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斗争

sī xiǎng dòu zhēng [si xiang dou zheng]

词语释义

(1)各阶级或社会集团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指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内部,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思想斗争是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的反映。

(2)泛指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斗争,包括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先进思想同落后思想之间的斗争等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各阶级或社会集团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指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内部,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思想斗争是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的反映。(2)泛指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斗争,包括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先进思想同落后思想之间的斗争等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而且我的还在做着激烈地思想斗争,因为我知道我在国内、在后方,而我的战友们仍在伊拉克。
2、要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3、我们要清楚,完美和不完美只是思想斗争的结果,它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4、语言,语调,身体语言或许会出现错位现象,例如摆错姿势,这是说错话时身体的一致表现,暗示内心的思想斗争。
5、如果你也在为了能否原谅某个过错而作思想斗争,那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过后,关掉了电视,关掉了电脑,关掉了音乐,也许很不爽,但是这些真的值得。
7、很多的想法,许多的思想斗争在此形成,拒绝这些想法就像故意侮辱他们。
8、即便我们愿意相信肉体死亡之后,思维随即消逝,也要经历困难的思想斗争。
9、伦敦并不是第一个为奥运遗产作思想斗争的主办城市。
10、如果你接受变化成真之事实,你自己思想斗争的事实,思想的有益方面得到增强的事实,你就会成长、壮大。
11、我记得这些是因为我有过一场松松垮垮的有关是不是要放弃自杀去定个酒店房间的思想斗争。
12、经过六个月的思想斗争,福田不顾母亲的疑虑,决定接受小则的任命。
13、我问过一些玩马里奥的男性玩家,玩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思想斗争。
14、我在机场的售票处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
15、我们在强调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的时候,仍然要注意防止“左”的错误。
16、对于去还是不去参加这次大我做了很长的时间的思想斗争,可是,我非常“快乐”自己去了。
17、救济立法同时也反映出不同土地处理思想、不同政治利益集团和不同区域之间激烈的政治经济思想斗争。
18、而为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
19、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设计师群体的团结使之有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原创设计师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20、持泡沫论断的专家们现在已经不知所以,因为区域性住宅市场的上升态势及高企的联邦现金储备利率引发一个个购买者的思想斗争。
21、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选择了破釜沉舟之路。
22、不再有库档处的担忧了,然而她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仍旧需要和整容手术做思想斗争。
23、尽管进行思想斗争才几秒钟,但是那个女孩子的哭声已经越来越弱了。
24、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决定21世纪命运的思想斗争。
25、他生意几次惨败,经过长时间思想斗争,他又振作起来。
26、在征兵问题上的思想斗争,重新唤醒了我一直心存的怀疑,我怀疑自己是否是一个好人,或是否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

思想斗争造句

历来的经验说明一条:思想斗争必须中肯。
王林华说,当时自己也怕过,但情势所逼,根本没时间做思想斗争。
也许是真的爬楼累了,进寝室后瘫坐了一会,经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提桶下楼了。
思想斗争的开展是培养正气压倒邪气。
因此,同流寇主义作思想斗争,将是一个不可少的过程。
尽管事前顾虑重重,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他们最终开口,在二道江一个酒店的隐蔽包间里,讲述了一场风暴爆发前的全过程。
虽然你曾经陪我度过寂寞时光,也给我消除过烦恼,但你也带给我太多的伤害,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趟过爱与恨的激流,我想你真的不适合我,再见了!香烟!
我最近吃掉了我的第一个樱桃萝卜。对于要吃掉我花了这么长时间来种植的东西,我感到一种异样的内疚,为此我还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最终说服了自己。海伦·芭布丝。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豁出去了,反正我也是一个半截入土地人了,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别人游戏的炮灰。
得知私藏枪支违法后,张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决定将私藏的猎枪缴出来。
经过思想斗争,他终于向老师吐露了实情。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因它牵涉到难言的隐私;有件事不知该不该联系,但与你太重要了。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鼓足勇气说:你的节日愚人节快乐!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女士还是没禁受住诱惑。
虽然我心里做了一番思想斗争,但是我还是坐进了他的出租车,和他一起。
其实昨天晚上,姨妈是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思想斗争的。
持泡沫论断的专家们现在已经不知所以,因为区域性住宅市场的上升态势及高企的联邦现金储备利率引发一个个购买者的思想斗争。
“我作出的承诺,是一个独身主义者”,他的写作困境,但经历了“转变,个人的思想斗争和成长。
我在机场的售票处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
马孝全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想起明月心了,他本想阻止自己这样不忠的想法,但是在做了短暂的思想斗争后,马孝全决定放开思绪,任其驰骋。
在这种情况下,身肩重任的周珏珉也曾想过“裁员增效”的方法,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放弃了这个想法。

