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銮
繁体
彤鑾
注音
ㄊㄨㄥˊ ㄌㄨㄢˊ
词语释义
指皇宫正殿。
词语解释
指皇宫正殿。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又观其雄峙闕门,凛伏彤鑾;乌鳶慴窜,狐兔摧残。”
引证解释
⒈ 指皇宫正殿。
引清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又观其雄峙闕门,凛伏彤鑾;乌鳶慴窜,狐兔摧残。”
彤銮的网络释义
彤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丹,从彡(
)。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彤,丹饰也。——《说文》
彤弓一。——《书·文侯之命》
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2)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形容词
(1)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名词
(1)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2)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英文翻译
red, vermilion; name of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彤 | 徒冬 | 定 | 冬 | 平聲 | 冬 | 開口一等 | 冬 | 通 | duung/dvng | dʰuo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羉(
)声。本义: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2) 古代皇帝车的仪铃,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铃内有弹丸,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下部为长方形的座;座的两面常有钉孔。西周时开始流行
人君乘车四马四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说文》
升车则有銮和之音。——《礼记·经解》
銮声哕哕。——《东京赋》
(3) 如:銮刀(系有响铃的刀子);銮辂(装饰有响铃的车子);銮音(响铃的声音);銮声(铃声)
(4) 皇帝的车驾,因用作帝王的代称 。如:銮回(銮驾回转。銮驾,代称天子);銮驾(天子的车驾。也指天子);銮驾队子(指亲近天子的侍卫);銮驾提炉(帝、后出殡时的仪仗)
英文翻译
bells hung on horse; bells hung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4