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镂

tóng lòu [ tong lou]
繁体 彤鏤
注音 ㄊㄨㄥˊ ㄌㄡˋ

词语释义

涂丹漆和雕刻花纹。亦泛指装饰。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涂丹漆和雕刻花纹。亦泛指装饰。《左传·哀公元年》:“昔 闔庐 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鏤。” 杜预 注:“彤,丹也。鏤,刻也。” 陆德明 释文:“彤,丹漆也。”《国语·楚语上》:“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鏤为美。” 韦昭 注:“彤谓丹楹,鏤谓刻桷。”

引证解释

⒈ 涂丹漆和雕刻花纹。亦泛指装饰。

《左传·哀公元年》:“昔闔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鏤。”
杜预注:“彤,丹也。鏤,刻也。”
陆德明释文:“彤,丹漆也。”
《国语·楚语上》:“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鏤为美。”
韦昭注:“彤谓丹楹,鏤谓刻桷。”

彤镂的网络释义

彤镂

  • tóng lòu ㄊㄨㄙˊ ㄌㄡˋ
  • 彤镂
  • 涂丹漆和雕刻花纹。亦泛指装饰。《左传·哀公元年》:“昔 阖庐 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 杜预注:“彤,丹也。镂,刻也。” 陆德明 释文:“彤,丹漆也。”《国语·楚语上》:“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 韦昭 注:“彤谓丹楹,镂谓刻桷。”
  • 汉字详情

    tóng [tong]
    部首: 326
    笔画: 7
    五笔: MY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YHHH
    四角: 724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彤,丹饰也。——《说文》

    彤弓一。——《书·文侯之命》

    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2)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形容词

    (1)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名词

    (1)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2)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英文翻译

    red, vermilion; name of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冬平聲開口一等duung/dvngdʰuoŋ
    lòu [lou]
    部首: 506
    笔画: 14
    五笔: QOVG
    五行:
    仓颉: OPFDV
    四角: 897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娄声。本义:可供雕刻的坚铁)

    (2) 金刚钻

    厥贡璆、铁、银、镂、砮磬。——《书·禹贡》。孔传:“镂,刚铁。”

    (3) 釜,烹饪用的锅

    镂,釜也。——《说文》

    (4) 通“漏”。孔穴

    生禹于 石纽,虎鼻大耳,两耳参镂。——《宋书》

    (5) 姓

    动词

    (1) 雕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器不彤镂。——《左传·哀公元年》

    流苏金镂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镂冰(于冰上雕刻。比喻徒劳而无功);镂板(本指雕刻以印书的木板,引申为雕板印刷);镂花(雕刻花纹);镂金(雕刻金箔用为装饰);镂象(雕刻象牙为饰的车子)

    (3) 凿通

    镂灵山,梁 孙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4) 铭记 。如:镂心(铭记在心)

    (5) 雕金为饰 。如:镂膺(马胸前的雕花金属饰品带子)

    英文翻译

    carve, inlay, engrave, tattoo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