī,sāi [si,s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L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P
四角: 60330

详细解释

sāi

形容词

(1) 多须的样子 。如:于思(形容胡须很多)

(2) 另见 si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4) 思慕;想念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思慕宿宾(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怀念其功绩,伤悲其冤屈);思忆(思念,想念);思女(思念异性的女子);思服(怀念);思齐(思慕贤者的风范而效法之,使与之等齐);思旧(思念旧友);思治(想念治世);思归(想望回故乡);思怀(怀念);思眷(眷念);思企(旧时书信语,犹想念);思顾(思念);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思负(思念罪过);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犹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恋爱慕之心);思泳(思慕咏叹)

(6) 悲伤,哀愁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乐府诗集·长歌行》

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絃。——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晋· 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思秋(悲秋)

名词

(1) 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思功(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思力(思维能力);思至(灵感到来,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构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综(才思);思纬(才思学识);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乡思

(3) 特指创作的构思

画思入神。——《新唐书》

(4) 诉讼。通“司”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释名》

(5) 诗体的一种

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 宋· 严羽《沧浪诗话》

(1) 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2) 用于句中,无实义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小雅·桑扈》

(3) 另见 sāi

英文翻译

think, consider, ponder;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si3 s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1 sii5 [梅县腔] se1 se5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xi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客英字典] sii1 [陆丰腔] sii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 潮州话:se1(sur) se3(sùr) , sai1(s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兹平聲開口三等sĭəsi/sio
[x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FTJ
五行:
吉凶:
仓颉: VMJKA
四角: 24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者声。本义:丝的头)

(2) 同本义

绪,丝端也。——《说文》

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天工开物》

(3) 又如:绪余(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

(4) 头绪,开端

反覆终始,不知其端绪。——《淮南子·精神训》

扰百绪于眼前。——谢庄《曲池赋》

(5) 又如:端绪(头绪);入绪(有了头绪);绪次(头绪)

(6) 情绪,心情

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

幽情苦绪何人见。——《聊斋志异》

霜轻两鬓欲相侵,悉绪无端不可寻。——唐· 李频《长安寓居寄柏侍郎》

(7) 又如:愁绪(忧愁的情绪);情绪(情思意绪)

(8) 次序

诞敢纪其绪。——《书·大诰》

(9) 世系

系唐统,接 汉绪。—— 陆游《丞相率文武官僚贺寿皇正旦表》

(10) 又如:绪胄(世系和后代)

(11) 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

缵禹之绪。——《诗·鲁颂·閟宫》

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书·五子之歌》

(12) 又如:绪功(未完成的功业;遗业)

(13) 姓。明代有绪纪、绪珊

(1) 余留的,遗留下来的

唉秋冬之绪风。——《楚辞·涉江》

先王有绪言而去。——《庄子·渔父》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庄子》

(2) 又如:绪风(残余之风。即“余风”);绪音(余音);绪余(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以外所剩余);绪业(遗业,事业)

(3) 用同“絮”,比喻多而连绵不断 。如:绪咶(絮咶。唠叨;啰嗦);绪绪叨叨(絮絮叨叨);绪谈;绪语

动词

(1) 寻绎;整理

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汉书》

(2) 又如:绪次(整理编排);绪正(理出头绪,排正序次)

(3) 叙述

会病不起,余与伯成绪其志而为之。—— 宋· 赵衍《重刊李长吉诗集序》

(4) 顺;顺从

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文选》

(5) 又如:绪信(依从信赖)

英文翻译

end of thread; thread, clu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5

宋本广韵

yún [yun]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F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I
四角: 1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2) 同本义

(3) 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雲,山川气也。——《说文》

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其名曰云。——《吕氏春秋·明理》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云归而岩穴瞑。——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ń(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纹的皮衣料);云轮(云车的轮子);云板(佛教道场上用的一种敲击乐器);云彻(像扫除残云那样干净彻底);云护(画在人物周围环护的云彩);云鸿(云中鸿雁,即鸿雁传书。后用指书信);云霾(行云和阴霾);云端里看厮杀(袖手旁观;瞧热闹);云山(云雾缭绕的山);云消雨散(指一切事物都如云雨一样消散不见);云淡风轻;云开见日(比喻清除蒙蔽,重见光明);云情雨意(指男女欢会之情意);云翻雨覆(比喻反复不定)

(5) 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唐· 曹唐《小游仙诗》

(6) 又如:云髻(女子的发髻);云鬟(形容女女的头发卷曲如云);云衫(轻而薄的衣衫)

