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音

máng yīn [ mang yin]
注音 ㄇㄤˊ 一ㄣ

词语释义

忙音 mángyīn

(1) 打电话时送回到用户的断续低音,表示被呼叫用户的线路占线

busy tone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usy tone] 打电话时送回到用户的断续低音,表示被呼叫用户的线路占线 手机打电话时送回到用户的断续低音,表示被呼叫用户的线路占线。

忙音的网络释义

忙音 (词语)

  • busy tone,手机打电话时,送回到主叫方的断续低音,表示被叫方的线路占线。
  • 忙音造句

    在通信技术中,当无线路可用因而有忙音返回给主呼叫用户时网络的一种状态。同。
    倾听对面墙上壁钟秒针的“忙音”,我突然注意到一种现象,那就是:秒针所发出来的声音大小不同,强弱不一。
    挂断电话,只余下电话里嘟嘟的忙音,仿佛没有说完的心事,不甘心的留连电波中,寻找出口。安逸 
    点的是烟,抽的卻是寂寞;斟满的是酒,品的却是哀愁;打开的是收音机,传出的却是冷清;拨通的号码,回复的却是失落的忙音。
    接到巴金小队求援信息的勒斯科指挥官立即通过对讲机指挥莫巴特小队前往支援,但回应他的却只是一阵阵‘丝丝拉拉’的忙音。
    阿宝公司,曾经热情的电话,怎么一阵一阵忙音?
    莫小曼听到电话那头嘟嘟的忙音,挑了挑眉,又继续安然自得的躺在浴缸里修身养性。
    写给你的信,早已飘失在风里杳无音讯;打给你的电话,却总是忙音;里你的图像,永远是灰色留给我,而我却在风里慢慢回忆过去。
    另外,电话线路中断或是出现忙音,使得地区的破坏程度难以确认,特别是离震中较远的南部地区。
    昨日,网龙的电话一直处于忙音状态。
    现在,人们打电话时如果听到的是忙音,就会变的抓狂。
    李师傅的说法并非虚辞,记者昨日在不同时段多次拨打这一热线电话,发现电话一直处于忙音状态。
    他甚至不问我和谁一起,听筒里的忙音一声高过一声。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张远宝很生气的把电话放下。
    我一直在不停地给你打电话,但我听到的总是忙音。

    汉字详情

    máng [mang]
    部首: 339
    笔画: 6
    五笔: NY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YV
    四角: 9001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亡声。本义:急迫,慌忙)

    (2) 同本义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3) 又如:急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忙丢丢(急急忙忙);忙不择价(匆忙出卖东西,就卖不到好价钱);忙迫(仓皇迫促;忙碌紧张);忙手忙脚(做事时心慌忙乱的样子);忙促(匆忙急促;忙碌而紧张);忙碌碌(匆忙急迫貌);忙忙迭迭(十分匆忙的样子)

    (4) 事情多,繁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5) 又如:忙工(在农忙时雇用的临时工);忙事(忙碌的事);忙上加忙(分外忙碌);忙忙叨叨(忙忙碌碌);忙忙(形容事务繁冗,不得空闲);忙劫劫(忙忙碌碌;急急忙忙);忙碌碌(事情多,不得闲)

    (6) 迷惘的样子 。如:忙祥(迷惘昏眊的样子);忙然(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动词

    (1) 赶快;赶紧

    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儒林外史》

    (2) 急于

    他那里正等的你火里火发,你不去,却忙惚儿来我这里缠。——《金瓶梅词话》

    (3) 做事,工作 。如:他还没有忙完吗?你忙什么?

    名词

    (1) 清代田赋名 。如:忙银(清代称每年上忙、下忙所征收的税银)

    (2) 姓

    英文翻译

    busy, pressed for time; hust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ong2 [陆丰腔] mong3 [梅县腔] mong2 [沙头角腔] mong2 [客语拼音字汇] mong1 mong2 [宝安腔] mong2 [海陆丰腔] mong2 [台湾四县腔] mong2 [东莞腔] m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mɑŋmang
    yīn [yin]
    部首: 907
    笔画: 9
    五笔: 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A
    四角: 0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英文翻译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1 [陆丰腔] jim1 [沙头角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梅县腔] jim1 [东莞腔] jim1 [宝安腔] jim1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mqim/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