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救

dé jiù [ de jiu]
注音 ㄉㄜˊ ㄐ一ㄡ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得救 déjiù

(1) 得到救援;被救

被洪水围困的难民得救了
经过整修,这座唐代庙宇得救了
be rescued;be saved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e rescued;be saved] 得到救援;被救被洪水围困的难民得救了经过整修,这座唐代庙宇得救了 得救是指,罪得赦免,与神和好,得神所赐永远的生命及属天的平安;得以免去将来地狱的永刑,最终身体得赎进入永恒的极荣耀的新天新地。基督信仰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得救。

得救的国语词典

自艰困危急的情境中获得救助。

如:「他在海上漂流数日,终于得救。」

得救的网络释义

得救

  • 得救:词语
  • 得救:郎军演唱歌曲
  • 得救:偏向于民谣的电子乐
  • 得救 (词语)

  • 得救是指,罪得赦免,与神和好,得神所赐永远的生命及属天的平安;得以免去将来地狱的永刑,最终身体得赎进入永恒的极荣耀的新天新地。基督信仰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得救。
  • 得救的翻译

    英语: to be saved
    德语: davonkommen (V)​
    法语: être sauvé

    得救造句

    在医生和护士们的努力下,这个奄奄一息的战士终于得救了。
    女孩得救了,男孩却失踪了。
    落水的孩子终于得救了。
    如果是年龄还小可以理解,如果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就要好好考虑了,异地恋本来就很难,她每月才二千五,你可以在你住的地方给她找一个比她好一点的工作,如果她不来应该是没得救了,放弃吧。
    十年聚会,让我们同学之间那久远澎湃的想念得以平复,这个平复的周期或长或短,只有见到你,方能得救。所以,相见。
    孩子得救了,妈妈热泪盈眶地向医生道谢。
    在最后一分钟,他才骤然想起口袋里的手枪。等他们走过去,朝这个端枪的家伙背后放一枪,朱赫来就能得救。一瞬间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他的思绪立即变得清晰了。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生疼。
    按照圣经的形容,未得救的人总是浮躁不安的;然而,圣经却提醒得救的人,他们可以得知自己在神里面已得著安稳,他们的心宁也可得著安息。
    ,一家工人阶级的报纸主编,评价道:“即使是一位三等舱的最卑微的移民,也比他更有资格获得救生舱的一个座位。”。
    得救意味着我们借着耶稣基督的权柄,被带领到一个位置,从而能够从上帝的手里接受恩典,即得蒙赦罪。
    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己得救。
    当我说自己是基督徒的时候,我不是在狂呼:自己已经得救!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财富——是得救的道路上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富人通常有一个过于肥大的肚子,进不得天堂的窄门。如果他要向这方面努力,他就应该吃斋,或者把自己交给教士;教士善于取掉他的脂肪,使他瘦削,从而挤进得救的小窗户。霍尔巴赫。
    至于我,是向自然学习,是只爱真理的,哪怕只是真理的一个影子,也使我感到欢欣鼓舞,胜过一切给人带来荣华富贵的谬误。我宁愿在光天化日之下凭着我短绌的天资到处碰壁,也不肯在黑暗中凭着谨小慎微使自己得救或者发财。
    这是这麽鲜明和真实的使我为不得救的人战悚。
    父母的爱感动了上天,让孩子得救了,小欣宜父母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慰了!
    他们迸发出一阵惊喜若狂的喊声,期待着新英格兰的得救。
    谁人曾照顾过我的感受,待我温柔吻过我伤口,能得到的安慰是失恋者得救后,很感激忠诚的狗,谁人曾介意我也不好受,为我出头碰过我的手,重生者走得的都走,谁又为天使忧愁,甜言蜜语没有但却有我这个好友。
    但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

    汉字详情

    dé,děi,de [de,dei]
    部首: 303
    笔画: 11
    五笔: TJ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AMI
    四角: 262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4) 找到

    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

    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5) 得知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6) 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

    (8) 成功;完成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9)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

    (10) 适,合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11) 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12) 同“德”,恩惠,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13) 助动词。能,能够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

    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14) 得意,满足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

    (15) 又如:洋洋得意

    (16) 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名词

    (1) 收获,心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

    副词

    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形容词

    合适;正确

    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

    (1) 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如: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应之词)

    (2) 用在口语中,瞧。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如:得,又搞错了;得,全完了

    (3) 另见 de;děi

    de

    助词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能够或可以。如:我们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

    (2)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我拿得动;那办得到

    (3)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如:冷得打哆嗦;笑得肚子痛

    (4) 另见 dé;děi

    děi

    动词

    (1) 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一定 。如: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

    (2)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4) 表示推测的必然 。如:要不快走,我们就得迟到了

    (5) 另见 dé;de

    英文翻译

    obtain, get, gain, acquire

    方言集汇

    ◎ 粤语:dak1
    ◎ 客家话:[东莞腔] det7 [客英字典] det7 [台湾四县腔] det7 [梅县腔] det7 [海陆丰腔] det7 [客语拼音字汇] ded5 diad5 [沙头角腔] diet7 [陆丰腔] det7 [宝安腔] d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təktok
    jiù [jiu]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IYT
    五行:
    仓颉: IEOK
    四角: 489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2)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4)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5) 又如: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难);救穷(救济穷困);救度(救拔并使脱离苦难,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说情;救护)

    (6) 治疗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7) 又如:急救(紧急救治);救药(医疗救治。也用来比喻挽救、补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疗(救治;医治)

    (8) 纠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9) 又如:救正(纠正);救弊(匡除纠正弊害);救奢(纠正奢靡);救过(纠正过失)

    (10) 求助于人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1) “捄”

    英文翻译

    save, rescue, relieve; help, aid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4 [东莞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5 [梅县腔] giu5 [陆丰腔] giu5 [台湾四县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宝安腔] g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祐去聲開口三等kĭəukiuh/k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