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承

dài cheng [dai cheng]
注音 ㄉㄞˋ ㄔㄥˊ

词语释义

看待;对待。

词语解释

  1. 看待;对待。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康顺风 原想不能活了,谁知来到这里就当客人待承。” 李广田 《活在谎话里的人们》:“她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心待承媳妇,她知道自己能忍耐,自己生来仁慈。”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他们娘俩待承 梁志勇 ,就象待承自己家的人一样,知冷知热,照顾得无微不至。”

引证解释

⒈ 看待;对待。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二回:“康顺风原想不能活了,谁知来到这里就当客人待承。”
李广田《活在谎话里的人们》:“她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心待承媳妇,她知道自己能忍耐,自己生来仁慈。”
郭澄清《大刀记》第九章:“他们娘俩待承梁志勇,就象待承自己家的人一样,知冷知热,照顾得无微不至。”

待承的国语词典

招待、看待。

如:「他待承客人十分周到,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待承的网络释义

待承

  • 待承,指看待;对待。
  • 待承造句

    一个朋友打远处来,我都没有起来待承他。
    完全属你,爱埋藏在日记而我的世界,仍然属于你。此情可待承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
    他可是我们的贵客,要好好待承。
    ,趁钱的主顾,往往是酒足饭饱之后,从饭店、酒楼、舞场出来,到这儿来遛遛,不管能否成交,来的都是客,都得好好待承。
    李天祥住的屋子是个大后窗户,智化把窗户纸戳了一个小窟窿,往里面一看,正是李天祥把邢家弟兄请进来,待承酒饭。
    沦落至此,又得了病,时日已无多,小姐,我看得出你是个好人,好好待承安那孩字老乞便无遗憾了。
    唉,她们都是荣小子同僚们的家眷,那儿横竖有荣小子的媳妇待承,不干咱们的事。
    小安子十岁那年进宫,我一直把他当作亲儿子一般待承,还不是为日后有个倚靠,他如再怀叵测之心,这世上就难有好人了?
    此情可待承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
    咱俩萍水相逢,你这样待承我,大婶这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你。
    四处化缘的道士,只要能背下来'水凳儿歌诀'的,必是白云观出来的,玉器艺人都要好好儿地待承。
    现在只是水月宫里的一个奴才,就能让宋阎王如此待承,这着实让君梧月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果然宫内宫外有云泥之别。

    汉字详情

    dài,dāi [dai]
    部首: 303
    笔画: 9
    五笔: TFF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GDI
    四角: 24241

    详细解释

    dāi

    动词

    (1) 暂时停留 。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2)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3) 另见 dài

    dài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 同本义

    待,逗也。——《广雅》

    有待而行也。——《易·归妹》

    窃待于下风。——《庄子·渔父》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待年(等待长大。指女子待嫁);待贤(等候贤人);待诏(等待任职的诏令);待时(等待时机)

    (4) 对待

    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韩非子·喻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宽待(宽大对待);待见(原谅);待贤(礼遇贤者)

    (6) 招待

    相公前厅待客。——元· 关汉卿《谢天香》

    (7) 又如: 待东(以主人身分招待);待用(接待而拔用);待慢(招待不周;冷淡)

    (8) 需要

    不待告。——《史记·天官书》。注:“须也。”

    (9) 又如: 自不待言;待教(需要教育)

    (10) 要

    便待出门, 店小二拦住道:“ 金公,那里去?”——《水浒传》

    (11) 又如: 待说不说;待好(即将);待善(就要;将要)

    (12) 防备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依靠

    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

    (14) 容,让

    两位头领到大寨食息,待贫道自去赶他。——《水浒传》

    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灰阑记》

    (15) 要是,如果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水浒传》

    (16) 另见 dāi

    英文翻译

    treat, entertain, receive; wait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oi6 [客英字典] tai5 toi5 [东莞腔] toi3 [梅县腔] tai5 toi5 [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ai5 toi5
    ◎ 潮州话:t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亥上聲開口一等dʰɒidaix/doj
    chéng [cheng]
    部首: 106
    笔画: 8
    五笔: BD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NQ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 手握;用手掌支撑

    承,奉也。受也。——《说文》

    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

    承筐是将。——《诗·小雅·鹿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4) 继承

    朱明未承夜兮。——《楚辞·招魂》。注:“续也。”

    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承袭(继承);承家(承继家业);承授(承继传受)

    (6) 接受;承受

    若不足而不承。——《庄子·大宗师》

    士于大夫承贺。——《礼记·王藻》

    (7) 又如:承派(接受委派);承教(谦词。接受教诲);承做(接受加工);承命(受命)

    (8) 奉承 。如:承附(奉承附和);承旨(逢迎意旨);承志(迎合意旨;继承大志)

    (9) 承担,担负;担当 。如:承造(负责建造);承局(包办各项事务的人;衙门中的差人)

    (10) 秉承 。如:承制(奉旨);承荷(秉承);承运(秉受天命)

    (11) 招认 。如:承招(认罪招供);承抵(认罪抵命);承伏(认罪)

    (12) 侍奉 。如:承欢(承色。侍奉父母,使之高兴);承应(侍候,伺候;妓女、艺人应宫庭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

    名词

    指某些起承载作用的物件,或指某些物件起承载作用的部分 。如:石承;轴承

    英文翻译

    inherit, receive; suc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沙头角腔] sin2 [客英字典] shin2 [陆丰腔] shin3 [梅县腔] shin2 [海陆丰腔] shin2 [宝安腔] sin2 [台湾四县腔] siin2 [东莞腔] s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署陵平聲開口三等ʑĭəŋzjing/zjong

    待承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