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驺

tóng zōu [ tong zou]
繁体 彤騶
注音 ㄊㄨㄥˊ ㄗㄡ

词语释义

骑马为达官贵人吆喝开路的前导。身着红衣红帽﹐故称。

词语解释

  1. 骑马为达官贵人吆喝开路的前导。身着红衣红帽,故称。

    唐 褚亮 《和御史韦大夫喜霁之作》诗:“白简光朝幰,彤騶出禁中。”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彤驺》:“ 褚亮 诗‘彤騶出禁中’,盖五伯戴红帽以唱騶,自 唐 已然矣。 宋 人科甲给騶从归第曰‘黄榜开天上,彤騶出禁中’,本 褚亮 句也。”《通雅·称谓》:“彤騶即《南史》之絳騶,不自 唐 始也。”

引证解释

⒈ 骑马为达官贵人吆喝开路的前导。身着红衣红帽,故称。

唐褚亮《和御史韦大夫喜霁之作》诗:“白简光朝幰,彤騶出禁中。”
明杨慎《艺林伐山·彤驺》:“褚亮诗‘彤騶出禁中’,盖五伯戴红帽以唱騶,自唐已然矣。 宋人科甲给騶从归第曰‘黄榜开天上,彤騶出禁中’,本褚亮句也。”
《通雅·称谓》:“彤騶即《南史》之絳騶,不自唐始也。”

彤驺的网络释义

彤驺

  • 彤驺,汉语词语,拼音为tóng zōu,解释为骑马为达官贵人吆喝开路的前导。
  • 汉字详情

    tóng [tong]
    部首: 326
    笔画: 7
    五笔: MY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YHHH
    四角: 724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彤,丹饰也。——《说文》

    彤弓一。——《书·文侯之命》

    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2)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形容词

    (1)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名词

    (1)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2)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英文翻译

    red, vermilion; name of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冬平聲開口一等duung/dvngdʰuoŋ
    zōu [zou]
    部首: 320
    笔画: 8
    五笔: CQ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MNSM
    四角: 771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刍( chú)声。本义:主驾车马的小吏)

    (2) 同本义

    驺,厩御也。——《说文》

    命仆及七驺咸驾。——《礼记·月令》

    于嗟乎驺虞。——《诗·召南·驺虞》

    孟氏之御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疏:“掌马之官,兼掌御事,谓之御驺。”

    武士驺比外郎。——《汉书·惠帝纪》

    使训群驺知礼。——《左传》

    (3) 又如:驺卒(掌管车马的奴仆);驺御(驾驭车马的人);驺皂(养马驾车的差役)

    (4) 骑士,侍从

    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曰: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寺我曹禀假不?——《后汉书》

    (5) 又如:驺骑(帝王的骑从);驺哄(古时官吏出行时,引马喝道的前导);驺唱(驺人引马开道的传呼);驺从(高官显贵出行时,前导和后从的行从);驺吏(骑马的侍从);驺驭(驾驭车马的侍从);驺殿(随从)

    (6) 姓

    英文翻译

    mounted escort; groom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宋本广韵

    彤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