汉字详情

sī,sāi [si,s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L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P
四角: 60330

详细解释

sāi

形容词

(1) 多须的样子 。如:于思(形容胡须很多)

(2) 另见 si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4) 思慕;想念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思慕宿宾(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怀念其功绩,伤悲其冤屈);思忆(思念,想念);思女(思念异性的女子);思服(怀念);思齐(思慕贤者的风范而效法之,使与之等齐);思旧(思念旧友);思治(想念治世);思归(想望回故乡);思怀(怀念);思眷(眷念);思企(旧时书信语,犹想念);思顾(思念);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思负(思念罪过);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犹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恋爱慕之心);思泳(思慕咏叹)

(6) 悲伤,哀愁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乐府诗集·长歌行》

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絃。——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晋· 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思秋(悲秋)

名词

(1) 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思功(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思力(思维能力);思至(灵感到来,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构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综(才思);思纬(才思学识);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乡思

(3) 特指创作的构思

画思入神。——《新唐书》

(4) 诉讼。通“司”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释名》

(5) 诗体的一种

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 宋· 严羽《沧浪诗话》

(1) 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2) 用于句中,无实义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小雅·桑扈》

(3) 另见 sāi

英文翻译

think, consider, ponder;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si3 s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1 sii5 [梅县腔] se1 se5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xi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客英字典] sii1 [陆丰腔] sii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 潮州话:se1(sur) se3(sùr) , sai1(s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兹平聲開口三等sĭəsi/sio
xiǎng [xiang]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S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UP
四角: 46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2) 同本义

想,冀思也。——《说文》

览物想故国。——杜甫《客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

(3) 又如:想似(深切的怀念);想思(想念)

(4) 思考,思索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楚辞·九章·悲回风》

后来还亏得文琴替我竭力想法,找了原经手人,向 周中堂讨主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 又如:冥思苦想;想来想去(反复的多方思考);想度(考虑,衡量)

(6) 希望,想要

那时他老人家正在用功,想中那名进士。——《儿女英雄传》

(7) 又如:想闻(想望,仰慕)

(8) 料想;猜想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本人。——《史记·孔子世家论》

(9) 又如:想料(料想)

(10) 想象

想早励良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王充《论衡》

(11) 好像,如同

云想衣裳花容,春风指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12) 怀念、回想

想当年。——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以慰长想。——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英文翻译

think, speculate, plan, consider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ong3 [陆丰腔] siong3 siong6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3 [沙头角腔] siong3 [梅县腔] siong3 [台湾四县腔] siong3 [宝安腔] siong3 [海陆丰腔] siong3 [东莞腔] siong3
◎ 潮州话:siên6/sion6 siang2(siĕ siá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sĭaŋsiangx/siank
dǒu,dòu [dou]
部首: 407
笔画: 4
五笔: U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J
四角: 34000

详细解释

dǒu

名词

(1) (象形。有柄。说文叙,俗谓人持十为斗。本义:十升)

(2) 同本义

斗,十升也。——《说文》

角斗甬。——《礼记·月令》

扫除十斗归,一一以叶自彰。——邯郸淳《笑林》

(3) 又如:斗斛(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计容积的量器);斗米升珠(形容粮食短缺、米价奇高)

(4) 盛酒器

木瓢为斗。——《通俗文》

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大戴礼记·保傅》。

金樽清酒斗十千。——唐· 李白《行路难》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斗瓶(酒器);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诗善饮,文思敏捷,气概豪迈)

(6) 口大底小的方形或鼓形量器,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容量为一斗

(7) 形如斗状的器物 。如:烟斗,漏斗;斗文(剑鞘上的星纹图案);斗胸(胸部隆起如斗状)

(8) 旋转成圆形的斗形指纹的简称 。如:斗纹(交叉的斗形花纹)

(9) 指北斗七星

维北有斗。——《诗·小雅·大东》

日中见斗。——《易·丰》

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淮南子·齐俗》

(10) 又如:斗箕(斗星和箕星);斗君(道家语。指北斗之神);斗斋(供奉斗星之处;亦指斗星神);斗魁(魁星。北斗七星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斗杓(北斗七星形似勺,柄上的三颗星叫杓,斗杓指向东,时令交替)

(11) 容量单位。也作量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石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

(12) 星宿名 二十八宿之一,也称南斗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 苏轼《赤壁赋》

形容词

(1) 比喻事物的微小 。如:斗筲之器(比喻器量狭小,才识浅薄);斗禄(微薄的俸禄);斗船(小船);斗锣(一种发音强烈的小锣,为戏曲或民间锣鼓乐的常用乐器)

