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聘

dài pìn [ dai pin]
注音 ㄉㄞˋ ㄆ一ㄣˋ

词语释义

待聘 dàipìn

(1) 等待聘任

待聘高级工程师
wait for appointment or post

词语解释

  1. 等待召聘。

    《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孔颖达 疏:“言儒能铺陈上古 尧 舜 美善之道,以待君上聘召也。”

  2. 等待聘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此媪次女,小字 鸦头 ,年十四矣。缠头者屡以重金啗媪,女执不愿,致母鞭楚,女以齿穉哀免,今尚待聘耳。”

引证解释

⒈ 等待召聘。

《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孔颖达疏:“言儒能铺陈上古尧舜美善之道,以待君上聘召也。”

⒉ 等待聘娶。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此媪次女,小字鸦头,年十四矣。缠头者屡以重金啗媪,女执不愿,致母鞭楚,女以齿穉哀免,今尚待聘耳。”

待聘的网络释义

待聘

  • 待聘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ài pìn,解释为等待召聘。
  • 待聘造句

    一路走过去,张青并没有看到任何值得招聘的管家,看到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待聘管家,他除了摇头外还是摇头。
    待聘婷身姿摇曳走远,太子轻叹,语气一如既往文秀。
    修改草案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降低女职工基本工资,取消福利待遇,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将其转为待聘、编余人员。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氏女,即君姨妹行,今尚待聘。
    的名义,廖化把待聘的岗位设置成“网络秩序员”。
    年轻人伸手一挥,顿时一行名单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制药师的待聘用名单。待聘造句。
    其实我还正在五金厂门口排队待聘呢,几个派出所的人让我们拿暂住证,我跑得慢一点就被抓住了。
    目前经济仍然低迷,失业率高,人才市场涌现大量待聘人才,当中良莠不齐。
    每日席珍待聘,天天艳舞歌曲,纳贡献眉不断,仙士群臣美女,太阳老大在上,底下群臣玉帝,感觉太阳在上,十分没有面子,仙世道法精湛,群臣武将干练。
    并且那些待聘的岗位都是令人垂涎的职位。
    你正席珍待聘,我正求贤若渴……”落款是“总经理朱勇”。

    汉字详情

    dài,dāi [dai]
    部首: 303
    笔画: 9
    五笔: TFF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GDI
    四角: 24241

    详细解释

    dāi

    动词

    (1) 暂时停留 。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2)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3) 另见 dài

    dài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 同本义

    待,逗也。——《广雅》

    有待而行也。——《易·归妹》

    窃待于下风。——《庄子·渔父》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待年(等待长大。指女子待嫁);待贤(等候贤人);待诏(等待任职的诏令);待时(等待时机)

    (4) 对待

    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韩非子·喻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宽待(宽大对待);待见(原谅);待贤(礼遇贤者)

    (6) 招待

    相公前厅待客。——元· 关汉卿《谢天香》

    (7) 又如: 待东(以主人身分招待);待用(接待而拔用);待慢(招待不周;冷淡)

    (8) 需要

    不待告。——《史记·天官书》。注:“须也。”

    (9) 又如: 自不待言;待教(需要教育)

    (10) 要

    便待出门, 店小二拦住道:“ 金公,那里去?”——《水浒传》

    (11) 又如: 待说不说;待好(即将);待善(就要;将要)

    (12) 防备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依靠

    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

    (14) 容,让

    两位头领到大寨食息,待贫道自去赶他。——《水浒传》

    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灰阑记》

    (15) 要是,如果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水浒传》

    (16) 另见 dāi

    英文翻译

    treat, entertain, receive; wait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oi6 [客英字典] tai5 toi5 [东莞腔] toi3 [梅县腔] tai5 toi5 [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ai5 toi5
    ◎ 潮州话:t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亥上聲開口一等dʰɒidaix/doj
    pìn [pin]
    部首: 605
    笔画: 13
    五笔: BMGN
    五行:
    仓颉: SJLWS
    四角: 15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甹( pīng)声。探问消息要靠耳朵,故从“耳”。本义:访问,探问)

    (2) 同本义

    聘,访也。——《说文》

    聘,问也。——《尔雅》

    靡使归聘。——《诗·小雅·采薇》

    季冬聘王梦。——《周礼·占梦》

    聘申叔于 陈蔡兮。——《后汉书·冯衍传》

    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礼记·曲礼》

    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大行人》

    (3) 又如:聘弓(古代聘问时持用之弓);聘贡(聘问朝贡);聘享(聘问献纳);聘使(奉命聘问)

    (4) 聘请 。如:礼聘(用尊敬的方式聘请);招聘(用广告的方式聘请);聘君(即以币帛或重金聘请而来的聘士、征士);聘召(以礼征召贤能);聘纳(以礼娶亲);聘币(聘人或订婚所订的礼物)

    (5) 旧时称订婚、迎娶之礼

    聘则为妻。——《礼记·内则》

    (6) 又如:聘定(犹婚约)

    (7) 通“娉”。女子订婚或出嫁

    声伯之母不聘。——《左传·成公十一年》

    (8) 又如:聘嫁(出嫁)

    英文翻译

    engage, employ; bet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n5 [宝安腔] pin5 [海陆丰腔] pin5 [陆丰腔] pin5 [客英字典] pin5 [梅县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正清開去聲開口三等phjengh/phienqpʰ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