(7) 悬浮在周围空气或一种气体中的物质的细微质点,通常是看得见的集合物。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8) 造成损害、毁损、受到怀疑或有争议的某事物。如:在这桩交易上疑云未散

(9) 借指高空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楚辞·九歌·云中君》

(10) 又如:云中(云霄之中,高耸入云的山上);云枝(高耸入云的树枝);云杪(云霄,高空);云扃(高山上的屋门。借指高山上的房屋)

(11) 指环绕某种物体的一种假定介质 。如:电子云

(12) 云南省的简称

(13) 姓

形容词

(1) 比喻盛多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诗·齐风·敝笱》

威武纷云。——《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云:“纷云,盛貌。”

(2) 又如:云从(比喻随从众多);云会(如云聚集,比喻众多);云涛(形容云起盛多如波涛汹涌)

(3) 比喻高

黄帝得之,以登云天。——《庄子·大宗师》

(4) 又如:云天(高天。云,极言其高);云步石梯(登向高处的石阶);云房(古时称隐士或僧道的住所)

(5) 比喻疏远 。如:云仍(泛指远孙);云孙(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云壤(指天地;比喻相距很远)

(6) 比喻飘泊不定 。如:云客(云游江湖的术士);云水全真(游方道士);云心(闲散的心);云水(指远行脚僧或游方道士);云水道人(指游方道士)

动词

(1) 说

我旧云刻子。——《书·微子》。马注:“云,言也。”

伊谁云从?——《诗·小雅·何人斯》

大旱之日短而云灾。——《公羊传·文公二年》

谁云救之。——《国语·晋语》

自云先世。——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此中人语云。

云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

孔子云。—— 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人云亦云;不知所云;诗云

(3) 有

其云益乎?——《荀子·法行》

(4) 为,是

虽云匹夫,霸王可也。——《后汉书》

(5) 旋

洽比其邻,昏姻孔云。——《诗·小雅·正月》

助词

无实在意义

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宋将军云。——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明· 魏学《核舟记》

谓之天门云。——清· 姚鼐《登泰山记》

请命西后云。——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代词

如此;这样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平漂没,溺其人民”云。——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英文翻译

say, speak; clouds

方言集汇

◎ 粤语:wa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n3 jun2 [海陆丰腔] run2 [宝安腔] jun2 [梅县腔] jun2 [陆丰腔] jun3 [客英字典] jun2 [客语拼音字汇] yun2
◎ 潮州话:ung5 ung7 (ûng ūng) hung5 (hû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王分平聲合口三等ĭuənyon/hiun
qiān [qian]
部首: 320
笔画: 13
五笔: PFJC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TCM
四角: 30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马,寒省声。本义:马腹病,指腹部亏损低陷)

(2) 同本义

骞,马腹垫也。——《说文》。谓马腹低陷不充垫者,下也。

闵子骞名损,或曰即左襄廿三传之闵子马。——《史记·弟子传》

骞,马腹垫也。臣锴曰:腹病骞损。《诗》曰:“不骞不亏”。古人名损字骞。—— 五代· 徐锴《说文系传》

(3) 也指其他动物的肚腹低陷

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属。——《周礼·考工记·梓人》。按,鸟形如孵,胸满而复陷。

(4) 又如:骞腹(马腹低陷)

(5) 通“蹇”。跛足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诗·小雅·无羊》

动词

(1) 惊惧

人灵骞都野,鳞翰耸渊丘。——《文选·颜延年诗》

(2) 延误

惟昔李骞期。——刘越石《扶风歌》

(3) 又如:骞期(失期,约期而失信)

(4) 损坏;亏损 。

不骞不崩。——《诗·小雅·天保》

外无骞污之名。——《汉书·晁错传》

(5) 又如:骞污(亏损污辱);骞崩(亏损坍圮);骞短(亏损缺少)

(6) 同“搴”。拔取

非有斩将骞旗之实也。——《汉书·杨仆传》

(7) 高举;飞起

骞,飞也。——《广雅》

王虺骞只。——《楚辞·大招》。注:“骞,举头貌也。”

(8) 又如:骞翥(展翅高飞的样子);骞举(飞扬的样子);骞骞(飞翔的样子;恣意放肆的样子);骞腾(飞腾)

名词

通“愆”。过,误

长夜漫兮,永思骞兮。——《荀子·正名》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刘琨《扶风歌》

英文翻译

raise, hold high; fly, soar

方言集汇

◎ 粤语:hi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