(2) 比喻事物之大 。如:斗碗(大碗);斗大(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斗目(睁大眼睛)

(3) 陡峭。后作“陡”

成山斗入海。——《史记·封禅书》

二壁争高,斗耸相乱。——《水经注·谷水》

(4) 又如:斗健(峭拔刚健);斗辟(孤立而偏僻);斗峻(高且陡);斗峭(突兀);斗绝(陡峭险峻)

副词

(1) 陡然,突然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2) 又如:斗顿(忽然);斗然(突然)

动词

(1) 通“抖”。抖动

珠缨炫转星宿摇。——白居易《骠国乐》

斗薮尘埃衣。——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

(2) 又如:斗叟(抖动;颤斗);斗薮(抖动;抖落)

(3) 另见 dòu

dòu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2) 搏斗;引申为战斗

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说文》。按,争也。

二士对戟为鬥。——《古考经说》

鬥,遇也。——《说文》。按,相接之意。

投身大敌,与之扑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

(4) 又如:拳斗;械斗;格斗(紧张激烈地搏斗);斗心(战斗的意志);斗臣(勇健善斗之士);钩心斗角(屋角由屋心伸出来,像与屋心钩在一起。各个屋角相对,像要相互搏斗。用此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5) 较量,竞赛

试与他虫斗。——《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斗口(斗嘴;开玩笑挑逗);斗靡夸多(说长道短。斗:争。靡:无;少);斗锦(争奇斗艳);斗花(以奇花相竞赛);斗香(以名香相竞赛);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的一种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斗茶(比赛茶的优劣);斗棋(奕棋争胜)

(7) 古代天文用语,星相击

十四载二月,荧惑,太白斗于毕、昂、井、鬼间,至四月乃伏。——《新唐书》

(8) 遇合;拼合 。如:斗榫;斗缝(拼接);斗阚(拼合镶嵌)

(9) 使动物斗 。如:斗鸡;斗蛐蛐儿;斗鸡走马;斗鸡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10) 斗争,争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外连衡而斗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斗地主;斗宠(争夺受宠);斗辩(争斗;争吵)

(12) 玩,游戏 。如:斗棋;斗叶(玩纸牌);斗牌(玩骨牌、纸牌)

(13) 用同“逗”。逗引 。如:斗引(挑逗,逗引,勾引);斗谝(巧言逗引)

(14) 戏耍;喜乐 。如:斗叠(挑拨离间);斗牙拌嘴(耍嘴调闹)

英文翻译

Chinese peck; liquid mea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u3 [梅县腔] deu3 [宝安腔] diu3 [东莞腔] deu3 deu5 [台湾四县腔] deu3 [客英字典] deu5 [沙头角腔] de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diu3 [陆丰腔] deu3
◎ 潮州话:dau2 dou3 d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當口上聲開口一等təutux/tov
zhēng [zheng]
部首: 207
笔画: 6
五笔: QV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SD
四角: 275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

(2) 同本义

争,彼此竞引物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争所有余。——《墨子·公输》

几只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民争负薪。——《资治通鉴·唐纪》

人争鬻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如:争座(争座次;争高低);争立(争夺王位);争国(争夺君位);争恶(争夺险要之地);争标(争夺优胜);争重(争夺帝位、王权)

(4) 辩论;争论

争者事之末也。——《国语·越语》

在丑不争。——《孝经》。注:“竞也。”

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

有竞有争。——《庄子·齐物论》。注:“对辩曰争。”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如:争抗(抗争;抗衡);争让(争执);争口(争论);争高低;争言(争辩;争吵)

(6) 争胜,争着

争割地而赂秦。—— 汉· 贾谊《过秦论》

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争延之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如:争心(争强好胜的心理);争途(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争求(竞相追求);争妍(竞相逞美);争长(争行礼先后;争相增长);争奇(竞相逞其奇特)

(8) 争斗

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9) 如:争跤(摔跤);争交(摔跤)

(10) 竞争;较量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如:争校(争竞,计较);争春(争艳于春日);争进(为仕宦而相争);争张(争竞,夸张);争棋(下棋争胜);争强(争为强者)

(12) 〈方〉∶欠

争账还钱,又不犯王法。——巴金《兄与弟》

(13) 相差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 杜荀鹤《自遣》

(14) 如:争些个(差一点);争些儿(差一点儿;险些);争不多(差不多);争差(差错;差别)

名词

(1) 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

(2) 姓

代词

(1) 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

片言争敢动吾皇。——《警世通言》

(2) 如:争知(怎知);争似(怎似);争耐(怎标;无奈)

英文翻译

dispute, fight, contend, striv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ng1 za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