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罪

dài zuì [ dai zui]
注音 ㄉㄞˋ ㄗㄨㄟˋ

词语释义

待罪 dài zuì

1.  旧时官吏常怕因失职而获罪,使以待罪为自己供职的谦词。

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当时季布任河东守。)——《史记·季布传》
hold a post;

2.  等候治罪。

待罪于朝。——《明史·海瑞传》
wait for punshment;

词语解释

  1. 古代官吏任职的谦称,意谓不胜其职而将获罪。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 宋 范仲淹 《滕君墓志铭》:“予时待罪政府,尝力辩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老夫待罪锦衣,多歷年所,门户党援,何代无之?”

  2. 等待处分;等待处置。

    《汉书·匡衡传》:“ 衡 子 昌 为越骑校尉,醉杀人,繫詔狱。越骑官属与 昌 弟且谋篡 昌 。事发觉, 衡 免冠徒跣待罪。”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臣亦胡颜之厚,可以显居荣次?乞解所职,待罪私门。”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辞流表》:“比者待罪幽囚,以殞身碎首为奉。”《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今 严广 报捷未可赏, 李牧 待罪未可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吏任职的谦称,意谓不胜其职而将获罪。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僕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
宋范仲淹《滕君墓志铭》:“予时待罪政府,尝力辩之。”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老夫待罪锦衣,多歷年所,门户党援,何代无之?”

⒉ 等待处分;等待处置。

《汉书·匡衡传》:“衡子昌为越骑校尉,醉杀人,繫詔狱。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觉, 衡免冠徒跣待罪。”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臣亦胡颜之厚,可以显居荣次?乞解所职,待罪私门。”
唐陈子昂《为程处弼辞流表》:“比者待罪幽囚,以殞身碎首为奉。”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今严广报捷未可赏, 李牧待罪未可诛。”

待罪的国语词典

待罚。

待罪的网络释义

待罪

  • 待罪,汉语词语,
  • 拼音dài zuì,
  • 释义:1、官吏供职的谦辞。2、等待惩处:
  • 待罪造句

    臣负衅婴罚,偷生人壤,幸及宽政,待罪有司,敢以漏刻视息,披露肝胆。
    主公如此宽待罪将,罪将只能以死相报!
    罪犯十分狡猾,交待罪行往往避重就轻。
    张佩纶待罪草民,忝陪末座,此刻忍将不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东洋气焰汹汹,野心沉沉,大敌当前,还望大人慎思!”。
    他以为死无对证,拒不交待罪行,但终没逃过法律的制裁。
    她说,很多人盘问她,包括一名腰带上挎枪的男子像对待罪犯那样质问她。
    虽然他宁死不降,以身殉国,却被清政府当成了甲午战争的替罪羊,棺柩加三道铜箍捆锁,以示待罪,运回老家后不得下葬。
    法待罪南枢,救援无及,师次淮上,凶闻遂来,地坼天崩,川枯海竭。
    周素子在那人妖颠倒、黑白混淆、善恶不辨、美丑不分的时代,以“待罪”之身,彰显了人生的美丽和尊严。
    我作为“另类”中的一分子,以待罪之身被押解往设于粤北英德县黄陂的宣传口“五七”干校,接受审查和监督劳动。
    蔡邕一待罪流放之人,打扰卫兄已经是有不妥,如何敢是有劳卫兄远迎?

    汉字详情

    dài,dāi [dai]
    部首: 303
    笔画: 9
    五笔: TFF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GDI
    四角: 24241

    详细解释

    dāi

    动词

    (1) 暂时停留 。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2)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3) 另见 dài

    dài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 同本义

    待,逗也。——《广雅》

    有待而行也。——《易·归妹》

    窃待于下风。——《庄子·渔父》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待年(等待长大。指女子待嫁);待贤(等候贤人);待诏(等待任职的诏令);待时(等待时机)

    (4) 对待

    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韩非子·喻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宽待(宽大对待);待见(原谅);待贤(礼遇贤者)

    (6) 招待

    相公前厅待客。——元· 关汉卿《谢天香》

    (7) 又如: 待东(以主人身分招待);待用(接待而拔用);待慢(招待不周;冷淡)

    (8) 需要

    不待告。——《史记·天官书》。注:“须也。”

    (9) 又如: 自不待言;待教(需要教育)

    (10) 要

    便待出门, 店小二拦住道:“ 金公,那里去?”——《水浒传》

    (11) 又如: 待说不说;待好(即将);待善(就要;将要)

    (12) 防备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依靠

    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

    (14) 容,让

    两位头领到大寨食息,待贫道自去赶他。——《水浒传》

    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灰阑记》

    (15) 要是,如果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水浒传》

    (16) 另见 dāi

    英文翻译

    treat, entertain, receive; wait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oi6 [客英字典] tai5 toi5 [东莞腔] toi3 [梅县腔] tai5 toi5 [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ai5 toi5
    ◎ 潮州话:t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亥上聲開口一等dʰɒidaix/doj
    zuì [zu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DJD
    五行:
    仓颉: WLLMY
    四角: 601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罪,捕鱼器——《字汇补》

    动词

    (1) 归罪于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英文翻译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5 [梅县腔] cui5 [沙头角腔] cui5 [东莞腔] cui3 [海陆丰腔] cui6 [陆丰腔] cui6 [宝安腔] cui3 [客英字典]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賄上聲合口一等zuaix/dzuojdzʰuɒi

    待罪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